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防“踩雷”|三分钟读懂私募基金和P2P的区别

提防“踩雷”|三分钟读懂私募基金和P2P的区别

随着国内去杠杆进程的不断推进,P2P暴雷事件逐渐蔓延到私募基金、上市公司甚至一些国企债。但同为理财,了解私募基金的人并不多,因此也更加深了人们对其的误解。私募基金与P2P到底有哪些区别?值不值得投资呢?

运作方式不同

提防“踩雷”|三分钟读懂私募基金和P2P的区别

私募基金管理人通过募集投资者的资金成立私募基金,通过私募基金投资于股票、股权、债券、期货、期权、基金份额及投资合同约定的其他投资标的,实现共享收益,共担风险。

而P2P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借贷,本质上是一种借贷行为。而P2P理财是指以公司为中介机构,把借贷双方对接起来实现各自的借贷需求。P2P平台一般是收取双方或单方的手续费为盈利目的或者是赚取一定息差为盈利目的。

投资者适当性要求不同

提防“踩雷”|三分钟读懂私募基金和P2P的区别

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一)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二)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

目前P2P平台没有统一的投资门槛,大部分平台投资门槛很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甚至中国很多的P2P平台是1元起投的,在美国P2P更是称为穷人的银行。

法律依据不同

提防“踩雷”|三分钟读懂私募基金和P2P的区别

以往,P2P的的法律依据是由银监会于2015年12月28日发布的关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对于相关性的法律绝大多数依据《借贷办法》,关于互联网的法律一直处于摸索阶段;直至2016年8月,银监会同工信部、公安部、网信办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相关法规已逐步完善。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指出,相比较P2P,私募基金在投资门槛、投资数量、宣传方式和收益等方面都有更加严格明确的要求。私募基金的募集、投资、管理和退出都受到《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约束。当投资私募基金时,如发现私募基金管理人以“P2P”的方式向投资者募集资金,那么此基金管理人可能涉及非法集资。

投资风险不同

提防“踩雷”|三分钟读懂私募基金和P2P的区别

私募基金:私募的本金是交由基金托管人进行托管,走的是对公账户与证券账户分开运行。对公账户进钱容易出钱难,证券账户运作容易转钱难,所以私募的本金风险在于运作风险,但相对透明,有明确的走势知道自己资金的净值。

P2P的风险更多的来自P2P平台本身,平台放贷,形成债权,而真正能了解这部分资产的只有平台本身。可是,平台钱不多(资本远低于交易额),需要出售债权。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计算,现在P2P承诺的平均年化收益为15%,那么加上交付给平台的管理费,项目的流动成本这个项目至少要年收益达到30%的收益才能保本。据不完全统计,至今为止中国境内已有超过10000家P2P平台,就每家平台有100个投资标的来算,那么中国现在大约有100万个项目前几年就能赚到30%的利润,想一想都会觉得太过不可思议。

提防“踩雷”|三分钟读懂私募基金和P2P的区别

总而言之,正规持牌的私募机构与P2P平台有着相当大的区别,两者在监管体系、投资模式、资金托管与运作模式等方面有着完全不同的运作环境。通过以上的条条对比,相信大家对私募基金的优势有了更深的了解,面对互金“爆雷”等情况,投资者不必对整个金融市场都产生悲观情绪,擦亮双眼、加强科学理财观念,提高风险意识,才能让投资之路走得更稳更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