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原是兵家必争之地 尹城子的故事告诉你小城不得了

用文物讲述界首故事



界首原是兵家必争之地 尹城子的故事告诉你小城不得了



作为安徽省界首市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新阳城遗址”,位于界首城北部,界首郸城公路两侧500米,界首市光武镇刘寨村尹城子庄南,因附近大都系尹姓居民,俗称尹城子。

古城址略呈长方形,南北长390米,东西宽330米。今城垣皆为耕地,略高于四周平地。城垣范围清晰可辨。据史书记载,此即新阳城。

秦统一中国,置郡县,设颍川郡新阳县。《史记·陈涉世家》记述:陈涉为其御庄贾所杀,涓人将军吕臣为苍头军,起兵于新(即信阳)杀庄贾,复以陈为楚。《太和县志》载: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正月,封吕清为新阳候,袭世五。汉武帝鸿嘉二年(公元前19年)五月,封鲁项王之子刘永为新阳候,袭一世。《汉书·阴就传》云:阴皇后之弟阴就,汉章帝建初五年(公元80年)以父功改封新阳候。

其城自秦建县始,至西晋废县制时止,先后共经历了秦汉,三国各个朝代,近五百年历史。

新阳城遗址其城春秋为蔡国属地,时称莘邑,《左传·庄公十年》:"荆败蔡师于莘",即此。秦置为新阳县,隶陈郡。新阳得名于新水《水经·颍水注》:"新沟自颍北东出,县在水北,故应劭曰县在新水之阳。""新"、"莘"音同,新水原名当作莘水,秦既以莘改置新阳县,莘水遂改作新水。今新阳城遗址东、南两面各临一小水,相会于其城西南,古今形势相符。

秦末陈胜领导农民起义,被叛徒贾庄杀害。当此危难之际,陈胜部下吕臣组成"苍头军",奋然起兵新阳,先后二次复都城陈郡(今河南淮阳县),扭转了局势,稳固了义军阵地,振奋了士气。楚怀王任命吕臣为司徒,负责后勤军需;任命其父吕清为令尹,辅佐政令,与项羽、刘邦等起义军配合最终推反了秦王朝的统治。

楚汉相争,垓下之战,刘邦彻底战败了项羽,吕臣及其父吕清率部投奔刘邦。次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遂以新阳县封给吕清为侯国、改属汝南郡。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吕清死,吕臣继为新阳侯。此后历吕义、吕它、吕善、吕谭四世,世袭五世,在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废除,复为新阳县。

刘邦所以封吕清为新阳侯,并非表彰其与吕臣在反秦斗争中的功绩,而是为了维护西汉王朝的统治,以其背楚归汉,即"汉五年前202年用令尹初从"。至成帝鸿嘉二年五月又封刘永于此新阳侯国,平帝元始二年,其子刘级嗣,旋废,复为新阳县。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七年,以新阳改隶淮阳国。未久,又封阴就于此为新阳侯国;其子阴丰嗣,至明帝永平二年,夏废为新阳县。安帝延光元122年新阳县由淮阳国还隶汝南。西晋时县废。

新阳城地处中原,是兵家必争之地,屡遭战火洗劫。尤其在东汉初年,汉武帝刘秀与王莽在此进行激烈拼斗,留下了大量的古迹和民间传说。


界首原是兵家必争之地 尹城子的故事告诉你小城不得了



据界首博物馆负责人介绍,新阳城遗址厚重的历史给新阳城遗址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该城址四面有城门,环城有护城河,当地农民在劳作中发现并曾出土大量文物,仅钱币一项,有蚁鼻钱(俗称鬼脸币、阴游)布币、汉半两、汉五铢、王莽布泉等。1974年1月5日,在此出土“大泉五十”钱范一件,呈方形,边长7厘米。是当时的铸币工具,用来铸造子范,再利用子范去铸造钱币,字文深峻,铜质及铸工皆佳,锈蚀程度比较低,属于国家一级文物。还出土有青铜器皿、饰彩灰陶器、汉砖、筒瓦、汉石磨等。

据老年人回忆,清宣统年间,该遗址内曾出土一石碑,上刻“汉信阳冯异”篆书,古“新”与“信”通,信阳,即新阳。此外,出土的铜箭簇上也有“冯异”二字。1985年春,颍上县江口古城址出土铜制方形“新阳长”印一枚。从出土文物分析,新阳城不但是政治、军事的重要城市,而且商业也相当繁盛,由此可以推知东汉初年,汉光武帝的大将军冯异曾转战在此一带。

一千多年来,此处为黄泛区,屡遭水患。大部分文物被积压在地下,尚待挖掘考证。1982年9月14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公布此城址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5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聂洪斌 顾溪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