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見、鄉愁、生存……不管怎麼努力,都難以改變一生

偏見、鄉愁、生存……不管怎麼努力,都難以改變一生


“人生就像是滾雪球,有的人滾得大,有的人就滾得小。但是不管滾得大滾得小,到最後都是要化的。”

在由管虎導演,豆瓣評分9.4,關於農民工市井生活的電視劇《異鄉人》裡,為了生計放棄作家夢的王冬至,在不知道熬過多少頓的醬油拌麵之後,對女兒說出了這番話。

當繁華的大都市映照著自己的貧窮,當所有的努力都化為泡影,當歷盡苦難仍得不到幸福,他們的生活,就像滾雪球,最後只能是化了。


偏見、鄉愁、生存……不管怎麼努力,都難以改變一生


圖源:外鄉人劇照


1

第一代農民工如何謝幕?

48歲的李師傅,是第一代農民工,也是空調安裝組裡年紀最大的人。

二三十年前年前,他曾是建築工地裡,最主要的勞動力。日復一日的體力勞作,他已經落下了一些病痛,再加上年齡的增長,他不能再幹重體力活,從工地轉行到空調安裝。

年輕帶來的資格,在他45歲之後,又成為被快速發展的列車狠狠地甩下的理由。


偏見、鄉愁、生存……不管怎麼努力,都難以改變一生


圖源:空調安裝施工現場拍攝

他拿著同組年輕人2/3的工資,幹著最雜的活。

鏟牆,和水泥,外機安裝…他說自己什麼都要做,最近的一次外機安裝,他在18層的高空,掛一根繩子在腰間,一待就是一個半小時。


偏見、鄉愁、生存……不管怎麼努力,都難以改變一生


圖源:空調安裝施工現場拍攝

儘管已經開始老去,生活的重擔並沒有從他的身上卸下。前兩年兒子結婚買房,首付是他給的。

去年兒子的孩子也出生了,一家五口除了他,都在昆明生活。

他不願意離開四川,不願意放棄對老家土地的擁有,他始終盼望著有一天能像落葉歸根。

但老家南充地荒了,也沒有認識的人了。

“留下來不知道怎麼養老,回去也不可能。”他很清楚自己現在的處境。

中午一組人去吃飯,李師傅和同組的三個人在小方桌的一個小邊角坐下,周圍全是衣著光鮮的人,只有他們滿身灰塵,格外顯眼。


偏見、鄉愁、生存……不管怎麼努力,都難以改變一生


圖源:網絡

這讓我想起了那些工人下班怕弄髒座位,在地鐵或公交上就算有空座也要坐在地上的新聞。

儘管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城市裡的人對農民工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但是不經意間流露出來的偏見,還是讓他們小心翼翼的不和那些人靠近,維持自己那點小小的自尊心。

2

65歲,何處養老?

48歲的李師傅還有組織,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年紀再大一些,他們就幾乎被建築裝飾行業拋棄,漸漸的找不到工作了。

如果非要在這一行幹下去,他們會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橋頭堡。在他們之中,大部分沒有手藝的人,在這個行業裡的生存方式,就是推建渣。

65歲的陳爺爺就是橋頭堡大軍的一員。

一車建渣的重量大概在700-1200斤,他們用自己不足百斤的身體拼命地推著,蠕行在新小區的地下一層,一個PM2.5分分鐘爆表的空間。


偏見、鄉愁、生存……不管怎麼努力,都難以改變一生


圖源:新小區地下一層拍攝

我們在一個小區裡,遇到了幾個像陳爺爺一樣,不停往返在建渣堆積點與新房之間的老年人。

他們有的是因為孩子也在工地,就想著過來幫忙。年輕時為了掙更多的錢,外出務工造成的妻離子散,到老了想辦法跟著孩子,也算是一種圓滿。否則就只能留守在老家,獨自面對空蕩蕩的村莊。

還有的,是迫於經濟壓力,當問起子女時,只是低頭笑笑不說話。他們對自己這麼大年紀每天還能掙一兩百塊錢,感到滿足和踏實。


偏見、鄉愁、生存……不管怎麼努力,都難以改變一生


圖源:新小區地下一層拍攝

他們出賣了一輩子的勞動力,到了貧窮而寂寥的老年時代,也沒有人能撫慰他們一生的坎坷。


3

他們可能沒有文化,但不是沒有掙扎

“我嚥下一枚鐵做的月亮/他們管它叫做螺絲/我嚥下這工業的廢水,失業的訂單/那些低於機臺的青春早早夭亡……”

——農民工詩人許立志

沒有文化、不愛乾淨、衣服髒爛、操著方言、說話大聲、隨地吐痰,這是我們對農民工最普遍的印象。

我們不願意去走進他們的生活,甚至在同一輛公交車上,也總是忍不住要離他們遠遠的。

亂糟糟鬧哄哄,愚昧和不文明彷彿就成了他們終生的標籤。

我們不曾想過,他們可能沒有文化,但他們不是沒有掙扎。

2014年,富士康工人許立志從17樓縱身一躍,我們只能從他留下的200多篇詩歌裡,感受他曾經的掙扎。

儘管背靠超級大廠,也改變不了他是世界工廠裡“流水線上的螺絲釘”和都市世界中漂泊無根的異鄉客。

或許你還記得,凌晨三點就起來送外賣的小哥,但總會有客人,因為一兩分鐘的遲到毫不留情地給一個差評。他沒有辦法辯駁,只能掩面哭泣。


偏見、鄉愁、生存……不管怎麼努力,都難以改變一生


圖源:網絡

或許你也沒有忘記這個男人,在雪地裡一邊吃著冰冷的麵包一邊哭泣。我們永遠也猜不到,他的崩潰是因為工作不順利,是因為家裡有生病的母親等著照顧,還是因為孩子給他打了一個電話說想爸爸……


偏見、鄉愁、生存……不管怎麼努力,都難以改變一生


圖源:網絡

當70歲的爺爺,推著1200斤的建渣,問起孩子時只是低頭一笑……他們用一生的時間只換來了繼續出賣體力來養活自己的可能。

當48歲的叔叔,在18層的高空,綁著一根繩子一待就是一個半小時。等到了70歲,不能回到家鄉的他,是否只能忍受勞作一生帶來的傷痛,去滿是灰塵的工地推建渣?

當20多歲的空調安裝小哥,說起他們小時候,父母也是長期在外地的農民工,難道他們的未來,他們的孩子,還要經歷類似的、在和平年代的妻離子散?


偏見、鄉愁、生存……不管怎麼努力,都難以改變一生


圖源:空調安裝施工現場拍攝

但我們與他人的相處,常常就是一場互不理解的雙標現場。

一邊享受著空調帶來的涼爽,一邊嫌棄安裝空調時的吵鬧;

一邊指責他們大聲說話的不禮貌,一邊又吝惜對服務員的一句謝謝;

一邊扔著垃圾,一邊又與環衛工人擦肩而過時,忍不住覺得嫌棄;

一邊嘲笑自己的工資還不如農名工,一邊又不能忍受塵土飛揚的工地裡幹上一天。

其實,一個善意的微笑,一聲真誠的謝謝,讓這些默默奉獻,幹著你們不願意乾的工作的人感受到你的尊重和感激。理解他們,從讓你身邊每一個人關注他們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