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力而为还不够

岁月的长河中,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如同我们随手撒下的一粒种子,在时光的滋润下,那些种子慢慢地生根、发芽、抽枝、开花,最终结出属于自己的果实。

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

《喜剧之王》是我一直向前的典范。事实上周星驰的一生就像一场“喜剧之王”,从不成功的跑龙套开始,屡受挫折,几乎所有的打击和失败都冲着他来,但他靠什么坚持下来?靠对自己的信心。我最喜欢他的一句话就是:“我是一个专业的演员”。被人呵斥“连龙套都跑不好”的时候,他坚信“我是一个专业的演员”,每天去看《演员的自我修养》,每天去学习、去改正、去尝试、去表现。当所有的失败都无法挫灭他内心的信心时,失败退却了。人生如戏,只要你够投入,一心一意地想做好一件事,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你。

你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因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两个词,一个叫认真,一个叫执著。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著的人改变命运。

年轻人只是偶然地遇到这两件事,从而失去了自己的机会;但这种偶然性当中其实已包含了必然性,因为越是从微不足道的小事上,越能看出一个人的本质来。一个对自己经手的事情敷衍塞责的人,怎么可能是认真、敬业的人呢,这样的人,怎么能够赢得别人的信任与赏识呢?年轻人最初的草率,已注定他日后将丧失良机。反之,一个人若是对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竭尽全力,那他必将为自己赢得越来越多的机遇。

漫长的一生中,每个人的命运看似变化莫测,但实际上,我们今天所走的每一步,都已为明天埋下了伏笔。也就是说,我们的明天,是由今天的所作所为决定的。岁月的长河中,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如同我们随手撒下的一粒种子,在时光的滋润下,那些种子慢慢地生根、发芽、抽枝、开花,最终结出属于自己的果实

一个人要有所创新,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素质,即:识、胆、才。识:指的是眼力,对事务的洞察力、敏感性;胆:指的是魄力,敢于探险的精神;才:指的是智力、文化水平、技艺、方法。三者互为依存,缺一不可。这三方面素质的形成,很大成度上取决于一个人所具有的信息量,而信息量的多少,与其工作环境、居住条件、流动性有很大关系。

一个人如果长期在一个相对不变的环境中,循环往复的生活,没有新信息激发他去思考、去比较,很容易思维僵化,更难有预测未来的能力。相反,一个人若生活在无限广阔的的天地里,处于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接触一些新的信息,“摩擦生热”的法则就会发生作用。他可以思路大开,把自己在不同环境中观察到的东西加以比较,找出规律,并以此预测未来,发现社会的“大趋势”。因为社会总是处于平衡的运动中,某些地方的今天,往往是另一些地方的明天。

一个人长期依偎在父母身边,每说一句话都要看看周围人的眼色,特别是父母对自己的反映。这就导致他遇事谨小慎微,工作循规蹈矩。相反,如果置身于大千世界,他就敢想敢说,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敢于冒险,敢于创新。一个人走向四方,要适应新环境,这就激发了他的求知欲,学习、学习、再学习就会成为一种天职;与知识丰富的人一起工作,可以培养他的竞争力、进取心、好胜心,就会孜孜不倦地追求,以获得胜过别人的能力;新的知识输入,不仅增大他的知识存储量,而且使他原有的知识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知识膨胀;广泛的社会交往更使他思路开阔,乐于接受新的东西;工作、职业和地点的变化,加强了他对环境的适应性,有利于对变化无常的社会做出反映;远离父母,使他失去靠山,养成独立生活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决策能力和果断性;选择职业自由度的加大有利于用其所长,发挥自己的优势。在现代社会,衡量人才的标准不仅是他的知识存量,更重要的是他的创新的能量。如果一个人不把他所掌握的知识当作创新的源泉,他对社会将是一个废才。

在未来的时代,我们不可能在父母的保护下生存,血缘关系的脐带不可能给我们输送生活养料,家庭的地位不可能再决定我们自己的地位,救生圈不可能再是关系网,不应再把自己禁锢在家庭的脉脉温情之中,不应再为自己的出身感到骄傲或自卑。我们这一代人应该把爱的重心由家庭转向社会。

冲破一切狭隘观念的束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干番事业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