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的意义

黎荔


深情的意义


“我望着她,望了又望。一生一世,全心全意,我最爱的就是她,可以肯定,就象自己必死一样肯定……她可以褪色,可以枯萎,怎样都可以。但我只望她一眼,万般柔情,便涌上心头……”

“她是个可爱的小东西,我深知她笑容的甜美中包含罪恶,漂亮的小嘴里可以吐出蛇信子,每一次拥抱都是在杀死我。但我爱她,我就是爱她,如果她要我的命,我就给她。”

写得这么动人、这么美,没错,就是那本惊世骇俗的《洛丽塔》,一本三观极其不正确、男主亨伯特非常丑恶肮脏的书,功力稍差一点的人,就写成黄色小说了,而纳博科夫,却偏偏能让读者看到一个为逝去的初恋(或者说内心的永恒恋人)所囚禁的绝望人生。亨伯特因幼时初恋女孩的死去,深藏于心的迷失一直是他生活的梦魇,十几岁青春少女常常吸引着他那颤抖的灵魂。偶然中的必然,亨伯特成了夏洛特也就是洛丽塔妈妈的房客,他疯狂地爱上了夏洛特的女儿洛丽塔,一心摆脱多年孤儿寡母寻找靠山的夏洛特也相中了亨伯特。为了与洛丽塔天天生活在一起,亨伯特违心地娶了夏洛特为妻。夏洛特最终发现了亨伯特对自己女儿的迷恋,激怒之下冲出家门遇车祸身亡。于是,亨伯特教授带着他的美丽毒药洛丽塔,在美国公路上开始了四处流窜的迷乱生活,把变态的爱提炼得越来越疯狂,越来越真挚感人。


深情的意义


每次读到亨伯特,总忍不住震颤和心动,“洛丽塔,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舌尖由上腭向下移动三次,第三次轻轻地贴在牙齿上:洛-丽-塔。”——亨伯特在舌尖含着这个名字,反复抚拂,他是如此爱她,胜过他所看到的所能想象到的地球上的任何事物。

《洛丽塔》这本小说其实是非常唯美的,因为,亨伯特身上有每一个深情者的影子,爱得卑微而无力,令人心疼怜悯。可惜现实中哪有那么多亨伯特,多是油腻又丑陋的大猪蹄子。现在,爱情缺少培养的器皿和时间,直接死在欲望的空气里。人们因爱之名,多做着与真爱无关之事。所以,《洛丽塔》与其说写的是一个中年男人为一个12岁少女痴狂堕落的故事,不如说写的是一个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深情者,即使这个深情者形容猥琐、风尘污淖。

我觉得所谓深情,应该这样去理解,那是一种专注的状态。每个深情者心中都有一个洛丽塔,不在于洛丽塔有多么清纯或妖冶、身体有多么的性感或鲜嫩,而在于,如果深情者全副心思都专注在欲望的对象上,他就会更强烈地体验到这个欲望的对象。是他的专情至致一往而深,使美的光彩被创造和赋予了对象,洛丽塔由此而真正诞生。正如懂得鉴赏酒的人,从不会轻易地饕餮牛饮,他们从场合到时令,从酒具到周边,有那么多的讲究与趣味,直到醒好了酒之后,他们还不急于一饮而尽,而是把酒举到有亮光的地方,嗅一嗅,闻一闻,轻轻摇一摇酒杯,最后才细细品啜,其微妙精致的体验也正在此。投入越多,领略越多,正因为恋恋不舍,魂牵梦萦,所以思忆对象才成了百年难遇之人,稀世惊艳之物,当然事实上并非如此。


深情的意义


最深情、最动容的爱一个人,不是想占有她,而是,懂得她,心疼她。即使一腔深情,拼将一生得到的只是深深的冷落与寂寞,也飞蛾扑火,无怨无悔。情到深处,却总是欲说还休,欲说还休,最深情的缱绻,倒不一定是身体的缠绵,而是到了灵魂的纠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片刻分离都觉得难以割舍。这样的深情会化成漫天飞雪,幽幽落满时间的深谷。在将来不可知的漫长岁月里,深情者依旧会一次又一次,徘徊在那紧闭的窗前,像曾经的无数情动暗夜一样,用黑夜的眼睛,在梦的世界独自张望。

爱与被爱的故事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人性中的这种专一的深情,对我们人类的意义何在?人们出生、成长、相爱、老去,周而复始,人类在地球上生生不息。刻骨铭心仅此一次的爱,总是生命中最绚烂的礼花,耀眼发亮,会让我们超然于万物之上。对此在生命的爱惜和一往深情,才能赋予人类生命本身更为深厚悠远的意蕴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