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校園建設在教育實踐中到底有何效用?

不錯,“最是書香能致遠”,可是,我們有否認真想過,“書香”的本質到底是什麼?校園“書香”的積養和散發要指向什麼教育目標?

並不否認當前一線學校和教師的學習熱情,然而,在諸多書香校園的建設實踐中,有些現象我們必須要加以認知上的深化,有些問題我們還要予以警惕性的矯正。

不然的話,校園的書香無非就是灑了幾滴人工的香水,只有取悅的獻媚和塗脂抹粉的矯情,甚至有可能出現把牛糞當面霜的荒唐。一陣風吹無痕無跡,油頭粉面還甘之如飴。

今天的書香校園建設有太多需要釐清的地方。

書香校園建設在教育實踐中到底有何效用?

1 花哨形式眼花繚亂。

“每一扇牆壁能說話”的張貼是最常見的形象,不少學校的走廊和牆壁到處張貼著花花綠綠的口號式的標語,當然有各種名人故事和詩詞內容的展示,可是,置身其中,卻難以感受到應有的文化分量。

筆者參加多次書香校園建設的研討會,曾問過好幾個校長,牆上的內容是否真的有預想的作用?學校的老師有否全面地知曉和理解?如果說牆上內容張貼的多是文化的象徵,豈不是廣告公司最有文化?牛津、劍橋牆上乾乾淨淨,但放眼一望你就會感受到歷史的厚重,難道你能說牛津、劍橋沒有文化?

不妨走進建築工地去看看,四周的圍牆除了“安全重於泰山”的標語,還有很多圖文並茂的“孝為百善之本”的宣傳,是不是因此我們就要肅然起敬,覺得工地飛揚的粉塵都是文化的細胞?

書香校園建設在教育實踐中到底有何效用?

2 膚淺認知固步自封。

一說書香校園建設就是閱讀再閱讀,一抓閱讀就是文學覆文學。讀書節、讀書角必須有,但讀書僅僅是文學書籍的閱讀嗎?

不少自以為是的名師經常給我們的孩子列書單,還以霸王般的口吻稱之為必讀書目。經常有假期必讀書目一百本,姑且不論能否讀完和消化,裡面絕大部分都是所謂的文學名著。

不隱瞞,《百年孤獨》我至今都沒明白它的價值,《紅樓夢》我一直不得要領,作為一名中小學生能理解其博大精深?曹雪芹是看了《紅樓夢》才寫出《紅樓夢》的嗎?《科學簡史》這樣的書籍難道就沒有閱讀的價值?

文學很重要,但閱讀不能止於文學。針對一談閱讀就請作家報告的現象我曾說過一句話:閱讀不是文學的事,作家解決不了閱讀的事。

視野狹隘的結果,不僅導致“書香”建設閱讀化,而且導致了閱讀就是文學化的傾向。更有甚者,今時今日,有些學校一頭扎進似是而非的經典閱讀,《三字經》和《弟子規》等成為了文化的經幡,封建思想沉渣泛起,磕頭拜師等不合時宜的復古禮儀成了文明的象徵。

書香校園建設在教育實踐中到底有何效用?

3 教育擔當漸行漸遠。

應試教育泰山壓頂地存在,每一名教育工作者深知其中的弊端。可是,我們的學校,我們的老師都不約而同地用學科分數來評價學生的成長,請問我們津津樂道的“書香”到底在教育實踐中有何效用?

還有,我們不少老師總在暗渡陳倉和培訓機構合謀聯手,有的老師甚至利字當頭周旋在家長群間。前不久新聞報道“北京錘殺”學生事件,有個老師怒對關心的家長少管閒事。如此昏庸冷漠,這樣的學校和老師你能說他們有人性的“書香”嗎?

“最是書香能致遠”,是的,“書香”必須“致遠”,不能“致遠”的“書香”不過是柳絮飛揚和討喜出鏡的口紅。

“致遠”的“書香”不是形象之媚的輕浮,而是深耕靈魂之美的厚重,這樣的“書香”才具備溫暖的人情和充沛的教育使命。

在教書育人的地方,“致遠”的“書香”務必遵從教育文明的規律,真正服務學生的成長。能注入現實生活的能量,能滋養文明進步的力量。

面對世俗的濁流,沒有挑戰的勇氣,何來“書香”的高亢?面對功利的誘惑,麻木不仁地迴避迎合,這樣的 “書香”還不如紅塵歡歌的夜來香。

書香校園建設在教育實踐中到底有何效用?

書香校園是為了建設發展校園,不是欺世盜名地賣弄取巧,更不是迎合某些人口味的歌功頌德;書香校園是為了服務學生,不能僅憑老師個人的喜好擺一桌並無多少內涵的美酒加咖啡;書香校園還必須追隨偉大時代的光輝,噴發出大江東去,走向未來的歷史迴響。

  • 所以,書香校園的建設必須有“人”。

它以博愛為燈,奉獻為路,耕耘為媒,著眼於人的關懷,致力於人性的良善。不管應試教育多麼地強大,我們都要把握“立德樹人”的根本,積極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不然的話,校園就成了工廠,“書香”就成了流水線上的機油香。

  • 書香校園的建設還必須有“根”。

我們不僅要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還要承接人類文明的活水。沒有傳承,會忘記出身。單向傳承,會框扁視野。培養走向世界的人才,就必須瞭解世界文明的軌跡。因此,經典學習要兼容幷蓄,顧此失彼會走進歧路,盲目排外就會鼠肚雞腸。

  • 書香校園的建設更要有“魂”。

有魂,就必須追問教育文明的本質,不被喧鬧的功利所矇蔽:有魂,就不能低頭於孤芳自賞的小家碧玉,還必須奮命於胸懷天下的家國情懷。個人功名的畫地為牢無非淺薄的吟唱,人類文明的四海為家才能書香綿長。因此,當我們帶著孩子誦讀的時候,必須要讓他們明白“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生命志趣,必須清楚“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價值取向。

書香校園建設在教育實踐中到底有何效用?

  • 書香校園的建設亦要有“氣”。

不能推陳出新,就不能擁抱未來。做不到“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就會偏離正道,誤人誤己。因此,在書香校園的建設中,我們不能瞎子點燈,將地攤貨當營養品。封建糟粕要敢於屏蔽,與時俱進才能煥發出生命活力;青春熱血要時刻牢記,走向社會才不至於無能為力。

  • 當然,書香校園的建設也要有“型”。

但“型”不是花枝招展的形式主義,悅目之餘要有爽心之靈。一言一行要有思想的含量,舉手投足要能讓人感受到精氣神的流淌。經歷了書香校園的薰陶,身為教育人要能春風化雨;侵潤了書香校園的洗禮,我們的孩子也要有芝蘭之香。胸有翰墨要頂天立地,腹有詩書就要意氣風發。書香校園建設必須走出兒女私情的閨房,收攬人間真氣,播撒雨露陽光。

古人曾說“書香劍氣俱寥落,虛老乾坤父母身”。“書香”為什麼廖落了呢?是人的“劍氣”衰落導致了“書香”真諦的旁落。“書香”要化為生命的“人香”,沒有“人香”的呈現,“書香”校園建設不過是換了春裝再穿秋裝。

本文轉自餘聲餘語,文章僅代表原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公司立場。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處理。

廣州青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智慧課堂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這裡有最有趣的青鹿人,立志做最好的智慧課堂,挖掘最新鮮的教育資訊,分享你最關注的熱點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