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之问”归罪于这4大弊端,如何解决?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其实关于钱老之问所指的是为什么现在培养出来的人才,没有哪一个能与民国时期的大师相比。背景出自于2005年,时隔十几年以后,又让人不禁讨论起这个问题。民国是一个非常动荡的时期,政治改变等等发生了很多历史性事件,逐渐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的如此和平,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钱老为什么会这样发问?没错,我们需要正视现在这个社会,并且,我们也需要进一步反思我们的生活。经济越来越发达,人们不再过着平凡的生活,人心也开始变了。针对钱老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看看到底钱老之问受到了哪些弊端,该如何解决呢?

“钱学森之问”归罪于这4大弊端,如何解决?

  1. 应试教育是现在教育最主要的方式,人们通过考试来获得学位等等,当然这是在古代继承下来的并且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不过在原来可没有现在的“应试”如此猖獗。现在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包括农村,涌现了一批又一批课外辅导、培育机构,学生在学校学不会可以去学校外展开补习,或者预习,这其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首先这让很多学习不好的人从心里就转变了观念:在学校学不好还可以去外边补习。以至于很多学生把汗水都滴在了辅导机构,而在学校里边泄了气;其次那些去学校外边预习的学生,在开学之初部分人会产生骄傲心理:我预习了我都会我不听讲了。从而使别人也会产生一种嫉妒:我下学期也要报辅导班预习。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后退的余地也大了,由此而产生的堕落和消极心理便会增加,这些机构禁锢了人们的自主学习性和积极性从而也就减少了学生们的创造性。
“钱学森之问”归罪于这4大弊端,如何解决?

2.“学历教育”的泛滥。当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有学历说明某个人在某一方面有成就有能力,不过就现在的情况,社会“学历教育”已经泛滥。就比如说中考高考各种加分、艺术生潜规则、一些专科院校独立学院等等情况,是国家的仁慈与照顾,造就了部分人的堕落。而且很多学生报考专科院校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一个文凭,因为不管是国家还是企业公司等都注重文凭,所以很多没有后顾之忧没有压力的学生就浪费了他们大好的青春时光,不去拼搏。专科院校对学生没有很大的要求,尽管有人才存在也会被埋没,所以,学生自甘堕落,学校也不尽人意。

“钱学森之问”归罪于这4大弊端,如何解决?

3.谈完“学历教育”,再谈人们思想的转变。现在绝大多数人根深蒂固的思想就是学历高是人才,没学历就是废材,以至于很多人才被埋没被忽视。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一个健全且有着多方向价值取向的社会应该由多种多类多元人才共同建设,学历高的不一定就是人才,没学历的也不一定没有能力。

“钱学森之问”归罪于这4大弊端,如何解决?

4.现在国家讲究公平,让很多的高考生有更多的机会上大学,确实是如此,知识是人类进步的台阶,让人们都有更多的文凭,比较容易在社会上立足。可是教育公平实现了,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却下降了。现在随处可见大学生,已经是烂大街了,可真正有本事有技术的有多少?不能只注重公平而不注重效率。

总之,现在的社会环境不同了,人们没有像民国时期那么多的社会责任,而且在这个娱乐至死的网络时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发展,当然网络在很多方面极力推动了时代的发展;其次呢,一个时代当然有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民国时期都有很大差距,所以现在总是涌现不出民国时期那样的大师。以上就是笔者对于钱老看法的一些浅薄的认识,还望大家多多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