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055型驱逐舰为何不叫巡洋舰?

博研情报



每一个国家划分本国的军舰都有本国的标准。这样的标准既有军事上的<strong>考量,也有政治上的考量。如日本战败后建立海上自卫队以后,把水面的作战舰艇统称为护卫舰。这样最近建成的超过4万吨的直升机航母也成为护卫舰。就算日本内阁决定对直升机航母“护卫舰”出云号进行改造,更改甲板便于起飞隐形战斗机F-22,这样实际上出云号就是轻型航母,但日本对这艘新的舰艇不是称航母,而是多目的护卫舰。这样的称谓当然是出于政治目的,日本宪法规定日本是专属防卫,不能使用进攻性航母,因此安倍内阁剑走偏锋,把名字称作护卫舰。


055型的问题也是类似,从吨位与功能看,已经超过了一些国家的巡洋舰的吨位,但是大陆也是坚持防守型战略,如果叫巡洋舰容易对邻国产生刺激,虽然实际功能已经具备巡洋舰的一切功能,但称谓还是驱逐舰。低调发展是大陆海军的传统做法,这样做法值得称赞。


桥本看日本


叫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战斗力怎么样,只要能够“挑翻”敌人的航母、巡洋舰、驱逐舰等大、中型主战舰艇,即便055叫做“万吨导弹艇”又有何妨?!当然,也有个别国家为了某种“见不得光”的目的会在命名时主动降低本国舰艇的“级别”,如东亚某国将27000吨级的轻型航母称为“载机驱逐舰”,不论怎么样叫,该什么就是什么!


大连厂出产的2艘055,看照片叫“驱逐舰”都有点显大!

海试中的055“万吨导弹艇”!

055驱逐舰舰长约180米、宽约23米、满载排水量约12500吨,搭载了我国最新改进型的S+X双波段主动相控阵雷达以及与舰体共形的米波远程警戒雷达,同时装备有112具大尺寸通用垂直发射管,可以混装包括HHQ-9B、HHQ-16B远/中程防空导弹、鹰击-18超音速反舰导弹、红缨系列反潜导弹等,“威呐”推测待055服役之后可能还会装备类似东风-10之类的远程对陆打击巡航导弹以及海基中段导弹拦截武器等。从舰体尺寸、吨位以及火力强度来看,055驱逐舰已经超过了“提康德罗加级”、“光荣级”等“正经”的巡洋舰,雷达等电子系统技术水平更是超过现役所有巡洋舰。因此,从这些方面来讲,称055为巡洋舰也丝毫没有“违和感”。
055万吨大驱服役效果图


“关荣级”巡洋舰在055面前已毫无优势

055万吨大驱是我国海军水面舰艇发展进程中的“目标舰”,其实“055”这个称号上世纪70、80年代就已经被采用过,当时055的定位是一款以舰载防空导弹、反舰导弹等为主要武器的大型导弹驱逐舰,但由于当时的国力和技术水平严重拖后,导致最初的055驱逐舰“夭折”,此后才有了2艘052驱逐舰的出现。经过30多年的“卧薪尝胆”,历经052B、052C、052D等多个型号的铺垫,新一代的“055驱逐舰”终于修成正果!因此,055驱逐舰不单单是一款水面舰艇的名称,更是我国海军对于“历史情节”的一种坚守,也是对我国海军军工技术人员对前辈的致敬。


“中华神盾”舰发展“三步走”!
052D、054A、及071组成的“新舰编队”,谁能看得出071是一艘2.5万吨的巨舰?!


055这个级别的舰艇被称为驱逐舰还有另一个层面的考虑,那就是为后续研发更大型舰艇预留一些名称上的“空间”。按照我国海军目前的发展势头,055万吨大驱也只是一个阶段的“目标舰”,随着技术、需求的不断发展,后续改进型号及“替代”型号很快就可能漏出头角。美国15000吨级的DDG1000驱逐舰虽然已经明确不会再继续采购,但是美国海军已经着手研发下一代满载排水量超过18000吨的主战水面舰艇LSC(远洋水面打击舰,尚未正式命名),如果LSC未来命名为巡洋舰,那么可以推测我国055后的“替代”型号大概率也会采用“巡洋舰”命名。
055与DDG1000两视图对比


美国下一代主战水面舰艇LSC效果图

归根到底,055是我们独立研发的一款主力战舰,自己的东西爱怎么叫就怎么叫,就算叫他“055导弹艇”谁又能管的着呢?!即将服役的055已经满足不了“好奇”的军事爱好者的需求了,期待海军军工科技人员尽快拿出“新大货”虐一虐越来越挑剔的“国产网友们”!
海试后前后停靠的055及052D,已经满足不了网友的好奇心了!


威呐解析


随着舰载雷达、导弹等技术的发展,轻型巡洋舰、巡洋舰、战列舰已经不再适合现代信息化条件下的战场了——战列舰、轻型巡洋舰已经成为了历史,巡洋舰正逐步退出现役。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未来海军的水面主力战舰就是:航母、驱逐舰、护卫舰、轻型护卫舰以及导弹艇,还有就是大型两栖攻击舰、两栖登陆舰。

由于导弹等技术的发展,护卫舰、驱逐舰、巡洋舰的划分界限越来越模糊,功能上也越来越全——不能单以舰艇的排水量来区分各舰种。实际上,不只是055被称为驱逐舰,美国海军的朱姆沃尔特级排水量高达1.5万吨,比055大驱还多出来3000吨,也照样是驱逐舰。日本的摩耶级驱逐舰也是万吨级别的大型驱逐舰,日向级、出云级“直升机驱逐舰”的排水量更大,但日本仍将其称为“驱逐舰”——日向级排水量达到了1.6万吨,出云号、加贺号的满载排水量更是达到了2.6万吨。



当然了,日本的“直升机驱逐舰”实际上就是“准航母”,只不过是日本政府怕引起其它国家的强烈反应,将其称为了驱逐舰而已。除了驱逐舰越造越大之外,护卫舰也在朝着大型化、通用化的方向上发展,比如欧洲的很多护卫舰若是按照排水量来划分,都应该属于驱逐舰。举个例子来说,德国最新型的F125护卫舰,满载排水量达到了8000吨,比我国052D驱逐舰的排水量还要多了1000吨,但德国仍将其称之为护卫舰。


韩国的世宗大王级驱逐舰的满载排水量更是达到了1.3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驱逐舰”——比泰国的差克里•纳吕贝特号航母的11450吨满载排水量还大。实际上,美国海军装备的22艘“提康德罗加”级,本来也是驱逐舰——美国原本将其称为“DDG”,后来改为了“CG”(巡洋舰)。我国官方把055大驱称为驱逐舰,那就是驱逐舰,这没什么好说的——我们自己造的舰,爱叫什么就叫什么,谁也管不着!看不顺眼?那也只能忍着。曾有美媒将055划为了巡洋舰,那又能怎样?

自二战结束后,海军水面战舰就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如战列舰、轻型巡洋舰、重型巡洋舰都已逐步停止了发展。截止到现在,世界各国都已没有了巡洋舰的发展计划,美国的提康德罗加级、俄罗斯的光荣级和基洛夫级将是最后三款巡洋舰——已被驱逐舰替代。护卫舰、驱逐舰由于装备了先进的防空、反舰、反潜、对地攻击导弹以及大型雷达,已成为舰队中的核心力量,足以担负巡洋舰的作战任务,巡洋舰已无存在的必要了!停止发展巡洋舰,这是发展趋势。

055被称为驱逐舰,这是符合现代海军装备发展趋势的,而且还比较“低调”。其它各国既然能够将万吨级以上的战舰称为驱逐舰,我国又有何必要非得将其称为巡洋舰?题主给个理由!


儒道之主


巡洋舰,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舰种了,凭借较大的吨位、较高的航速、较长的自持力、较强的武器装备,曾经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是主要参战国海军的主力水面舰艇。

尤其是在二战中,迎来了此舰种最辉辉的时刻,伴随着航母以及舰载机远征,是海战的真正主力,事实上由于战列舰数量偏少等原因,海战战绩还不如轻型和重型巡洋舰来得大。

但战后,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这两型海上巨无霸级别的水面舰艇,随着航空母舰成了海战的绝对主力而销声匿迹,随即巡洋舰的发展也日渐式微。

目前,正式在役的巡洋舰仅有美海军排水量9000余吨的提康得罗加级,以及数艘俄罗斯海军的基洛夫级和光荣级巡洋舰,总体数量都非常有限。

即便美海军最新建造的排水量高达1.45万吨的DDG-1000朱姆沃尔特级,也被命名为驱逐舰,且因为过于前卫和科幻,不仅造价高昂每艘要摊上将近70亿美元,155毫米精确制导炮弹高达每枚80万美元,即便财大气粗的老美都吃不消使用。


刚服役不久的2艘DDG-1000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被美国会强行从海军现役水面舰艇中除籍,发配至船厂进行彻底的改造,待海军满意以后才能归建,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

2017年6月下旬,最新型的055型舰在上海某船厂下水,这艘排水量高达1.3万吨的水面舰艇,也被人民海军命名为驱逐舰,而不是巡洋舰,确实出乎了国内许多军迷的认知,包括西方海军界认为055型舰的吨位、航程和武器配置等,具备了巡洋舰的水平。

但海军将055型舰命名为驱逐舰是有道理的,自二战结束以来,巡洋舰开建数量相当少,即便是一、二万吨的巡洋舰,其舰载武器装备,也无外乎舰炮、鱼雷、导弹和直升机等,与数千吨的驱逐舰甚至护卫舰等舰种,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只是舰艇排水量大小不同而已。

事实上,传统意义上以排水量大小来划定巡洋舰、驱逐舰和护卫舰的做法已经不太适用,巡洋舰和驱逐舰包括护卫舰舰种的武器装备包括作战效能等,似乎有越来越重叠的发展趋势。

现实情况就是,美国9500吨的提康德罗加级是巡洋舰,而韩国排水量1.1吨的世宗大王级却是驱逐舰,而美国自身也将排水量高达1.45万吨的DDG-1000朱姆沃尔特级命名为驱逐舰。

因此,人民海军将排水量将近1.3万吨的055型驱逐舰命名为驱逐舰,也是合情合理的,排水量比韩国的世宗大王级驱逐舰稍高,但稍逊色于美海军的DDG-1000朱姆沃尔特驱逐舰。

美海军情报界不顾自身将排水量1.5万吨的DDG-1000朱姆沃尔特级命名为驱逐舰,却将中国海军排水量将近1.3万吨的055型定性为巡洋舰,包括西方海军也将055型视作巡洋舰,确实值得商榷。

但我们不必与他们争辩,是驱逐舰也好,是巡洋舰也罢,甚至是护卫舰都没关系,055型舰就摆在那里,并且即将服役,将成为我海军的主力水面舰艇,增强我海军的实力,承担起保家卫国的重任才是王道。


国平军史


巡洋舰和055

巡洋舰和战列舰一样,都是大炮时代的产物,主要进攻对象是对方战舰,依靠足够的火力强度来击沉对方。那时,水面舰艇从吨位大小排列,依次为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功能大同小异,就是舰炮口径有不同,数量有多少,装甲厚度有区别。所以,从名称上就能看出战斗舰船的级别。


今天海战的主要方式让位给了舰载机进攻和潜艇偷袭,所以,舰队大量的武装力量是防空和反潜,功能相对齐全而造价较低的驱逐舰就成了主流。

不过巡洋舰也有回流的意思,因为垂直发射和远程反舰导弹的进步,武库舰出现了,它就是今天的巡洋舰。

我055虽然也有大量的导弹坑,但总体上还是多功能驱逐舰角色。

名称不重要

其实这种名称不严格的现象太多,XX广场,实际一看是高层建筑;XX影院,其实就是一套电子设备;XX老师,实际上是某明星大腕;XX工作室,实际上是一个人员组成的团队。

今天,在军舰称呼上,全球已经普遍将这种以舰载武器为主的综合水面舰艇称为驱逐舰,而不分吨位大小。包括美国、英国、法国等西方大国,而日本等国更是要模糊化吨位差别。

今天军舰称呼,更多的区分用途,比如航母、两栖攻击舰、登陆舰、补给舰。

现在驱逐舰和护卫舰的称呼还有重叠,但基本上护卫舰是功能不够齐全的驱逐舰,一般吨位较小,在3000吨以下,武器系统装了这个就不能装那个,所以都是有明显侧重的,专一功能的舰艇。

实际上我国早期的驱逐舰,不够驱逐舰水平,基本上是大型护卫舰。052C、052D才是今天标准的驱逐舰。


海螺008


现如今的武器装备只要火力上去了,划分为什么类型其实都无所谓,055叫驱逐舰而不加巡洋舰也是如此,只不过是称谓而已。现在除了美国和俄罗斯在上世纪服役的巡洋舰至今还在现役外,其他国家服役的大型水面舰艇均都不在划分为巡洋舰,包括美国1.5万吨的朱姆沃尔特级、韩国的世宗大王级都划分为驱逐舰,最最可恨的是日本的轻型航母都划分为护卫舰。如今的驱逐舰都已大型化,在吨位、排水量乃至武器火力方面早已超过过去的巡洋舰,区分巡洋舰和护卫舰已经没有实际意义。

【资料图:055型驱逐舰】


过去的巡洋舰在火力、装甲防护以及排水量上仅次于战列舰,能够对付多个目标,能单独完成多样性的任务,而与驱逐舰相比就是不需要进行过多的补给。过去没有如今的远程火力支援,仅仅是依靠自身携带的武器弹药以及生活物资进行远洋作战,这时候就需要大型的作战平台携带这些东西,在吨位上达到了8000~30000吨;同时自家门口的领海也需要防护,但是家门口不需要那么大的战舰,万吨级别的舰艇在家门口巡逻简直就是浪费,这就需要驱逐舰,也就划分出了巡洋舰和驱逐舰。

【资料图:出云级直升机护卫舰——出云号】


根据目前的数据,我们的055不管在武器防护、排水量方面绝对称得上巡洋舰,而且055项目的研制工作是在1968年下达的,当时就已经定性055为大型驱逐舰,而并非巡洋舰。可见当时巡洋舰已经不是主流了,只能说巡洋舰是在二战结束以前的主流,是当时的条件限制所产生的。而如今驱逐舰早已能够担负起巡洋舰的任务,在进行过多的划分只能使将海军编队走向复杂化。

【资料图: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夏普伦湖号】


其实美国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原本也是驱逐舰队列的,只不过在1975年重编为导弹巡洋舰。这级满载排水量9800吨的战舰,最新的伯克级Flight III都和它一样了,但也只能是驱逐舰的行列。有些巡洋舰虽然也能够携带反潜直升机、甚至采用核动力装置,但如今的护卫舰都能够执行巡洋舰的任务,更何况驱逐舰。

【资料图:阿利·伯克级——阿利·伯克号】


就海军目前的兵种都可以担负起执行巡洋舰的各项任务,很多国家都已经取消了建造巡洋舰。将驱逐舰、护卫舰以及其他个性舰艇大型化,使之能够最高效执行海军的任务,不仅能够将海军精简化,还能提高作战效益。所以咱们的055叫驱逐舰而不叫巡洋舰。


崇军讲武堂


现在这个时代不能单纯以吨位划分各个舰种,美国的DDG1000排水量1.5万吨也照样是驱逐舰。而美国9500吨的“提康德罗加”级虽然现在叫导弹巡洋舰(CG),然而他一开始也只是个导弹驱逐舰(DDG)而已。再说,自己的船自己想叫什么就叫什么,日本还把“出云”和“日向”叫驱逐舰,我们也可以把055叫导弹艇,反正我们的御用摄影师一直也是把055按照导弹艇来拍的。

其实巡洋舰和驱逐舰这两个舰种在进入导弹时代之后就开始变得逐步模糊。二战时期由于雷达和航空母舰技术的高速发展,战列舰/战列巡洋舰/重型巡洋舰这类大型战舰开始受到挤压,由于作用开始变得鸡肋加上费用也不低,所以战后就停止了发展。这样中小型的驱逐舰和轻型巡洋舰开始大幅度发展,护航任务开始由航空母舰(护航航母)和驱逐舰承担,舰队和编队防空则由巡洋舰担负。而侦察机也被航母舰载机和雷达取代,所以实际上二战结束后没有多长时间海军的发展已经开始进入全新的时代。

此时驱逐舰和巡洋舰因为防空/反舰导弹的出现相继升级为导弹驱逐舰和导弹巡洋舰,大型的雷达也被安装在这两种舰艇上。这时由于巡洋舰吨位比较大,导弹和雷达的承载能力比较强,所以导弹巡洋舰一直作为舰队护卫的核心使用。导弹驱逐舰这个舰种承担反潜任务的同时也在弥补导弹巡洋舰的任务漏洞,所以导弹驱逐舰的吨位也是在不断增大的,到60年代末建造的“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的吨位已经上升至7000吨,配备了完善的防空、反舰、反潜武器。这个时候其实驱逐舰和巡洋舰就已经出现了不少功能上重叠。

而美苏两国发展的1万吨以上的核动力导弹巡洋舰,希望装载更多导弹和雷达,但是用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这种越来越大的巡洋舰成本和效果已经不成正比,而且导弹巡洋舰搞来搞去就还是那些东西。所以与其继续造更大的导弹巡洋舰不如把巡洋舰的任务拆分给现在已经存在的驱逐舰、指挥舰和航空母舰,这样搭配起来更灵活也更省钱,所以之后新建造的都是定义为导弹驱逐舰而不是巡洋舰。即便到了00年以后建造的韩国“世宗大王”、日本“爱宕”和“摩耶”排水量都达到1万吨级,但是仍然还是驱逐舰的底子,吨位增大是因为容纳的东西多,只是承担了以前巡洋舰的部分任务而已,真正的巡洋舰的功能已经被驱逐舰和其他舰种都瓜分取代了,可以说巡洋舰是消失了。所以055型也没有必要非要说自己是巡洋舰,他其实就是这个世界主流的“驱逐舰”而已,况且直接叫巡洋舰美国又好开始“威胁论”了。下图为“长滩”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

当然有人会说美国的“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是怎么回事,吨位比055少垂发比055多那么十几个,其他配置还不如055为什么是巡洋舰呢?其实“提康德罗加”级最一开始是导弹驱逐舰,设计蓝本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斯普鲁恩斯”级,最初4艘舷号也是DDG47-50。然而美国人发现如果“莱希”级和“贝尔纳普”级巡洋舰退役后美国可能就没有巡洋舰了,再加上巡洋舰和驱逐舰军官相差一级,如果没有巡洋舰的话这些军官晋升就有一级空缺,所以将“提康德罗加”级导弹驱逐舰升级为导弹巡洋舰,舰长也由海军上校来担任,舷号CG1开始。这个级别问题放在055其实也一样,如果升级为巡洋舰的话那么舰长级主要部门长与航空母舰舰长平级,这样就会多出很多高级别单位,还要考虑到军官晋升的问题,也是不能忽视的。

所以055型其实也没必要去叫巡洋舰,别人类似的舰艇能叫驱逐舰我们也能叫。但是美国人非要把他划到巡洋舰里面那是他的事情,我们随便叫导弹艇那也是我们的事情。


雏菊西瓜Peterpan


我国的055型驱逐舰为什么叫驱逐舰,而不是叫做巡洋舰?

那为什么不问问,明明是轻型航空母舰的出云级,却被叫成了直升机护卫舰。

为什么德国的8000吨级别排水量的f125巴登符腾堡级护卫舰,这八千吨的规格竟然叫护卫舰?

原因非常非常简单。那就是你爱咋叫咋叫!

你就是叫辽宁号渔政船都无所谓,反正他无论叫什么,都掩饰不了战舰本身的战斗力,也掩饰不了战舰的设计目标。

所以这种驱逐舰叫护卫舰,航空母舰也叫护卫舰的,自欺欺人的行为。


反正谁信谁是傻。

如果真的有国家把出云号改成了护卫舰。那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另一个原因就是考虑到国际影响,比如说,日本因为和平宪法的限制,所以管出云级航空母舰叫做直升机护卫舰,苏联因为土耳其海峡不允许航空母舰通过,苏联航母叫做载机巡洋舰。

当然,对于驱逐舰和巡洋舰模糊的问题也很好理解,在巡洋舰从字面意思上理解能够在大海之中巡洋的战舰。

驱逐舰大型化的发展,所以巡洋舰已经被驱逐舰吞了,因为现代的护卫舰都比一战二战的巡洋舰大了......比如说某巴登符腾堡对比一下某古鹰。


啸鹰评


巡洋舰是一个古老的舰型了,在17世纪的大航海时代就已经有这种舰型出现,它们的特点是速度快火力强,可以实现“巡洋”的作用。所以“巡洋舰”这个词的概念内涵主要就在于指出它的作用,当然巡洋舰并不是火力最强的舰型,战列舰和之后出现的驱逐舰的火力完全能够超过巡洋舰,况且在高新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驱逐舰的速度也已经提升到和巡洋舰相同的水平,所以巡洋舰和驱逐舰日益同化,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资料图: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

美国现役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排水量为9000-9500吨,是目前美军主力水面作战舰型之一,但是提康德罗加似乎没有后续的舰型,伯克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增大吨位,现在的伯克-3型驱逐舰的排水量已经开始赶超提康德罗加,而新的DDG1000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排水量更达到14564吨,明显超过了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由此可见,驱逐舰取代巡洋舰是一种大趋势,未来巡洋舰将融入到驱逐舰体系中。

资料图:伯克级驱逐舰

所以,055型驱逐舰不叫巡洋舰是很正常的,其实这只是一个称呼改变的问题,现代舰船技术的发展使得先进科技在单一作战平台上高度集成化,一艘驱逐舰如果性能足够先进的话,完全可以凭一己之力发挥防空、对海、反潜等多层次作用。既然一种舰型就能完成如此多的任务,那么就没有必要分出太多类别。美军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就是型号单一化,伯克级驱逐舰是美军现役最主要的驱逐舰,这种驱逐舰完全能够胜任舰队中枢力量的角色,而且伯克的总建造数量将达到75艘,它们凭数量优势就可以完胜大多数普通舰型。

资料图:DDG1000

统一指标发展的最大好处是有助于建立高效管理的海军体系,并减少各种复杂繁琐的后勤供给工作。俄罗斯现在的舰队就面临着舰艇型号分类太多、指标不协调的问题,这种情况会让后勤工作也变得相当复杂,每一种舰艇的配置都不一样,大多数配件都要专门采购,这样造成的工作压力是相当大的,而且也会出现各种船型无法相互替补的情况。


白虎堂


人民解放军海军拥有的第一艘巡洋舰“黄河”(起义的国民党海军“重庆”舰)在大连造船厂进行维修时的情景。


要解决055型驱逐舰为什么不叫巡洋舰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巡洋舰的定义,尤其是人民解放军海军对巡洋舰所下的定义。

在世界海军角度,巡洋舰(Cruiser)是一种纯粹源自西方海军的舰种,其历史悠久,可以上溯到风帆时代的Sloop、Corvette等舰种,进入蒸汽动力时代后,由这两种舰种逐渐交融演变出了近现代意义的巡洋舰,根据舰体防护形式的不一,出现了无防护巡洋舰、防护巡洋舰(当时中国称作穹甲巡洋舰)、装甲巡洋舰等类型。在当时,巡洋舰主要被视作是一种辅助性的舰种,具备一定强度的火力和快捷的航速,用于侦查、通报,以及快速巡视国家的海外领地,起初并没有考虑以这类军舰参与到正式的海上战役中。1894年9月17日,中、日两国的海军舰队主力在黄海北部爆发大规模海上战役,与以往不同的是,两国海军在海战中都以巡洋舰作为主战军舰,这场海战,使得世界海军开始全面重新认识巡洋舰的价值。

进入20世纪后,巡洋舰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开始迈入现代巡洋舰时代,开始出现了重巡洋舰、轻巡洋舰的新分类模式,其共同的特点就是具有一定的装甲防护,安装有口径较大的火炮,排水量的吨位也相对较大,航速一般在30节以上,在海军中主要充当主力舰队的前哨,或者担任分舰队的骨干。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海战中,巡洋舰纵横海上,成为与航空母舰、战舰齐名的主力舰种。

人民解放军对巡洋舰这种舰种的直观认知,得自于1949年起义的国民党海军英制轻巡洋舰“重庆”号,这艘后来被更名“黄河”的军舰,尽管最终没能服役,但事实上属于人民解放军海军所拥有的第一艘巡洋舰。根据自我对巡洋舰这一舰种的认知,结合当时苏联海军的巡洋舰概念,人民解放军在军语规范中对巡洋舰的定义为:大型的,有装甲的,装备火炮、反舰鱼雷等兵器,航速较高的军舰。从字面上看就能发现,在人民海军的定义中,巡洋舰与另一种战斗性军舰驱逐舰的主要区别就在于装甲二字,简而言之,在同样的装备基础上,有装甲的大型战斗性军舰即是巡洋舰,没有装甲防护的则是驱逐舰。

由此,并没有额外装甲的055型驱逐舰就算体量再大,战斗力再强,也显然不能算作是巡洋舰。

而在海军已经进入导弹化时代的今天,舰船附加装甲对于防御导弹的攻击几乎没有意义,也由此可以预见,在未来的较长时间里,显然不会出现给军舰设计装甲的复古潮流,巡洋舰这种舰种必然会淡出历史舞台。如此,人民海军可能在一个很长时间内,都不会再拥有巡洋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