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信網評】 任何傷害民族感情的行為都應該受到法律的嚴懲


【網信網評】 任何傷害民族感情的行為都應該受到法律的嚴懲


從4月10日下午16點左右,一則鄭州男子身穿日本軍服迎親的短視頻在眾多知名網絡平臺廣泛流傳,也引發了部分網絡媒體的跟蹤報道,迅速在網上形成了熱潮,數萬條的網友跟帖均對該行為進行了強烈譴責,認為這是嚴重傷害民族感情的行為,是對中國人民的愛國底線的嚴重挑戰,並一致要求抓人嚴懲。

4月11日上午8時,鄭州市公安局發佈了《警情通報》,通報稱鄭州警方連夜展開調查,晚上23時將嫌疑人白某恆等6人全部抓獲。依照法律對策劃本次活動的白某恆、錄製並上傳該視頻的韓某啟行政拘留10日,參與策劃並出資購買的弓某鵬行政拘留7日,新郎白某博其餘等3人訓誡。通報出來後引來廣大網友的一致讚揚,“大快人心”,認為依法拘留這種嚴重民族感情的當事人,對廣大民眾起到了教育示範效應,也警示著對此類違法犯罪行為都會一查到底,絕不姑息,任何挑戰國家與民族尊嚴的行為都將受到法律的嚴懲。

“穿日本軍服迎親”,在怒斥他們無知的同時,我們更要警醒、反思。也許在這6名男子看來,迎親的方式有多種,但裝扮成日軍模樣去迎親,才“炫酷、好玩、吸睛”,在眾人圍觀中盡顯得意洋洋之情,可謂創意十足。但現實果真如此嗎?從一邊倒的數萬條的網友評論中可以看出,“低俗”、“惡俗”、“傻帽”、“丟人”、“渣子”、“任性妄為”、“神經病”、“應嚴打”、“腦進水”、“腦殘”、“零容忍”、“給大鄭州抹黑”、“等著被抓吧”、“牢房等著你呢”……網友紛紛痛斥這種醜行。

鄭州此次的“穿日本軍服迎親”並非沒有先例,類似事件曾在多地發生。2017年8月3日,4名中國青年身穿仿製的二戰日本軍服在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前合影;2018年2月20日晚,兩名男子穿著日本軍服,在南京紫金山抗日守軍碉堡前擺造型拍照;2018年5月,天津市河東區也上演了“皇軍”開道迎親的事情。還有人穿日本軍服促銷商品、有人搞網絡直播……每一次都引發網友們的強烈憤慨與譴責,穿日本軍服者也被依法處理。可見絕大多數人都具有一個共識:任何傷害民族感情的行為均要不得,應當受到法律的懲罰。但,為什麼這樣的場景還會不斷出現?

首先是個別人對歷史的無知或欠缺,不瞭解二戰日式軍服背後是日本軍國主義給中華民族帶來的巨大傷痛和恥辱,給中華民族帶來的一直到現在都難以磨滅的巨大的災難回憶。他們在“好玩獵奇”心理促使下,總想標新立異,從而作出違揹我國法律法規、社會公德、民族尊嚴和傳統文化的事情,嚴重背離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其次就是故意為之,以惡為美,個別人對追逐名利的不擇手段,迷信娛樂至死,為了博得眼球,明明知道這麼做不符合法律法規、不符合社會公德、不符合我國傳統文化,不符合精神文明建設要求。但他們信奉的是隻要能“成功”,哪怕突破做人的底線都行。

再次個別人愛國主義教育的不足和法律意識淡薄,導致扭曲的是非觀和價值觀滋生了不當言行,違法成本過低導致存在著僥倖心理,即便說了做了,也不一定受罰,即便罰了,影響也不大。鄭州公安這次的迅速出手,就是要告知社會,個人愛好和言行不能法外任性,恣意妄為,網上網下都不是法外之地,公然挑戰社會底線,造成嚴重的社會負面影響,就要接受法律的嚴懲。

這些人用他們的無知和無恥,製造了一個個令人唾棄的反面案例。這也警示我們,生活在來之不易的和平年代,理應心存敬畏之心。穿日本軍服拍照片是一件小事也是一件大事,如果我們不把這件小事認真看待,如果我們不解決教育、立法、宣傳上的問題,這件小事遲早會演變成大事!這6個人年紀不大,在缺乏歷史常識又嚴重不明是非的情況下做出如此荒唐的舉動,希望此次拘留和訓誡能他們改過自新,真正醒悟。如果不及時確立正確的是非觀和價值觀,以後做出危害更重的行為也未可知。所以說對他們的拘留和訓誡,既是他們6人一次真正的普法教育,也是對民族尊嚴和社會底線的強烈捍衛。

全社會應該反省、反思,加強“愛國主義”教育,讓每個中國人都記住日本軍國主義侵略我國的慘痛歷史,以及他們犯下的累累血債,牢記歷史、勿忘國恥。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在思想意識形態陣線上,必須防微杜漸,否則悲劇將會重演。同時開展好心理輔導和教育,提高人們的自我剋制能力和分辨能力,知道什麼是法律紅線、什麼是道德底線、什麼是社會文明的表現。更重要的是要通過法律手段進行懲罰,公安機關要依法及時亮劍,絕不姑息遷就,零容忍,嚴懲戒,形成震懾,從而杜絕此類醜劇的再次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