【媒体看赵县】锦旗面面书感恩——记优秀共产党员、赵县中医院副院长高军杰

【媒体看赵县】锦旗面面书感恩——记优秀共产党员、赵县中医院副院长高军杰

【媒体看赵县】锦旗面面书感恩——记优秀共产党员、赵县中医院副院长高军杰

石家庄日报4月10日2版

本报讯(记者 岳金宏 通讯员 王伟伟)他苦练技能,用精湛的医术和辛勤的汗水换来病人的康复。他勤奋钻研,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荣获省级科研成果2项,获得县级嘉奖。他就是赵县优秀共产党员、县中医院副院长高军杰。

早上6点30分起床,7点40分前赶到科室,查看前一天检查结果、查房、下医嘱、追查急查结果、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中午12点临下班,向值班医生交代病重患者病情及注意事项。作为一名医生,上班期间,高军杰根本没有闲下来的时候。如果碰上急诊,就更不用说了。有时候好不容易到了周末,只要患者一个电话,他会第一时间飞奔向医院。

几十年来,一共为多少患者解除了病痛折磨之苦,高军杰也记不清了。县中医院外科办公室墙上挂的一面面锦旗,就是对他工作最好的肯定。

前一段时间,一名患者从高处坠落,致左侧7根肋骨多发骨折,胸廓塌陷,呼吸困难,生命危在旦夕。当时正值中午下班时间,救护车将病人接至外科病房,高军杰想也没想,立马穿上刚脱下来的白大褂,为病人开辟绿色通道,经过3个小时的抢救,终于使病人转危为安。

每每接到锦旗,获得病人及家属们的好评,高军杰都觉得自己的努力是值得的。为了抢救病人,不知道有多少次不能准点吃饭,但他都无怨无悔。

去年秋天一个周末的晚上,在家正伺候87岁老母亲的高军杰,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痛苦的声音主诉左侧腰腹部刀割样疼痛,问能否去医院为其诊治,高军杰二话没说,安抚了老母亲,迅速赶到医院。经查体、超声检查,确诊患者为左侧输尿管结石。跟病人简约交代病情后,高军杰立即采用独到的火针和刺血拔罐,治疗10分钟,病人疼痛消失,恢复了笑容。不但避免了碎石治疗对患者身体的损害,而且节省了高昂的医疗费。

在医院,高军杰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有一分光就发一分热。几十载如一日,用爱和自己的超高医术,赢得了无数患者的信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