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海底的民族,平時隨意在海底行走

相信很多人都喜歡潛水,尤其是最近這幾年流行到熱帶地區去看海底的珊瑚,海底景觀確實非常的美麗,一般普通人在水中呆的時長不會超過兩分鐘,即便是經過特殊訓練的一些人,最長也只能夠呆五分鐘左右。可是在世界上卻存在著這樣的一個水上民族,這個民族的人一口氣能夠在水中呆13分鐘,而且還能夠潛到水深70多米的海底自由的行走,這不得不令人感覺非常的驚訝。

生活在海底的民族,平時隨意在海底行走

在東南亞地區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之間海域,數百年來,生活著一群被比喻為“海上的吉普賽人”的民族。他們沒有國籍,也不持任何護照,漂泊在海上以船為家,在海洋上生存繁衍,過著最為原始的生活,甚少踏足土地。他們擁有超佳的水下視力,和強大到驚人的呼吸系統,他們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後一支海洋遊牧民族。

生活在海底的民族,平時隨意在海底行走

這個民族的人其實一天內有60%的時間都是在海底之中的,而他們之所以會跟我們普通人如此大的差異,科學家認為很有可能是他們的脾臟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要知道脾臟其實是位於我們胸腔的正下方,是淋巴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體的最大的免疫器官。

當然這個脾臟,其實它的主要效果是控制血液,當我們潛入到水底之後,那麼我們就不能夠通過鼻腔來正常的呼吸,沒有足夠的氧氣供給,身體的消耗肯定就需要之前儲存的來維持短暫的身體消耗。

而這個脾臟正可以儲存血液,約40毫升,所以科學家認為很有可能在這個民族,他們的脾臟已經經過千百年的變化,變得非常的強大,只有不斷的強大脾臟,才有可能讓他們,儲藏更多的血紅細胞,從而擁有更強的閉氣能力。

當然之前這些只是科學家的一些推測,究竟是不是還真的還沒有得到有效的證實,不過隨後,就通過超聲儀對巴瑤人的脾臟進行了拍攝成像結果發現巴瑤人的脾臟比這些生活在陸地上的普通人的體重大出最起碼50%以上,這說明他們的身體已經發生了變化,以此來應對環境發生的一些變化。

生活在海底的民族,平時隨意在海底行走

​現在的生活方式與他們的祖先沒有什麼區別,捕魚、撈海貨仍是他們唯一的生存方式。除了勞作之外,很多時候就坐在“樁屋”的平臺或“船屋”的甲板上,全家人在一起沐浴陽光,或者發呆。但是這樣的生活方式已經歷經了百年,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們的內心始終是純粹而平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