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事变,又一个“强人”倒台,世界政治正在经历30年河东、30年河西的权力地位更迭?

苏丹事变,又一个“强人”倒台,世界政治正在经历30年河东、30年河西的权力地位更迭?

今天,北非国家苏丹发生疑似“政变”。该国军方解除总统奥马尔·巴希尔的所有职务,并解散内阁。目前,巴希尔已遭逮捕。军方尚未宣布成立军事委员会,但预计将由军方在未来一年过渡时期领导国家。另外,军方在首都喀土穆街头增设部队,装甲设备正在调配中。

事实上,自去年12月19日以来,苏丹民众就已经持续抗议,抗议最初由不断上涨的生活成本引发,尤其是面包价格上涨,后来逐渐转变为呼吁执政近30年的总统巴希尔下台。

苏丹事变,与2011年西亚北非动荡有无关联?又一个传统政治强人倒台,世界政治正在经历30年河东、30年河西的地位权力更迭?

苏丹事变,又一个“强人”倒台,世界政治正在经历30年河东、30年河西的权力地位更迭?

《顾问》本期访谈嘉宾: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首席研究员 中国亚非学会秘书长贺文萍

面包引发的“政变”?

顾问:苏丹武装部队发布声明,宣布解除总统巴希尔的一切职务,但各国媒体在报道事件的时候还是在“军事政变”前面加上“疑似”二字。军方声明不代表军事政变吗?

贺文萍:非洲现在出现的很多状况都不能用“军事政变”这种传统的概念来解释,比如去年津巴布韦军方要求总统穆加贝下台,军官们认为自己是依照宪法行事,事后也并没有成立军事委员会来领导国家,也没有搞军事戒严法或者不承认原来的法律机制,它只是通过更换领导人、移动一个关键棋子使得满盘激活。埃及所谓的第二次革命不也是塞西把民选的穆兄会代理人穆尔西推翻了吗?

其实,都是一种新的模式,首先是群众上街,呼声来自广大民众,并要求军方站在自己这一边,前不久的阿尔及利亚也是这种情况。既然是人民的意愿,就不能被称作“军事政变”,“军事政变”在过去是个贬义词。

苏丹事变,又一个“强人”倒台,世界政治正在经历30年河东、30年河西的权力地位更迭?

:当地时间4月10日,苏丹喀土穆,苏丹民众持续举行反政府示威活动。

顾问:这起事变有没有前兆?总统被推翻是因为老百姓吃不起面包导致的吗?

贺文萍:可以说是从面包开始的。跟阿尔及利亚的情况一样,首先是经济问题。苏丹的面包价格一下子涨了3倍以上,本来经济就很糟糕,老百姓勒着裤腰带过日子,吃不起面包,就成个导火索。

巴希尔的下台是意料之中的,民众已经抗议了四个月了,到了最近这几天开始失控,而且,最近这一周,苏丹的军队明显表现出分裂的态势,特别是阿尔及利亚总统被迫辞职也对苏丹老百姓和军方造成影响。

巴希尔能掌控的军事力量是安全部队和警察,但军队显然没有听从他的指挥,因此,前段时间,军队与警察部队之间有过火并,军队人员有死伤。军方干脆解除总统职务,可以避免国家更大程度的流血。

顾问:巴希尔当年通过军事政变上台,现在又被军方推翻。军方在苏丹是什么角色?

贺文萍:巴希尔本身是行伍出身,但他执政了那么长时间,已经不能完全掌控底下那些高级将领,毕竟这些军事要员直接联系部队,他们的羽翼在三十年的时间里早已丰满,对于巴希尔的指令未必服从,在没有街头抗议的情况下,他们没有由头采取行动,当时的军队也未必是铁板一块。

现在,形势到了失控的节点,军方的时机也已成熟,经过内部商议,最终决定把巴希尔挤出权力的中心。一个国家还是要以整体的利益为重,当然,军方也会考虑到自身利益。

苏丹事变,又一个“强人”倒台,世界政治正在经历30年河东、30年河西的权力地位更迭?

4月6日,英国伦敦,数千名生活在英国的苏丹民众集会。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顾问:军方这种手段能否实现国家权力的和平过渡?

贺文萍:

有消息说,执政党的100多名骨干分子都已被军队控制,我觉得,巴希尔想要翻盘也没什么力量,而且,军方又是顺应民意而为之,几十万人上街,天天在国防部门口唱歌、游行,这些都对军方过程压力,此外,美国、英国、挪威也都发表了声明,给军方带来国际压力。

苏丹政权的和平转型应该跟阿尔及利亚的情况相似。它不像利比亚有两派、两个政府,两边都有部落武装,相互不服就会打起来,苏丹没有这样的对峙。

顾问:苏丹经济困难,百姓怨声载道,美国制裁是不是主要因素?此次事变有没有外部势力渗透?

贺文萍:制裁是原因之一,苏丹一直都在美国的“支恐”名单上,但主要还是因为石油收入的降低,它的经济并不多元,过去只能靠石油,油价剧烈下挫,老百姓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有没有外部势力助推或导演这场事变,在表面上看不出来,比如说通过互联网鼓捣一下,都不无可能,这些都是暗渡陈仓的。任何一个国家出现危机的时候,都会有外部力量煽风点火,但是,这些都只能是辅因,而非主因。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关键还是政府治理无方。

顾问:2月22日,巴希尔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解散联邦政府并解雇了所有州长。这是他的拼死一搏?

贺文萍:这个当然是最后一搏,但这种方式跟当年突尼斯的本·阿里和利比亚的卡扎菲一样,以为通过强力镇压的方法能够解决危机,其实他们的应对方式已经落后于时代,当前互联网的时代与全球化的发展、他国的示范效应都令这种方式失效。他解雇官员反而使后者走向他的对立面,成了要推倒他的主要力量。

苏丹事变,又一个“强人”倒台,世界政治正在经历30年河东、30年河西的权力地位更迭?

当地时间1月13日,苏丹喀土穆,民众集会抗议总统巴希尔。

2011年动荡的余波?

顾问:巴希尔当政是从1989年到2019年,是巧合还是历史的分水岭?纳扎尔巴耶夫也是当了30年总统,现在选择退居幕后,之前还有津巴布韦的老总统,传统的强人们好像正在经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地位权力转变。是什么在推动这种演变?跟冷战以来的世界政治大格局有没有关系?

贺文萍:一边是传统的强人在分崩离析,另一边是新的模式下的强人在诞生,比如以色列的内塔尼亚胡可以成为该国执政时间最长的总理,日本的安倍也是民主国家政治强人的例子,美国的特朗普成了该国史上使用行政权力最多的总统。

这两波“强人潮”不一样,前一波强人在倒台前其实有很多迹象,比如经济搞不好、意识形态色彩强烈,像苏丹的巴希尔早已处在风口浪尖,执政时间太长,却没有好的成绩单,还不愿意下台,这跟新一波的强人是不一样的景象。

顾问:纵观世界,长期执政的政治强人好像在一个一个倒掉。如果不是政变,我们可能都不知道有那么多强人,除了苏丹,还有哪些国家近况堪忧?

贺文萍:比如说乌干达和喀麦隆,传染效应不可小觑。阿尔及利亚和苏丹在2011年的西亚北非动荡中都没有受到波及,现在应当是被余波所伤,这轮余波在时间上拖了有8年之久,但是,在此期间,它们国内的政治结构问题并没有及时得到解决,没有吸取教训进行深刻的变革,经济上的颓势给它带来致命的打击。群众上街、领导层分化、军方表态、牺牲当政者,重新掌握执政者的基本盘,这些特征都和前一波的动荡有相似之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