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女儿张爱玲更叛逆的黄逸梵,她真的自私吗?也许只是活得太艰难

我们从张爱玲的行间字里窥见了她那个寒风凌冽的家,不像别人那样的温馨和睦,张爱玲的父母是每天伴着争吵度日的。张子静回忆他们小时候的生活便是由这两人的分分合合外加无尽的争执为主线。

比女儿张爱玲更叛逆的黄逸梵,她真的自私吗?也许只是活得太艰难

父亲固然娶了后母,与她一道沉溺于阿芙蓉,无暇顾及张爱玲姐弟,但从她的文字中,其母黄逸梵似乎也并不像别人家的母亲那样全然的毫无保留地爱她。

黄逸梵是在张爱玲还在上中学的那会儿,跟张志沂彻底断绝了关系的,随后她预备着再次奔赴法国,临别之际来看了张爱玲。

比女儿张爱玲更叛逆的黄逸梵,她真的自私吗?也许只是活得太艰难

张爱玲曾描述过她们那个时候的见面,她自己是没显出任何的依依不舍,更没有眼泪来挽留,只在母亲走后才对着空地大哭。而母亲黄逸梵看起来对她的表现似乎很矛盾,一方面觉着她没有哭闹,这很好,她可以洒脱的离开,不必粘连任何的泥水和牵扯不断的烦扰。另一方面似乎又在不甘心张爱玲心如铁石和毫无动容。

比女儿张爱玲更叛逆的黄逸梵,她真的自私吗?也许只是活得太艰难

世人读到这里再联系起日后张爱玲的遭遇和她的处世态度,便不由的唾弃道,黄逸梵的母亲一职,做得实在是不合格。

可是黄逸梵真的是这么的不可原谅吗?倘若真的了解了她,我们或许会发现,她才是过得最艰难的那个人。

比女儿张爱玲更叛逆的黄逸梵,她真的自私吗?也许只是活得太艰难

黄逸梵下头还有一个双胞胎弟弟,两人出生相差几分钟,黄逸梵先诞世便成了姐姐。不过他们出生的这个时机实在不巧,这为黄逸梵日后的不幸人生奠定了基础。

黄逸梵和弟弟皆是姨太太所出,因为正房嫁给他们的父亲黄宗炎后始终没能生育,黄逸梵的母亲便被讨了过来。婚后不久黄宗炎便去了南方当值,到任不足一载便病逝。而此时黄逸梵的母亲即将临盆。她肚子里的这个孩子,如果是个儿子,那黄家就还后继有人,倘若是个女儿,在传统观念里,问题可就大了,黄家算是绝了后。

比女儿张爱玲更叛逆的黄逸梵,她真的自私吗?也许只是活得太艰难

所以黄逸梵的母亲生产当天,女儿是先出来的,正房大夫人一看顿时失望地晕厥了过去,她以为黄家无望了,后面听说还有一个孩子在肚子里,这才终于缓过一口气。

兄妹两出生没多久,他们的母亲便过世,两个孩子是由大夫人看顾着长大的。因了之前那一遭加上是个男孩子,黄逸梵的弟弟在家里地位无人可比,因为他是黄家仅剩的独苗了。大夫人虽然也疼爱黄逸梵,但她是个女孩,这个疼爱便不可与弟弟同日而语了。

比女儿张爱玲更叛逆的黄逸梵,她真的自私吗?也许只是活得太艰难

正是快乐的童年时候,弟弟肆意地到处疯跑,跟着小伙伴玩得高兴,黄逸梵却不得不忍受锥心之痛裹上双脚;在学习上,弟弟可以去震旦大学与同学们汲取知识,有着同样愿望的黄逸梵却不能去,因为她到了年纪,要寻一户好人家,去做一位本分的太太。

比女儿张爱玲更叛逆的黄逸梵,她真的自私吗?也许只是活得太艰难

嫁给张志沂后,才发现这人没什么追求,一生只想当个遗老昏昏度日,后来更是恶习一个接一个的学到了手,这些都不是黄逸梵希冀的生活,甚至背道而驰。她想要做一个新社会的女性,能享受到平等与自由。在几次劝说无效后,黄逸梵去了国外。

比女儿张爱玲更叛逆的黄逸梵,她真的自私吗?也许只是活得太艰难

但她并没有正经地上过学,字识得不多,更没有一纸文凭。在国外,黄逸梵完全是硬生生闯出自己一条路的。因为没有学问加持,她在国外的开支,只能依靠自己分得的遗产古董。如果要谋差事,能做大抵都是不入流的手工或劳力活。但黄逸梵仍然坚持学习了英文法文,绘画和雕塑,弥补了自己童年那会儿教育的缺失。

比女儿张爱玲更叛逆的黄逸梵,她真的自私吗?也许只是活得太艰难

用裹过的一双小脚坚持常年穿高跟鞋,穿着泳衣拍照,去高山滑雪,这些都是黄逸梵对这个曾经给予她伤痛的社会的反抗,她用自己证明,虽然是一个女孩子,她仍然不选择按传统的观念生活。大家都很佩服她的勇气。

比女儿张爱玲更叛逆的黄逸梵,她真的自私吗?也许只是活得太艰难

黄逸梵因为自己的这些遭遇,在生下张爱玲后,极为重视她的教育,避免这个女孩走上自己的老路,在张爱玲刚懂事起,就教她认字。坚持把她送去学校读书,在张爱玲打算去国外留学时,黄逸梵特地从国外赶回来,几次去张志沂那里跟他谈判,希望他这个做父亲的能出资。

因为黄逸梵自己在经济方面已经难以为继,恐怕是很难再负担。后来张爱玲逃出父亲家,母亲慨然地接纳了她,尽管她自己生活上也并不宽裕。

比女儿张爱玲更叛逆的黄逸梵,她真的自私吗?也许只是活得太艰难

很多人总说黄逸梵太自私,只顾着过好自己的日子,这话实在有失公允。作为一个没接受过多少教育的女性,她自己从旧思想中挣脱出来,用一双小脚硬是走出了与其它女性截然不同的路,这条路有多艰难我们很难想象。她一边自己走,一边顾着张爱玲,我想她已经尽量去做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