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朱雷明扶贫扶到心坎上

“过去,每逢下雨天,我们家里是‘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时刻担心房屋会倒。现在好了,住上了崭新的房子,再也不用担心下雨天了。”正在和邻居唠嗑的彭泽县太平关乡永乐村村民何军喜笑着说,这些变化都离不开村里的“第一书记”——朱雷明。

彭泽:朱雷明扶贫扶到心坎上

(维修前)

彭泽:朱雷明扶贫扶到心坎上

(维修后)

太平关乡永乐村位于县城西南20多公里处,共563户2568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9户132人,主导产业为传统种植业,经济效益低,村集体没有致富项目,集体收入少,贫困人口多。

彭泽:朱雷明扶贫扶到心坎上

作为被彭泽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派往入驻永乐村担任第一书记的朱雷明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并下定决心要为永乐村群众尽心尽力办实事。朱雷明上任以后,他挨家挨户上门了解每一个贫困户的情况,紧密结合永乐村的地理条件,充分尊重干部群众的意愿,经过村两委多次研究讨论,将瓜篓籽、蔬菜种植及养殖作为村未来的支柱产业和发展方向。随后,朱雷明利用产业扶贫资金,修建了50亩瓜篓籽基地。

彭泽:朱雷明扶贫扶到心坎上

彭泽:朱雷明扶贫扶到心坎上

瓜篓籽是永乐村的新生事物,为把瓜篓籽种好,朱雷明经常实地了解瓜篓籽生长情况,还邀请了南昌农业大学的教授来传授技术,并让村负责人保持与技术指导人员的联系,确保瓜篓籽的正常生长。如今的永乐村,受益的贫困户全覆盖,年分红资金每户400余元,其中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还可在合作社务工创收。

彭泽:朱雷明扶贫扶到心坎上

永乐村村民张春初老人家庭困难,老伴常年患病,他本人患有胃癌,老俩口有三个儿子,三个儿子中老大患有脑膜炎后遗症、老二先天性残疾、小儿子外出打工,因为生病家里欠了不少债务,生活非常困难。在了解到具体情况之后,朱雷明便与村干部积极推动张春初学习养猪技术。“我现在收入稳定了,可以很好的照顾老伴和孩子了,是朱书记给了我生活的希望!”张春初说。

彭泽:朱雷明扶贫扶到心坎上

“自组织安排我到永乐村任扶贫‘书记’后,我十分珍惜到基层扶贫驻村的机会,来这里扶贫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更代表着单位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我将不忘初心,用心用情抓帮扶,不辜负单位的重托和群众的信任。”朱雷明说道。 图文:袁秀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