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串裡的成都:前世鋼管廠,今生攀成鋼

串串裡的成都:前世鋼管廠,今生攀成鋼

這裡是鋼管廠五區。

站在門口,彷彿還能看到當年炙熱的鋼水和滾燙的紅鍋,轟鳴的機器和擁擠的人潮,交織在一起,穿過繚繞的白煙,然後消失無形。

串串裡的成都:前世鋼管廠,今生攀成鋼

那是幾十年前的光景了,現如今,這裡叫攀成鋼。而曾經的廠區,變成了各種光怪陸離的高樓豪宅。

很多人不知道,那分店遍佈全國、排隊排成長龍的網紅鋼管廠串串,正是起源於眼前這個已經沉寂落寞的老社區。

串串裡的成都:前世鋼管廠,今生攀成鋼

鋼管廠五區裡,藏著串串一條街


串串裡的成都:前世鋼管廠,今生攀成鋼

位於海椒市街的鋼管廠五區,是曾經的鋼管廠工人生活福利區。從西門而入,這條主幹道曾被稱為鋼五區的“春熙路”,如今顯得格外冷清。

串串裡的成都:前世鋼管廠,今生攀成鋼

沿街支著許多小攤,或許是因為下午的關係,生意並不是很好。

串串裡的成都:前世鋼管廠,今生攀成鋼

“晚點兒的時候這條路上就很熱鬧了。你們5點再來,人很多了。”鋼管廠的退休工人吳阿姨面露得意之色說,我便依言等到了5點半,但也未見到“春熙路”般的熱鬧。

說起鋼管廠的串串,吳阿姨就滔滔不絕起來。她告訴我,網紅串串的創始人顧大姐,以前就是鋼管廠的職工,也住在鋼五區:“那個顧大姐,她以前在春熙路那邊天橋下襬過串串攤咧。不過,我們後頭那條巷子,裡面才是鋼管廠串串的發源地。

串串裡的成都:前世鋼管廠,今生攀成鋼

吳阿姨說的串串一條街就在這兒

最初的串串出現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賣串串的人租不起店鋪,在自行車後座堆一個簡易蜂窩煤灶臺,架一口紅油鋁鍋,數種菜品用竹籤串好放塑料袋裡。天黑以後便把自行車橫在流動人群聚集地帶,等待深夜覓食的夜遊神。

曾經的鋼管廠五區,是3步一家串串,5步一家火鍋。一到晚上,門庭若市,是老成都極具代表性的鬼飲食。吳阿姨回憶起當年,“以前工人多嘛,大家晚上沒事幹就扎堆出來吃串串。還有那些下夜班的同事,也要來吃點填填肚子。”

串串裡的成都:前世鋼管廠,今生攀成鋼

深沉的夜色襯出紅油鍋的明豔,數百根串串齊齊擺在大鐵盤裡。待紅鍋一滾,辣椒飄香,將竹籤刺入沸騰的水面,數十秒而出,滾熱的食物裹一身香油蒜泥,在觥籌交錯與酒肉聲色之間被一口吃下。

串串裡的成都:前世鋼管廠,今生攀成鋼

然而臨近傍晚,這條街上的串串店仍沒有一家開張,木質的條凳被隨意倒置在矮桌上。安靜的巷子,讓人難以想象,這就是曾川流不息人聲鼎沸的鋼管廠生活區麼?

串串裡的成都:前世鋼管廠,今生攀成鋼


“標準件”們的青春


串串裡的成都:前世鋼管廠,今生攀成鋼

始建於1958年的成都無縫鋼管廠,在特殊的年代裡曾是無數人羨慕與自豪的所在。

上個世紀70年代,大批大批的青年男女都被分配到各個國營廠區單位,還是大姑娘的吳阿姨被分配到了成都無縫鋼管廠。


串串裡的成都:前世鋼管廠,今生攀成鋼

原無縫鋼管廠廠區

“以前從牛市口到雙橋子那邊,都是廠區啊。差不多有2000畝吧,我說不上來,廠裡工人可能有2萬?3萬?”吳阿姨皺著眉回憶道。

串串裡的成都:前世鋼管廠,今生攀成鋼

那時候的無縫鋼管廠很大,真的很大,像一個獨立的小社會。甚至,還出過自己的“廠內貨幣”。

串串裡的成都:前世鋼管廠,今生攀成鋼

廠裡有自己的幼兒園、小學、高中、技校、職工大學,從幼兒園晃悠到大學畢業,很多人十幾年的活動範圍可能都不需要離家三公里。

串串裡的成都:前世鋼管廠,今生攀成鋼

如今的鋼管廠五區內,還有專門的電費繳費大廳

如今的成都名校川師附中初中部那時候還叫39中。現在,它仍在鋼五區以內,紅色的教學樓和綠色的居民樓僅一牆之隔,保留著鋼管廠特殊的記憶。

串串裡的成都:前世鋼管廠,今生攀成鋼

曾經鋼管廠人的閒暇生活,很是豐富。他們有自己的俱樂部、電影院、職工醫院,還專門組建了女子籃球隊。

串串裡的成都:前世鋼管廠,今生攀成鋼

洋氣的鋼管廠人,還會舉行聖誕節晚會,簡直就是時尚icon~這種小資的情調,在現在的鋼五區內仍可窺見。

串串裡的成都:前世鋼管廠,今生攀成鋼

退休的鋼管廠人在打門球

賈樟柯的電影《二十四城記》,講的就是和鋼管廠一牆之隔的“420”廠的故事,如同電影裡陳沖扮演的“小花”被人稱為“標準件”一樣,那時候的鋼管廠職工,也是成都人眼中的“標準件”:姑娘想嫁,小夥想娶。

串串裡的成都:前世鋼管廠,今生攀成鋼

“但後來就不行了嘛。”吳阿姨說著,眼神黯淡下來。“我是88年的時候搬來五區的,那個時候就改制嘛,很多同事都被買斷工齡,還有輪崗轉崗的,其實也就等於下崗了嘛。”

串串裡的成都:前世鋼管廠,今生攀成鋼

小區內破敗的滑梯

90年代後,生活無憂的鋼管廠人開始為了生計各奔東西。

串串裡的成都:前世鋼管廠,今生攀成鋼


國企鋼管廠,地產攀成鋼


串串裡的成都:前世鋼管廠,今生攀成鋼

成都無縫鋼管廠舊貌

如今在地圖上搜索“鋼管廠”,顯示的結果再也沒有曾被譽為亞洲第一大的成都無縫鋼管廠。

1999年,鋼管廠被攀鋼兼併,於是被稱為“攀成鋼”;2006年12月29日,攀成鋼成都廠區最後一根菸囪爆破倒下。

串串裡的成都:前世鋼管廠,今生攀成鋼

二環邊上這個衰敗的國企,在寸土寸金的今天似乎已經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取而代之的,是成都東邊最光鮮華麗的房地產。新加坡吉寶、新加坡仁恆置地、香港置地、香港新鴻基、韓國樂天、綠地、恆大盤踞於此,鋼管廠的一個個車間被推倒,變成了一座座住宅小區、一棟棟公寓、五星級酒店、超甲寫字樓。

串串裡的成都:前世鋼管廠,今生攀成鋼

二環內外,那個記憶中的鋼管廠已經成了兩個世界。

二環外,是那一排排昂貴的樓房;

串串裡的成都:前世鋼管廠,今生攀成鋼

二環內,剩下這個衰敗破舊的生活區。

串串裡的成都:前世鋼管廠,今生攀成鋼

這裡的很多房子,因為便宜,成了許多為生活打拼的蓉漂們的收納所,他們對這片土地的曾經一無所知。

串串裡的成都:前世鋼管廠,今生攀成鋼

“我現在啊,也不太去外面。這裡面什麼都有啊,菜場、超市……壩壩舞啊,我不喜歡跳,跳不來。”吳阿姨笑著說。

串串裡的成都:前世鋼管廠,今生攀成鋼

吳阿姨那一代人的青春,已經被深深埋藏在鋼筋水泥之下。這裡唯一被傳頌的名字,只有被攪散在滾滾紅湯裡的鋼管廠串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