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一位女“先生”——杨绛: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

在民国才女之列,她是最从容优雅的精神贵族,生于乱世,心中却有一份与世无争的宁静,她是——杨绛。

1997年早春,她的女儿阿圆去世。

1998年年末,她的丈夫默存去世。

2016年5月25日,她也走了,享年105岁。

自此,《我们仨》团圆了,从今再无生离死别。


中国最后一位女“先生”——杨绛: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

20世纪80年代中期,钱钟书杨绛夫妇和女儿钱瑗

1

1911年7月17日,杨绛出生于江南书香世家的女子。父亲杨荫杭是民国著名的大律师,姑母杨荫榆亦是中国第一位女大学校长。父亲给她起名季康,兄弟姐妹们“季康季康”叫得快了,就发成“绛”的音,后来写的话剧公演时,索性把“杨绛”取为自己的笔名。从小虽身材短小其貌不扬,但杨绛学业精良,乖巧聪慧,深得父亲宠爱。

杨绛父亲杨荫杭因得罪了省长屈光映被调到北京任职。杨荫杭夫妇便带着杨绛等人来到了北京。

中国最后一位女“先生”——杨绛: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

杨绛父亲杨荫杭

所以杨绛身上有着水乡女子的温柔婉约,却又蕴藏着北方女子的傲骨。婉约和傲骨,在她的身上完美地融为一体。

1928年,一心想报考清华外语系刻苦努力的她,却因南方没有名额,只得无奈转投苏州东吴大学。在校期间,她踏实进取,不仅专业拔尖在班里才冠群芳,还喜欢音乐,能弹月琴,善吹箫,工昆曲。

读大三的时候,振华女中的校长为她申请了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但她只想考清华研究院攻读文学,终如愿考取清华研究院外国语研究生,先后师从吴宓、朱自清等名师。

2

爱情总是不期而至,读研期间,她与钱钟书在清华相遇了。

3月的一天,风和日丽,幽香袭人。

杨绛在清华大学古月堂的门口,结识了大名鼎鼎的清华才子钱钟书。

两人在文学上有共同的爱好和追求,这一切使他们怦然心动。

钱钟书急切地澄清:

“外界传说我已经订婚,这不是事实,请你不要相信。”

杨绛也趁机说明:

“也有人说费孝通是我的男朋友,这也不是事实。”

两人恋爱时,除了约会,就是通信。

钱钟书文采斐然,写的信当然是撩人心弦的情书,杨绛的那颗芳心被迅速融化。

1935年7月13日,两人踏入婚姻的殿堂。再后来随钱钟书远赴英国牛津大学!


中国最后一位女“先生”——杨绛: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

1935年,钱钟书杨绛夫妇在赴英留学的船上


3

认定了一个人就与他相依相伴,相濡以沫,安稳一生。

随钟书留学英国的旅程,她发现这个鼎鼎大名的才子居然分不清左右手,不会系鞋带上的蝴蝶结,甚至连拿筷子也是一手抓。在生活上,他完全失去了“翩翩风度”,成了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小孩子,处处依赖她!

在英国时,杨绛怀孕!

钱钟书说了这么句痴话:“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

而那时的杨绛,对于“像我”并不满意,她想要一个像钟书的女儿。

杨绛在医院坐月子期间,钱钟书过得十分辛苦。

他一边准备毕业论文,一边要来医院看望妻女,还得独自料理日常生活。

一个人的日子不好过,钱钟书屡屡出错。

每每如此,他便似孩童一般跑去跟妻子说“又做坏事了”。

弄翻墨水弄脏桌布。

杨绛说,不要紧,她洗。

弄坏台灯黑灯瞎火。

杨绛说,不要紧,她修。

弄烂门轴关不上门。

杨绛说,不要紧,她装。

杨绛的“不要紧”三个字

成了钱钟书最大的安慰与寄托。

只要妻子在,一切都安稳。

中国最后一位女“先生”——杨绛: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

有一次,钱钟书额上长了一枚疔疮,久不见消退,钱钟书心有隐忧。

见到丈夫神色不好,

杨绛就说:“不要紧,我会给你治。”

钱钟书一听,即刻心安。

杨绛只是帮他热敷,疔疮却真的被拔掉,半点疤痕也无。

其实她哪里会做?自小被仆妇照顾大家闺秀的她,在跌跌撞撞中却也学会了过日子。

然而,为了钱钟书她几乎变得无所不能,

将两人的日子过得井井有条。

佳酿尘封香更浓,相遇相守才更懂

一路走来,看罢了太多

人走席散,天涯各安

只有我们的欢喜,始终如一,不离不弃!

难怪原本门不当,户不对,更不被钱钟书父母看好的“洋盘媳妇”的她,也能在这段同甘苦、共患难的岁月,赢得了公公“安贫乐道”的称赞,婆婆“愿相与随”的肯定。

中国最后一位女“先生”——杨绛: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


艰难岁月里,夫妻两人虽患难依旧深情

《围城》是在沦陷上海的时期写的,

为了支持丈夫写作,杨绛立刻停止了手头的戏剧创作,全力维持生计。

杨绛说:“我急切要看钟书写《围城》,做灶下婢也心甘情愿。

1947年《围城》成功问世,

钱钟书在《围城》序中说:

“这本书整整写了两年两年里忧世伤生,屡想中止。由于杨绛女士不断的督促,替我挡了许多事,省出时间来,得以锱铢积累地写完,照例这本书该献给她”

在“大师”和“大师的夫人”这两个角色之间,杨绛选择了后者。

是多么大的爱意,才能让她为了丈夫,放弃自己在文学上的追求,

文字间的杨绛让我们看到一个知识分子的人生智慧,而现实中的杨绛更让我们看到一个妻子的生死坚守。

中国最后一位女“先生”——杨绛: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


同年,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出版,在自留的样书上,

钱钟书为妻子写下这样无匹的情话:

“赠予杨季康,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中国最后一位女“先生”——杨绛: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

4

1966年,时势变动,人就也要跟着往前走。和之前所享受的知识分子待遇,可谓一落千丈。

钱钟书和杨绛深受文革迫害,被整得苦不堪言,杨绛还被人剃了“阴阳头”。她却连夜赶做了个假发套,第二天照常出门买菜。被分配清洗厕所,污垢重重的女厕所能被她擦得焕然一新,毫无秽气,进来的女同志都大吃一惊,她没事还坐在里面悠然自得地看书。

中国最后一位女“先生”——杨绛: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

1969年,他们又被下放至干校,已近六十岁的杨绛被安排种菜。她索性白天看管菜园,利用这个时间,坐在小马扎上,用膝盖当写字台,看书或写东西。与杨绛一同下放的同伴回忆,“你看不出她忧郁或悲愤,总是笑嘻嘻的,说‘文革’对我最大的教育就是与群众打成一片。”

那几年,很多人劝他们夫妇离开中国,

他们一口拒绝了,我们从来不唱爱国调。非但不唱,还不爱听。但我们不愿逃跑,只是不愿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

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学,爱祖国的语言。

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

正是因为对自身的境遇不那么敏感,所以她才能随遇而安。

也正是杨绛的坚强,支撑这个家一直没有倒下。

她一生所求不多,只希望能在动荡乱世中拥有一张安静的书桌。

正是在那样艰难的处境下,杨绛不仅辅佐钱钟书出了宏大精深的传世之作《管锥篇》。

她还自学西班牙语,着手翻译八卷本《堂·吉诃德》,后来被称为最好的译本。

在《将饮茶》中她写道:“常言彩云易散,乌云也何尝能永远占领天空。

乌云蔽天的岁月是不堪回首的,可是留在我记忆里不易磨灭的,倒是那一道含蕴着光和热的金边。

有人说她一辈子这也忍,那也忍,

她撰文称,含忍无非是为了保持内心的自由,内心的平静。

十年文革折磨,杨绛最亲的小妹妹杨必被逼得心脏衰竭辞世,女婿王得一也在批斗中不堪受辱自杀。

5

1994年,钱钟书病重住院,她独自一人悉心照料丈夫。不久,女儿钱瑗也病重住院,与钱钟书相隔大半个北京城的院区,已经八十多岁的她,就这样来回奔波,不辞辛劳的照顾二人。

她曾说,

“钟书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顾人,男不如女。我尽力保养自己,争求‘夫在先,妻在后’,错了次序就糟糕了。”


中国最后一位女“先生”——杨绛: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

1997年,被杨绛称为“我平生唯一杰作”的爱女钱瑗英年早逝。深受失亲重创的杨绛对钱钟书说:

你放心,有我呐!”

内心之沉稳和强大,令人肃然起敬。

一年后,钱钟书也去世。

在丈夫与女儿相继离世后,她深居简出,很少接待来客。在92岁高龄下,提笔著书《我们仨》,回忆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并着手整理丈夫几麻袋天书般的手稿与中外文笔记,多达7万余页。96岁仍能推出《走到人生边上》纯真至美的散文集,与世人探讨人生的价值和灵魂的去向。

6

功成名就的晚年,杨绛几乎不出现在公众场合,

每天读书写作,平平常常地过日子,

和一般的老太太一样,

早上起床吃饭,在家里溜圈做操,

有的时候看朋友,有的时候朋友来看她。

唯一一个动作便是拿出稿费办了“好读书”奖学金,

那还是为了完成钱钟书的遗愿。

中国最后一位女“先生”——杨绛: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


一直在思索一个题目:走到人生边上

她被给这个题目缠住了,

想不通又甩不开,便寻寻觅觅找书看。

一个95岁的老人为了探索人生意义而读书,

这恐怕是现在20出头的人也没心气儿干的事儿了吧!

与外界不多接触的她,

早就借翻译兰德的诗,写下了无声的心语: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杨绛经历了那么多风霜,却始终能化戾气为祥和。

在这熙熙攘攘的世间,多数人都想着出人头地,

可杨绛不这样,她读书写作、翻译治学,

只是因为兴之所至,并没有一丝争名逐利之心。

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

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

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中国最后一位女“先生”——杨绛: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


在这个喧嚣躁动的时代,

她的安宁及淡泊显得无比珍贵,

又令人无限动容。

曾经有两句话谣传出自先生之口,虽然并非如此,

却觉得是杨绛先生一生的写照: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

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干系。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

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中国最后一位女“先生”——杨绛: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

一百多年的漫长岁月,

在她荣辱悲欢的绝代风华里锻造出

柔韧、淡泊、独立的人格魅力。

她用自己的生命之火烤暖了人世间所有的幽暗和不明。

岁月轮回,静水流深。

她这一生,如同明灭之中划过的一根火柴,

用幽幽微光照亮着茫茫穹苍

中国最后一位女“先生”——杨绛: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

从做钱家媳妇的诸事含忍,到国难中的忍生活之苦以及在名利面前的深自敛抑,

杨绛总能“忍生活之苦,保天真之性”。这也成就了她大智若愚的处世智慧,以及晚年佳作倍出、生活怡然自得的充沛状态。

谁说女人最大的敌人是时间?越过光阴的隧道与生活的沧桑,阅历能让才华更持久,也能让幸福更趋向本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