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丨质子治疗已经到了“穷途末路”了吗?

 美国保险公司委托第三方专家组所做的质子与光子治疗对比的调查报告,再次证明了质子与光子治疗相比,没发现任何明显优势。加上体积巨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巨大、功能单一、缺少MRI影像引导等诸多缺点,质子、重粒子放疗设备在欧美日已是“穷途末路”。

质子、重粒子放疗设备在欧美日已是“穷途末路”

质子、重粒子射线的一个致命弱点是很难控制布拉格峰治疗精度。众所周知,“布拉格峰在组织中深度”与组织密度成反比。密度均匀的水中尚可以准确控制深度,而对于稍大面积的照射面积,从人体表皮到一定深度靶区的组织密度就非常复杂。即一定面积的“照射野”穿过一定深度的人体组织时,布拉格峰的深度控制非常困难,操作太复杂,治疗精度很难保证。所以多束大照射野的质子、重粒子射线很难去做高精度的治疗,只有在单束小照射野的情况下,质子、重粒子才能显现它的优势。

质子、重粒子形势大好是一种假象吗?

早在几十年前,欧美等多家公司就投入巨资研发,先后研制出多种质子和重粒子治疗设备。尽管体积巨大、价格高昂,仍有许多医院和投资人花巨资购买。还有许多公司斥巨资,投资制造质子和重粒子设备。放射肿瘤界也对此设备寄于厚望。

关注丨质子治疗已经到了“穷途末路”了吗?

在质子、重粒子设备看似一片大好的形势下,上海世鹏实验室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哈佛大学附属麻省总医院研究员宋世鹏先生提出了自己的忧虑“质子射线拥有其他射线所不具备的“布拉格峰”,其单束射线所形成的剂量场,明显优于单束光子射线的剂量场!而重粒子射线还要更好一点。但是随着光子治疗科技的发展,质子、重离子的优势将不复存在”。光子治疗系统将快速进入核磁共振(MRI)影像引导时代,比如美国克里夫兰微雷公司、瑞典医科达公司等,而世界各国的质子治疗设备均没有MRI影像引导这一手段,今后也很难使用,这就使质子治疗设备无法与光子竞争。

2018年11月5日,美国俄克拉荷马州法院判决Aetna保险公司赔偿一名患者家属2,550万美元。这名患者在保险公司拒绝支付质子治疗费用后去世,尽管她的主治医生推荐其接受质子治疗。这是该州迄今为止赔偿金额最大的保险案判决,并再次引发了关于质子治疗保险报销的讨论。

事件还原:Orrana Cunningham此前被诊断为4期鼻咽癌。由于肿瘤位置邻近脑干,Orrana的医生在2014年推荐她接受质子治疗。但她的保险公司认为这种治疗方式仅是“试验性”的,并且拒绝支付质子治疗费用。于是,Orrana和丈夫抵押了房产并建立了“GoFundMe”网站以筹集到约9.2万美元的治疗费,但在筹到足够费用之前,Orrana便因脑部病毒感染于2015年5月去世了。

尽管美国质子治疗已有数十年历史,并且美国已拥有27家质子治疗中心,但由于保险商不认可这种治疗方式拒绝支付费用,所以目前能够接受质子治疗的患者仍然非常有限。对质子治疗保险的争议也并非局限于医学界。今年5月,田纳西州州长Bill Haslam否决了一项为参加该州医保的职工支付质子治疗费用的议案。而在中国,质子治疗也仍未能纳入医保报销的范畴。

“质子热”背后的忧虑

关于社会上对于质子治疗的声音,宋世鹏先生认为“世界各国对发展质子治疗均持非常谨慎的态度。但是在中国,大量的资本盲目涌入了质子治疗领域。这样一来,由于商业目的驱动,大量的患者会受到不实信息的误导,花5~10倍于光子治疗的钱,却得不到物有所值的治疗效果。作为我们医疗行业从业者来说,看到了不说,良心上是会受到谴责的”。

质子、重粒子放疗设备的缺陷日益明显,但网上多是赞颂质子治疗的声音。宋世鹏先生认为,“我相信,知道质子没有治疗优势信息的,绝不仅仅我一个人,但是大家为什么不说,这可能更悲哀”。个中原因,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