誇獎寶寶,除了給他說“你真棒”,還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嘿豆er


與傳統的“棍棒之下出孝子”相比,現在的父母更懂得賞識教育,“好孩子是誇出來的”,這是心理強化的一種表現。但是誇獎不當或者是過度誇獎會導致孩子抗挫折能力差、對自己的定位和認識不清,容易自我膨脹,眼高手低,嚴重者演變成為啃老族。

“你真棒”是個誇獎的方式,但這個問題的癥結在於父母要學會區分什麼是表揚,什麼是鼓勵。

我們先來看一個場景,小明考了全班第一名,欣喜地回到家裡,爸爸說:“我知道你是最棒的!”媽媽說:“看到你這樣的進步,媽媽很開心,因為這是你努力的結果。”

雖然都在誇獎,但爸爸的方式屬於表揚,媽媽的方式屬於鼓勵。都是對孩子的行為做出積極、肯定的回應,但是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

1.指向人vs指向事,表揚針對的是人,鼓勵針對的是事兒。

2.看重結果vs看重過程,表揚更看重的是結果,鼓勵更看重的是過程。

3.表揚一般是評價性的語言,比如“你真棒”,鼓勵一般是自我指向,“你努力的樣子我很欣賞”。

4.表揚時更多的是夸人格,比如“你真漂亮”,而鼓勵更多的是誇孩子的行為。

總結來說,表揚更多的是針對孩子外部的評價,這樣容易導致孩子形成對外部評價的依賴,而鼓勵是對孩子內部的激勵,這樣能夠讓孩子對自己有清晰的評價。經常被鼓勵的孩子,在遇到挫折時懂得改變自己的行為,行為對了結果就會更好,而經常被表揚的孩子在遇到挫折時,會產生自我懷疑,是不是我不夠聰明?是不是我不夠優秀?往往會歸咎於外部條件,憑什麼是他不是我?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我們該如何用鼓勵的方式誇獎孩子呢?

1.具體客觀地描述孩子值得鼓勵的行為和結果

比如家裡來了客人,孩子主動分享零食,可以這樣誇獎,“寶寶,今天看到你主動把自己喜歡的零食分給其他小朋友,你學會了如何分享真的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兒,我很欣賞你。你看小朋友吃到你分享的零食,也非常開心對不對?”

2.誇那些成長性的特質,而非固定性的特質

聰明、漂亮等大多是天生的,而努力、認真、堅持、負責任等等往往是後天提升的,如果刻意提升和加強,這些特質可以持續地成長。


多用鼓勵性的方式誇獎孩子,其實是在教會孩子,如何從自己身上找到力量,形成自己的勝任感,最終真正地形成自信的品質和自主的人格。


寶媽省錢小能手


誇獎寶寶,恰恰不能說的就是:“你真棒!”

咱們換位思考一下,假如你辛辛苦苦幹好了活,老闆只是對你說:“幹得好,你真棒!”你大概不會太以為然,這種誇獎真是敷衍。尤其是老闆三五不時地誇你幹得好,估計這句話的含金量和激勵作用就越來越低了,甚至毫無作用。

孩子同樣會有這樣的感覺。

對待寶寶,我們要用鼓勵和肯定,而不是一味地浮誇地誇獎。

怎麼樣鼓勵寶寶呢?

要具體,要細節,要就事論事。比如寶寶畫了一幅畫、堆了一座沙堡,不要簡單地說你真棒,而要認真地觀察孩子取得的進步,並對他作品的細節作出肯定,並且你是真的發現了他的進步喲。比如你用的色彩好漂亮,想彩虹一樣,媽媽特別喜歡;這個沙堡很高啊,你是怎麼做到的?……

當然即使作品不咋地,實在說不出來,至少可以肯定他的認真、努力的態度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耐心,等等。做爸媽的真的要修煉一雙會發現孩子有點的火眼金睛,這樣才能不斷挖掘、發展孩子的潛力、優勢,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優秀。

還有一點,誇獎也要注意一個度的問題。值得快誇獎鼓勵的就誇獎鼓勵,不值得的就不要再誇了。哪些不值得誇呢?

那些寶寶在這個年齡段裡完全可以勝任的事情,就不值得反覆誇獎了。比如他已經會走路了,就沒必要走兩步就誇誇他。誇獎就像糖果,吃過了不僅膩,還會蛀牙喲。


主婦向上


我覺得誇獎孩子,不能籠統的說“你真棒”,要誇的具體些,而且最好對孩子的發展有延展性比如,平時孩子放學回來,在家寫作業的時候,特別費勁,磨磨蹭蹭,寫一會學業要麼想著去看電視,要麼想著玩玩具,整個過程下來把大人氣得夠嗆,但突然有一天,回家之後主動的寫作業了,不用大人催,這個時候,我們得快他呀,如果說“你真棒!”,估計他沒啥感覺,我覺得可以這樣說:“哇!寶貝今天學習好主動呀,如果以後每天都這樣主動學習,你的學習成績肯定會有很大進步的!”

再比如,在家做手工製作的時候,由於這個手工製作相對比較難,但是他幾番周折終於完成了,這個時候,我不能簡單的誇“你真棒”,我會覺得應該這麼誇他:“首先,這個手工製作有點複雜,但在整個製作的過程中,媽媽看到了寶貝的努力,看到了寶貝的那種遇到困難,不灰心,不放棄,迎難而上的那股勁!媽媽希望你以後把這股勁保持下去!”

每一個寶貝都是小天使,在育兒的道路上,我們都在不停的學習,希望我們對孩子的真誠的誇獎,能夠幫助寶貝養成一個充滿正能量的好習慣!


柳柳美食屋


不用含糊不清的“你真棒”來誇寶貝,誇寶貝的實際行動或好想法,誇他所做的、努力這些。孩子也會覺得父母對自己的誇獎是真心的。


斌馨樂媽


擁抱,物質獎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