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眼金睛”的美猴王,怎麼也會看不清?

一提到《西遊記》這部劇,相信很多人都認識或者有些印象,它不僅僅是一個電視劇,更是一個時代的標記。雖然近些年來《西遊記》有過多版本翻拍,但是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是六小齡童版的電視劇。

“火眼金睛”的美猴王,怎麼也會看不清?

自然而然地,六小齡童版的孫悟空,也成了人們心裡無法超越的經典。六小齡童是當今飾演孫悟空的第一角色,他的猴戲無論是動作和眼神至今也無人能及,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美猴王。

有人說,演員一生之戲在於臉、一臉之戲在於眼。孫悟空的每個表情,六小齡童都模仿的惟妙惟肖,尤其是孫悟空的火眼金睛,炯炯有神,能辨妖魔識鬼怪,盡顯本色,讓人拍手叫絕。

“火眼金睛”的美猴王,怎麼也會看不清?

然而,應該很少人知道,六小齡童在出演《西遊記》時,就已經有著200度散光和600度近視了。這麼高的近視度數為他的表演帶來了很大的影響,雖然他面有猴相,形態也十分相像,但由於近視和散光的原因,他的眼神總是很渙散,不靈活,這使他在表演中有很大的麻煩。六小齡童心裡當然是不服輸的,作為火眼金睛的美猴王,眼睛怎麼可以不像孫大聖一樣炯炯有神呢?

為了練就眼神,六小齡童也是下了不少功夫,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六小齡童在一個網的中間,頭不動,眼神看乒乓球轉,很快速的轉,練這種眼神靈活,或者上下轉,或者左右,對眼神都可以,這個眼神對孫悟空的表現非常非常重要。而到了晚上,如果不拍戲的話,想找六小齡童就要去不見亮光的地方了。晚上的話,他會點一支香,回來早的話,就找這個香的菸頭就看,到這個視點。凝視太陽,用目光跟蹤乒乓球的弧線,追逐香頭的光亮,六小齡童就是為了把發散的眼神變得堅定、有穿透力,不僅如此,自從他聽說“吃魚眼能補眼睛”就包攬了劇組裡的魚頭。魚頭,魚頭裡頭吃魚眼睛,先把眼睛都給吃了,因為那時候他們劇組很好,那時候頭,都不注重吃,都吃魚,他愛吃頭魚頭裡頭吃魚眼睛,先把眼睛都給吃了,因為那時候他們劇組很好,那時候頭,都不注重吃,都吃魚,他愛吃頭

,劇組成員吃完了他就把魚頭再拿回來吃。

“火眼金睛”的美猴王,怎麼也會看不清?

魚眼裡含有一種叫DHA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不僅能夠促進視網膜的健全發育,而且還能夠預防視網膜病變,因此適當多吃魚眼,的確有助於保養我們的眼睛。在他那個年代,改善視力只能用那些方法,要是晚二三十年,他還能夠到眼一生視力總部進行眼部訓練,提升視力健康,也能夠少吃點苦。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隨著不斷的苦練,他的眼睛開始有神了,也有戲了。《西遊記》前後拍攝了八年,六小齡童在劇組裡堅持用這些方法逐漸練出了齊天大聖的火眼金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