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妻不生育,小妾生五個兒子,他卻只愛原配,令小妾抑鬱而終

我國古代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尊卑有別,嫡庶有別。所以正妻的地位是很高的,小妾再美再得寵也很難撼動她的主母位置。只有少數情況是因為正妻沒有生下嫡子,地位才有所下降。但是在近代,有一個人即使正妻無子,小妾為他傳宗接代,他也依舊獨愛正妻,他就是閻錫山。

正妻不生育,小妾生五個兒子,他卻只愛原配,令小妾抑鬱而終


閻錫山是晉系軍閥首領,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還是民國革命軍北方總司令,地位十分高。特別是在山西,他就是名副其實的土皇帝。哪怕在抗日戰爭時期,閻錫山都能從中斡旋,在山西實行守土安民的政策,讓山西百姓少受戰火折磨。

閻錫山出生于山西一個以經商為主的小地主家庭,九歲就入私塾學習,所以他個人是很推崇傳統文化的。即使日後閻錫山曾經被保送到日本接受新式教育,他依然是個傳統的人。

正妻不生育,小妾生五個兒子,他卻只愛原配,令小妾抑鬱而終


閻錫山在政治上還算是與時俱進,留日歸來後加入了中國同盟會,與孫中山一起制定了“南響北應”的戰略決策,並在日後為救國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但是他的婚姻就很傳統了,還是遵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閻錫山的妻子叫徐竹青。這個女子當時和閻錫山雖然門當戶對,可在年齡上卻大了他六歲。我們常說六沖四合,大六歲是不好的。所以當時許多人都不看好這段婚姻,都覺得閻錫山不會一直和徐竹青在一起。

正妻不生育,小妾生五個兒子,他卻只愛原配,令小妾抑鬱而終


當時軍閥割據,各大軍閥就相當於各地的皇帝,很多人都是三妻四妾的。可是閻錫山卻很神奇,他好像很愛他的那個大老婆,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合適的。兩人相敬如賓還十分恩愛。這個事情讓當時的人們很是意外,可是愛情就是這樣沒有道理。

閻錫山和妻子一起生活了很久,可是始終沒有孩子。這下他的父母著急了,叫他趕緊在那個妾以續香火。閻錫山無奈,只好納妾。但是他心裡並不願意。所以就只是納了一個,他的小妾叫做徐蘭森。

正妻不生育,小妾生五個兒子,他卻只愛原配,令小妾抑鬱而終


徐蘭森比閻錫山小14歲,也就是比徐竹青小整整二十歲。正常情況一定是徐蘭森更誘人。閻錫山納了徐蘭森後一共和她生了五個兒子。可是很奇怪,他不讓孩子叫自己媽媽為媽,而是叫姨媽。五個兒子都得管徐竹青叫媽。

閻錫山讓孩子們都叫正妻媽媽,叫自己親媽為姨媽的這個做法簡直太傷人了,明顯就是把徐蘭森當成了一個生育機器,一點都不尊重和愛護她。天天聽自己兒子叫自己姨媽給了誰都受不了。

有一回,徐竹青在家照顧公婆,閻錫山帶著小妾和孩子們出去了一趟。回來之後,孩子們管徐蘭森叫了一聲媽,徐竹青馬上生氣了。她撩起袖子就打徐蘭森。關鍵是閻錫山完全不阻止,好像很支持一樣。這位小妾徹底的死心了,認清了自己的地位。

正妻不生育,小妾生五個兒子,他卻只愛原配,令小妾抑鬱而終


在閻錫山家裡,不止閻錫山是專寵正妻,公婆更是永遠支持徐竹青。可憐的徐蘭森,辛辛苦苦生下五個兒子卻還是處於家族中最低下的位置。所以她的一生都很抑鬱,常常關起門來偷偷落淚。最後徐蘭森抑鬱而死,實屬悲哀。

舊社會就是這樣,有些情形在我們現在看來都是不可理喻的,卻在當時備受推崇。和徐蘭森一樣悽苦,甚至更苦的女子比比皆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