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纵了十一小长假,不能再放纵余下的2018

01

每次十一小长假都觉得“意犹未尽”,没来得及彻底放松假期就结束了,没来得及尽兴玩耍又该上班了,更别提看几页书、写几篇文章了,根本就是节前的一厢情愿罢了。

节前给自己制定了每日计划,包括背英语单词、读书、写作、练字、学尤克里里等等,最终也只是勉强完成了每天的英语打卡任务,其他计划全部搁浅。

事后反思,罗列出几点“多么痛的领悟”:

①根本不是孩子拖累,也不是生活琐碎,只因一个字——懒。

陪娃玩的时候,想都不要想任务的事儿,专心玩儿就好。可是孩子午休的时候,我在刷手机;孩子上课的时候,我还在刷手机;孩子晚上睡觉之后,我终于不再刷手机——又改追剧了。

你看,不是没有时间,而是自己没有充分利用时间而已。

②生活,除了“自律”,就是“放纵”,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稍微自律”或者“稍微放纵”。

平时上班,每天的时间就那么多,自然而然地养成了固定时间内完成固定任务的习惯,这样看来,所谓 “自律”只不过让自己在有限时间里忙碌起来而已,一旦有了充足的时间让你“自律”,恐怕内心会飘过一万个“不情愿”。

大多数人的内心独白应该是:难得的假期,放松一下吧,自由自在,轻松惬意,干嘛把生活搞得那么死板?所以,这也是普通人和牛人之间的差距。

生活除了“自律”就是“放纵”,哪里有什么中间地带,要么坚持“自律”,要么彻底“放纵”。

③对自己“紧”一点,也许就坚持下来了,只要稍微“松”一点,结局肯定是一懈到底。

为什么每天英语打卡的任务能坚持下来?并不是有多么喜欢英语,恰恰相反,对英语单词可以说“恨之入骨”,能够坚持下来完全是因为参加了一个打卡活动,只有每天连续不断才能获得奖励,而一旦中断则前功尽弃。所以,那些松懈状态下的任务全军覆没,只有被迫紧逼的英语打卡坚持了下来。

你看,无论喜欢还是不喜欢,“紧”一点,最终还是能坚持下来的。

还有一点也值得反思:整个假期基本上都是临近十二点才上床睡觉,第二天七点才起床。这种晚睡晚起的习惯似乎不需要刻意养成就能驾轻就熟,而早睡早起却成为了几乎所有自律达人的“标配”。做不到?抱歉,那你还算不上“自律”。

02

节后上班整个人都懵懵的,想尝试恢复节前的工作、学习状态,却依然因为七天的放纵无法集中全部注意力,工作会走神、学习会犯困,典型的“假期综合征”。

所以,尝试着进行一些改变,尽量调动自己的状态:

①从微习惯开始,每天打卡完成微小任务。

如果计算一下每次刷手机、追剧所用的时间,你会发现如果用来完成每天的任务绝对是富富有余,只不过是自己心里抵触,不愿意开始罢了。所以,不要再说自己没时间了,你的时间只是被手机“偷走了”而已。

另外,每完成一个小任务,对个人而言都是一个小成就,点滴积累起来的小成就就能获得心里上的大满足

,只要获得了心理满足,让工作步入正轨也就轻而易举了。

②逼着自己再投入一点,再坚持一会儿。

昨天上午领导临时交给自己一个修改文稿的任务,下午完成。可是就昨天的状态来说,连一般性的事务工作都懒散地要命,何况这种要动脑子的工作。硬着头皮拿过稿子,接下来便进入了无尽的缠斗之中。

刚开始,看了后面忘前面,看了上一行窜到下一行,磨蹭了一个多小时硬是大脑一片空白。怎么办?怎么办?没时间了!没时间了!

于是,再一次逼着自己从头开始,认真捋顺每一个字词,绝不放过任何一个标点符号。就这样,又坚持了有一刻钟,终于找回了以往的工作状态,顺利完成了任务。

所以啊,今天对自己的要求降低了一点,明天绝对会“得寸进尺”

,就像晚上不想早睡,明早依旧起不来,道理一样。

③多喝点鸡汤,多打点鸡血,无妨。

我始终认为,无论是牛人还是普通人,肯定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所以,我经常从不同的人身上get到不同的G点,为己所用。

别的不说,K叔原计划是假期每天读一本书,虽然最终七天只读了两本,但也足以让我这种一个月都读不完一本书的人感到汗颜。

还有小区里的一个四岁小孩,每天都坚持去乒乓球俱乐部练球,这么小的孩子就有如此的毅力,也难怪他能成为俱乐部里考级最小的孩子。作为大人的我们不应该好好反思么?

习惯了大人物的励志,也别忘了身边的榜样,毕竟,看得见,摸得着,更真实。

03

2018年还剩下最后三个月,其实我们根本不需要什么宏伟计划,也不需要“头悬梁锥刺股”般自虐,只要按部就班把心中的想法一一付诸实践就算成功。

行动,永远比想法更有价值。

万事开头难。你可以像养成微习惯一样,把任务定到最小,从小处入手。比如:

把三个月分解到每个月,把每个月分解到每一天,把每一天分解到每小时、每分钟,把每个任务安排到每一分、每一秒,那么无论工作还是生活,每时每刻都将忙碌而充实,余下的2018年,无论你能否收获耀眼的成绩,也一定会收获未来的希望。

现在回过头去复盘,虽已无法挽回逝去的七天,却可以总结其中的得失,并以此鞭策自己,坚持自律。

不留恋过去,不抱怨当下,不幻想未来。脚踏实地,行胜于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