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现存最古老的建筑是什么?

郜素清


·盘锦现存最古老的建筑没几座·

辽宁盘锦市是1985年,因辽河油田的建设发展而新兴的一座中小城市。在这座城市寻找比较古老的建筑物那是件难事。

有资料表明,2002年在盘锦盘山县太平镇西五棵树村,出土了元代的小瓷羊玩具,并有同质钱币55种,分别为唐、宋、辽、金、元钱币。这些罕见的出土文物填补了盘锦地区无唐代文物的空白。

还有一些地下的文物见证盘锦历史暂且不谈。有人说盘锦地面现今可看得到的,最古老建筑是晋商“永顺泉大院”旧址,建于1675年。但这个大院早就损毁,现在见到的永顺泉大院旧址的照片是1913年重修的,距今有近百年历史。从整个盘锦区域的历史记载来看,古老建筑也有一些,只是到了解放前后都已破、损、毁了。

除了这个晋商永顺泉大院旧址,可能就属1931年日本关东军侵略中国,进入盘锦市后建的一些老房屋了。在盘锦市双台子区胜利街东段,火车站货场西侧,一个称作盘锦“小红楼”旧址(1932.04—2019)的红砖建筑。这个小红楼建筑,是1932年4月日军修建的守备队队部。小楼的西北、东南两角则各突出修建了碉堡,设有多处射击孔,楼内有办公室、审讯室、拘留所、休息室等。是日军侵华的铁证。目前是日军罪行陈列馆。

在盘锦这座刚刚新兴不足四十年的中小城市,谈论古老的风土人情还是田庄台,无论从建筑和历史的文化发祥都是独一无二的,田庄台镇1653年载入史册。至1985年前田庄台是河运商贸往来兴盛时期。田庄台镇虽然古老,但没存留下古老的遗迹。

田庄台镇从明朝(隆庆前)到民国十二年,先后有九庙一寺古朴典雅的庙宇建筑于世。从中日甲午战争田庄台唯一一处的甲午陆战战场的结束,到建国后这些寺庙基本损毁。但在这些损毁的寺庙中,独有田庄台清真寺(1894—1975.03)存世时间最长到1975年3月。这座清真寺建于1894年前后,是清军左宝贵首领联合众人捐建。1975年2月4日营口海城大地震,波及田庄台倒塌房屋1万余间,清真寺坚固无损。在震后的3月因一颗违规发射信号弹将古老的清真寺引发火灾,损毁后拆除。

如果说田庄台现存的老建筑,还有码头的“小白楼”旧址与老抽水站旧址,这两个地方小时候经常去玩。

田庄台“小白楼”旧址(1934—2019),坐落在田庄台镇码头岸边西侧,建于1934年。当时为田庄台警察署以及日军水上警察派出所。楼内曾设有值班室、办公室、刑讯室、禁闭室,是日军侵华历史的见证。有报道今日田庄台小白楼准备拟建辽河航运博物馆。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田庄台老抽水站旧址(1939—2019),位于田庄台镇一面街东北,大辽河下游田庄台段西岸,引辽河水灌溉农田。该抽水站1939年日伪“开拓总局”修建,2010年5月停止使用。是日军侵华罪证,也是全国保存完整的日军侵华水利设施。拟筹建盘锦水利博物馆,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10月1日在新抽水站开工挖地基时,发现有白骨堆积,厚度1米有余、长300米、宽70米,还有筷子和碗。

最后说题外话,在盘锦市地面上今日能见证120年以上的物件有两棵大树,一棵大树在田庄台镇清真寺院内的皂角树(1892—2019),另一棵大树是在大洼区东湖西门前、向海大道路边的老榆树(1855—2019)。

2019.04.08 盘锦大洼












盘锦愚人行


既然提到盘锦最古老的建筑,那就先说说盘锦的历史吧。

盘锦在建市前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很少。人们受制于关东无文化论的影响较深,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九河下梢,退海平原,成陆较晚,千年历史,无古可考”,更认为盘锦不存在什么古代建筑文化。

1983年,由辽宁省和当地文物部门组成的联合文物普查队,对盘锦境内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境内竟有文物200多处。特别是在一处盐碱地中间挖掘时,竟然挖出一个五千年前一个泥盆的残片。这个地方叫"沙岭",是盘锦东部的一个小镇。随着陶瓮、陶盆、玉龙、石刀等物件残片的相继出土,盘锦古代历史的神秘面纱终于被揭开了……2004年,盘锦市文物专家又在盘山县高升镇发现了表面光滑、结实耐用的新石器时期磨制的石斧和石杵。

这一切都说明盘锦地区至少有5000年文明史,在新石器时代,盘锦就已生息着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晚期或父系氏族社会初期的先民了。

前些年,发现的盘山县高升镇北沙岗遗址、大洼县清水乡小盐滩遗址尚存的灰烬层,是两千多年前汉代民宅主人所遗。

2002年在盘山县太平镇西五棵树村,还出土了元代的小瓷羊玩具,并有铜质钱币55种,分为唐、宋、辽、金、元钱币,中间没有不断代,这在盘锦出土钱币中实属罕见。其中,唐币的出土填补了盘锦地区无唐代文物的空白。

盘锦早在汉代,境内极有可能就有一座县城,即房县。如果确凿无误的话,这该是本地区最早的行政建置。但史料对房县建筑风格的记载甚少,现有的总体概括是——是一座瓮砖披瓦,城壕一体,城上可跑马、城下可行船的沿海临河,有商埠、码头的县城。

明朝时盘锦历史进入到平稳发展时期,因为明成祖朱棣下令重修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盘锦当时为广宁所辖,也陆续沿长城建起了驻军的堡城,其中有西平堡、西宁堡、镇武堡,但如今都已面目全非,下落不明。

到了清朝,受一些优惠政策驱动,山东、直隶、山西等地很多迫于寻求生活出路的穷苦百姓,成群结队地来到辽东,来到盘锦!初到时,为了有暂时的容身之所,就开始搭建起窝棚。窝棚是用两个人字架加横杆搭成的,四脚落地,外面用芦苇或秫秸杆苫盖。常住者在屋内搭火炕,用泥抹棚壁遮风保暖。现在的孙家窝棚、邢家窝棚、高家窝棚、李家窝棚、王家窝棚,都是以先来定居搭窝棚的移民定名的。

  普通民居有草房、平房、瓦房三种。平房的屋顶略呈弧形,前后有流水特征,便于雨天排水,是辽西最流行的居宅样式。农村平房多开后门,为通风和上后菜园方便。类似民居,并现存,在盘山县石新镇当铺村,颇具当时特色(如下图),也许,这就是目前盘锦最古老的房子了。

  原本当一代枭雄张作霖家的老宅应该是关注度最高度,老宅位今天大洼县东风镇小洼村,鼎盛时期车马成群,十分气势。在“九一八事变”后,老宅被日寇拆毁,成为一片废墟。

  盘锦清代建筑文化最厚重地方,还要属田庄台。因它是境内最古老的乡镇,据传最早因有田、庄两家在此居住而得名。据现存的崇兴寺碑文所述,推断它成为村庄至少有五百年以上的历史。田庄台是本境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从明朝(隆庆前)至民国十二年,先后修建崇兴寺、文昌宫、朝阳宫、关帝庙等,但中日甲午战争开始后,很多特色建筑被毁,倭寇们给盘锦的历史文化带来一场浩劫。

1931年12月日军占领盘锦后,从旅大地区用火车运来红砖(当时中国不生产红砖,建筑全用青砖),在火车站货场西侧,修筑了一座地面面积163.8平方米,炮楼式的盘山护路守备队队部楼。该楼顶是捣制的平台,边上有女儿墙。楼的西北、东南两角则各突出修建了碉堡,有多个射击孔;楼内设办公室、审讯室、拘留所、休息室。需要说明的是,该楼上面还有个了望哨楼,上去后可清晰地巡视来往的火车,特别是能俯瞰高家屯和盘山县县城主街的全貌。该楼因用红砖砌成,俗称“小红楼”。“小红楼”沾满了中国人的血,是作为日军侵华的铁证,目前建成了日军罪行陈列馆。(下图为小红楼,可以说,它是目前盘锦市保存最好的老建筑)

有网友说,现在盘锦最古老的建筑是晋商永顺泉大院的旧址(下图)。的确,永顺泉建于1675年,但大院早就损毁,这个大门洞是在1913年重修建的,距今仍有近百年历史。可以说是市区内最古老的建筑,但在盘锦区域内还算不上。


清颜2017



兴隆台 的烽火台 称第二 哪有称第一的?

公元1644年即明朝崇祯16年,明朝灭亡。当时境内有一处烽火台屡遭风雨侵蚀,又因年久失修,便出现了大窟窿。附近百姓就称这里为窟窿台。

1861年即咸丰11年,因为“窟窿台”有“破落”“亏损”“败家”“赔空”等不吉之意。由附近屯中首户刘老禹倡议,并在乡邻中公决,改名为“兴隆台”。为庆祝更名,村民们还请来戏班子,搭台唱戏三日。

1986年,兴隆台区正式成立。1990年,盘锦市有关部门又在兴隆台区庄林路东,重建了烽火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