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項目績效管理辦法呼之欲出 超7萬億項目迎運營大考

據經濟參考報4月9日消息,目前財政部等相關部門正在計劃推動部分地區開展PPP項目績效評價試點,在此基礎上,研究修訂PPP項目績效管理辦法。這被業內視作推動PPP下一步規範發展的核心,“績效”將成為PPP未來發展的關鍵詞。

財政部PPP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落地項目淨增229個、投資額2825億元;落地項目累計4920個、投資額7.5萬億元,落地率56%。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PPP研究所專家卓識對媒體表示,經過近五年的發展,至今PPP已有超7萬億規模的項目落地,常規來講,經過18個月至24個月建設週期,現在都進入到運營環節,開始涉及財政支出的預算安排。“也就是說,對項目進行績效評價已經到了關鍵節點。”卓識指出。

PPP項目績效管理是在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以PPP項目為載體,以績效管理為手段,以實施結果為導向,以績效提高為目標,對PPP項目預算資金安排、使用情況實施全過程管理,以控制並節約項目資金,最大化確保預算安排資金使用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早在2017年,財政部網站的一則通知就將PPP項目績效管理與項目入庫做了掛鉤。

2017年11月16日,財政部網站曾公佈《關於規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管理的通知》(下稱《通知》),通過負面清單嚴控新項目入庫,並對總投資超17萬億元的萬餘個PPP入庫存量項目進行集中清理,清退不合規項目,並於2018年3月底前完成。

根據財政部PPP中心公佈的數據,2018年,全國共清理退庫PPP項目2557個,涉及的投資金額達3.0萬億元,整改完善的項目共2005個,涉及的投資金額達3.1萬億元。

PPP項目績效管理辦法呼之欲出  超7萬億項目迎運營大考

重建設輕運營一直是PPP不規範的現象。因此在嚴格新項目入庫標準方面,《通知》設立了三大紅線,其中一條紅線就是“未建立按效付費機制”的項目不得入庫,因此PPP項目績效管理就成為了一條硬核規定。

這些不得入庫的項目,包括通過政府付費或可行性缺口補助方式獲得回報,但未建立與項目產出績效相掛鉤的付費機制的;政府付費或可行性缺口補助在項目合作期內未連續、平滑支付,導致某一時期內財政支出壓力激增的;項目建設成本不參與績效考核,或實際與績效考核結果掛鉤部分佔比不足30%,固化政府支出責任的。這是我國首次以政策文件的形式,明確規定了可用性付費與績效考核的掛鉤,並明確掛鉤比例。

財政部PPP專家紀鑫華認為,關於績效考核的要求,目的是為了約束社會資本的長期運營責任,而不是僅僅做施工。E20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則認為,可用性付費與績效掛鉤非常及時,可以避免PPP領域重工程輕運營的現象進一步惡化,而捆綁的要害在於所對應的績效。

事實上,財政部關於PPP政策的不斷規範是大勢所趨,專業的PPP社會資本已經先知先覺。

國內PPP企業龍元建設集團,在運營方面早已經做了充分的準備,其正在努力把自己打造成為一個“全週期、全領域、更專業”的社會資本。公司高速承接PPP業務的同時嚴守“三不原則”,2018年全年未出現被清退項目,且其中12個被列為國家級示範項目,7個列為省級示範項目。另據國盛證券研報稱,截至2019念月2日,龍元建設在手PPP訂單約為700億元,約為2018年預計PPP相關收入的9倍。

此外,根據《龍元建設戰略規劃(2018-2020年)》,未來三年,龍元建設將從目前施工總承包和PPP兩翼齊飛,逐步轉到‘城市投資運營綜合服務商’的定位上來。龍元建設主動提升公司在運營領域的比重,正好也與國家當前推行的PPP項目績效管理政策相吻合,因此未來有望率先受益於規範化發展的巨大PPP行業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