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12家银行不良率超20%,个别超40%,农商行为何屡陷困境?

田治彬


农商行前身农村信用社,由地方政府监管,具有很强的区域特性,在全国范围内有超过一千家农商行。河南出现多家不良率超高的银行,其原因跟农商行自身较弱的风控情况有关。

1.农商行出生决定了其各方面资源有限。

农商行由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来,其出身并非像大银行那样光鲜亮丽,并带有强大的资源优势。农商行属于地方省政府监管,具有区域特性,不能够跨区域经营,这就限制了农商行的规模及大发展。由于农商行区域性定位,其在吸引人才方面也很难与大银行相比,各方面资源都较为有限。

2.农商行较弱的风控能力导致不良率高。

我们知道,越是发达的地方越容易出现牛的企业,例如北上广深几乎集聚了我国最好的企业。同时,越是发达的地方,对人才的吸引就越大。农商行所处的区域通常都是欠发达地市甚至是乡村,它所服务的企业本身状况就比较差,加上自身风控能力的不足,很容易造成不良率高。

3.当前农商行破产风险不高,但未来不好说。

由于我国的银行市场并未完全开放和自由化,国家在银行的管理和扶持力度还很大。农商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家会想办法应对和处理当前出现的这些问题,故农商行破产倒闭的可能性不高。但是随着银行市场逐步市场化,未来更多的依赖农商行自身的经营能力,是可能出现破产倒闭的。

对于河南出现的农商行不良率高情况,在其他地区也有出现,只是没有主动报道出来,这是由农商行出身及其风控能力弱造成的。针对这样的局面,国家一定会出台一些政策帮助农商行摆脱困境。


大南山伯爵,NUS博士后,资深金融人士,用专业的知识、大白话的方式为您科普投资理财知识,让天下没有难懂的金融!欢迎关注、留言交流。


大南山伯爵


2019年4月2日,审计署发布2019年第1号公告《2018年第四季度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结果》,指出目前多数金融机构能够加强金融风险管控,但仍有7个地区的部分地方性金融机构存在不良贷款率高、拨备覆盖率低、资本充足率低、掩盖不良资产等问题。

其中在不良贷款率方面指出:截至2018年底,河南省有42家商业银行贷款不良率超过5%警戒线,其中超过20%的有12家,个别商业银行贷款不良率超过40%。

不得不说这个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据,根据河南银监局2017年7月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按照“成熟一家,组建一家”的原则,河南省已组建81家农商银行,另有30余家已经达到组建标准,预计2017年底前可基本完成农村信用社改制农商行的工作,也就是说河南全省大概有110几家的农商行,再加上河南省的5家城商行,不算中农工建这些国有大行,河南本土的商业银行机构大概在120家左右。

超过不良警戒线的5%的,达到了全省银行数量的近三分之一,超过高危的20%不良率的也达到了全省银行数量的十分之一,不得不说,河南的金融系统目前就是一个火山,随时可能会爆发。

5%的警戒线

我们都知道,银行的利润来源主要是存贷息差,商业银行的存贷息差最近几年逐步在下降,整体来说,目前维持在3%左右,比方说,某家商业银行,其揽储了1000亿并放贷出去,按照存贷息差3%来说,一年这家银行可以赚:1000亿*3%=30亿。

但是如果不良率达到了5%,也就说放贷出去的1000亿元,一年后会有:1000亿*5%=50亿元无法回收回来。单从这个数据对比,银行不仅不赚反而亏了。不过银行的贷款很多有抵押物或者保证人,因此不良可以部分清收回来,现实中清收的比例目前基本上就在五成左右,也就是说50亿的不良,通过各类手段后,最后差不多可以回收25亿亿元。

这样来看,似乎还有30-25=5亿的利润,但是银行的经营是要成本的,房租、水电、人工、设备、系统等等,所以如果不良率达到5%一家银行就处于风险的边缘了,这就是警戒线,在5%这个水平银行处于盈亏平衡的临界点。

而不良达到20%跟40%的,偶尔一两年还可以,因为有往年的利润可以填补,但是长期保持几年,那么这家银行距离破产也就不远了。

为什么农商行的不良率高?

如下图所示,目前我国农商行的不良率平均值在3.3%左右,而其他的城商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国有大行的才维持在1.5%左右,农商行的整体不良率是其他类别商业银行的2倍以上,那为什么农商行的不良率这么高呢?


一是农商行规模小,贷款集中度高。相较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农商行整体规模较小,同时覆盖地区范围较小,很多仅覆盖至本县单位,这就导致其可选择的放贷行业、对象单一化,并且易受制于区域性发展的产业特点、环境因素等,大大提升了贷款集中度风险。

二是农商行的人情业务太多。这也是最备受诟病的一点,农商行深入农村土地,很多总行就在本县,有太多“人情业务”,即使想往上推都推不了,甚至出现有的村长要获得贷款,只需要“认识一个审批员就够了”,放宽的条件准入,其本身风险就大大的增加了,所以农商行的不良高也就不足为奇了。

总结

自2015年《存款保险条例》正式推广以来,银行业的破产在理论上来说已经没有任何的困难或者阻碍渠道了,或许未来的时间里,银行的破产将会成为一个理所当然的常见现象。


鲤行者


审计署2019年1号公告了河南12家农商行的不良贷款率超过20%,个别超40%,这背后反映了农商行的资产质量不良,不良率可以很好反映出一个银行的资产情况,如果不良率增加,那么银行的损失就非常多,如果不良率较低,那么银行的资产情况好,盈利能力强。

先来对比一下四大行的不良贷款率,2018年,工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是1.52%,建设银行不良贷款率是1.46%,农行不良贷款率是1.59%,中行不良贷款率是1.42%,四大行的不良贷款率基本上在1.5%左右。河南的那12家不良贷款率实在太高,高得让人害怕。

一,风险管理能力薄弱

农商行最大的问题就是风险管理能力差,这主要是因为农商行的网点数量有限,人员的数量有限,人员的水平也无法和国有四大行进行对比,各方面的流程制度也不如四大行规范,只要风险管理能力薄弱,那么就容易让不符合贷款资质的贷款者从银行贷款,给银行不良贷款率的提高埋下了风险,很容易成为不良资产。

二,企业生存较为困难,偿还贷款能力不足

2018年企业生存的比较艰难,总体上来看赚不到什么钱,而又从银行这里借了巨额的贷款,所以无力偿还来自银行的贷款,如果企业生存得比较好,那么谁也不想欠着银行的贷款啊,所以本质上,有的时候不是企业不还,而是企业没钱还银行的贷款啊。

小提示

农商行也是银行,但是现在银行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已经进入白热化的阶段,农商行这样的银行在银行的排名里面基本上倒数,各方面都比较差,资金规模比不上国有大行,风控能力又差,品牌也薄弱,所以不良贷款率高也是正常的。

因为不良贷款率比较高,所以小财建议大家在农商行存款一定要谨慎,在单一农商行的存款金额一定不要超过50万元,避免农商行因为不良贷款太高导致银行破产之后给储户带来本金损失。


小车说理财


2015年《存款保险条例》的实施,为银行破产扫清了障碍。显然,按照各地农商行的表现,也许十年内就会有多家破产倒闭的农商行出现。


截至2018年底,河南浚县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42家商业银行贷款不良率超过5%警戒线,其中超过20%的有12家,个别商业银行贷款不良率超过40%。


农商行是由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来,规模小,管理相对落后,风险控制能力较差。一方面农商行为了揽储要付出更高的利息,另一方面优质的贷款人往往会选择大型银行,这就成为农商行的天然劣势。


所谓的风险控制能力,就是对贷款者的资质和还款能力严格审核,确保其资产足以偿还贷款。


农商行盘子小,但是并没有寻求突破和创新。没有在拓展优质企业和贷款人上下功夫,也没有控制风险多发放小额贷款,反而大肆发放大额贷款。当风控乏力时,坏账就会频繁出现,大额贷款一旦出现问题,不良率就会急剧攀升。


对于某些农商行的管理者而言,如果一家企业贷款数千万上亿,私下送上一份数百公分厚的礼品,那么自然就会欣然笑纳,并且通过签字审批。至于银行会不会破产,那是以后的事情,自己肥了就好,留下坏账让后来人慢慢扯皮去吧。对于企业来说,付出一定成本拿下一笔大额资金,能盈利最好,即使撑不住了,大不了赖账不还企业破产就是,打官司折腾几年谁怕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脉圈子,都有手软的时候,这就是坏账产生的重要逻辑。


如今小微企业也好,农户也好,坏账比例较高,缺乏有效的评价和管理体系,对产生不良的企业和个人缺乏更有力的措施,这也是农商行不良高企的重要原因。此外环保严格要求,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对企业不良贷款产生影响。


对于不良率已经超过20%的农商行而言,一旦受到舆论关注,存款减少,再遭遇挤兑,则会有破产风险。


如今国内银行数量太多了,随着互联网金融发展,注定要淘汰掉一批落后的银行,农商行应该能成为急先锋吧。


财智成功


农信系统局部区域有这么高的不良是由很多综合因素造成的。虽然是法人机构,但是主要领导由省联社任命,任职时间短,很多时候高管来了没多久就调动了,地方政府对农信社的经营有有一定程度的干预,对于贷款质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每任干部任期内肯定都不太希望不良在任内爆发,因此以往数据通报出来的较低不良可能采取了一些手法掩饰。干部的短期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政策的连续性。在经营管理方面,薪酬考核办法制定没有包产到户,业绩提成无法量化,有明显的大锅饭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人员进入后退出难度很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队伍建设,铁饭碗现象明显。产品研发受省联社影响较大,产品很多时候没有明显竞争优势。在营销方法方面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等客上门的现象依然突出。也没有系统性的提升客户经理营销能力的核心手段。没有核心的风险控制能力,风险控制主要依赖侧面打听,一部分机构表现特别突出。一部分机构贷审会形同虚设。对于不良贷款清收重视程度不够,通过诉讼清收的现象明显,贷前防不住,贷后收不回现象明显,甚至出现在额度没有降低下的以贷还贷现象,极端的甚至出现给客户增加额度以贷还贷,所以不良一直居高不下!


经济金融与管理


农商行目前这种状况主要是体制问题,高层调动频繁,明知分散经营风险分散。但确偏偏以发放大额贷款为主,小额贷款占比越来越小。为什么会这样呢,还不是对领导来说有利可图。就不在这里说破了。按理说农商行背靠政府这做大山,太好发展了,可偏偏事与愿违。现如今人们的消费概念如此强烈,依靠政府,为全县公职人员每人授信十到三十万的信用贷款,我想风险应该不大吧,一个县公检法学校工商税务城建等等七战八所的财政半财政人员少说也有1万人吧。按每人十万来算,也放出去十亿了。这十亿的质量绝对是最好的。领导肯定也想到了,可基本上没有一个地方实施。为啥,还不是没好处。一个县的理事长也就干3年,这3年不捞点好处谁干,放了这十亿把存贷比占了又没好处捞,谁干。所以每个理事长上来都是拼了命的发放大额贷款。每个县的农商行营业部和小微企业部,企业客户部,个人客户部成了全县放贷主力军。这几个地方的贷款额度基本占全县所有贷款的百分之六十。百分之九十的是大额贷款。风险集中,。一般的小微企业贷款后也就活3年,第3年开始不给输血就差不多要死了。每个理事长轻轻松松弄一俩亿不良。从成立农商行到换上几届理事长隐性不良就超十亿了,不良占比直线上升。在这里肯定有人要喷了,还不是客户经理不尽职调查,说这种话的人就是典型的闭门造车的坐家。根本就不懂银行体制就张嘴乱咬。现在的社会是大消费时代,谁抓住了消费者,谁就赢了。这道理每个领导都应该明白,可都在装糊涂,包括银监局及政府,一味的鼓吹,一味的要求三个不低于,这就是明显的闭门造车。以致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个贷公用遍地都是。贷款集中度越来越高,形成不良的风险越来越大。领导管它呢,反正干三年就走了,这三年我只管增存放贷,捞些好处,企业贷款就那样滚雪球吧,以贷结息输血供养,只要账面赢利就行了。形成风险自有下任理事长去收拾烂摊子。谁还管它有没有风险。一不小心就说多了,唉。。。。。


迷眼的灰尘


不了解,高层管理混乱应该是。天津好像是统一法人。按正常放贷程序走合法合规,不可能有那么高的不良。肯定是高层出问题了,要么集中放了几笔大的可能还收了好处,要么整个信贷出问题全员骗贷。40的不良基本就是闭着眼放贷,闭着眼放贷还不被追责,那九成会出现骗贷。农商行放贷应遵循农小散的原则。


神学院的学长


内控差、尽职尽责能力不行、虚设三会……必然结果!


行者37


如果国有股份制银行不统一核算,处在同一个县域的银行不良贷款率也会很高,这是一个综合问题,农商银行一时的困难不可怕,一是体量小,经营独立,好调头!二是省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会大力支持,相信会越来越好!都是国家的!


石头味的


只能股份制改革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