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祕書長宋書玉:產業發展需建立標準品質體系

高端访谈|中国酒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宋书玉:产业发展需建立标准品质体系

多元化下消費趨勢,消費者對白酒的品質要求日益提高,而個性化的消費要求,為富有特色的產品提供了充足的生存空間。隨著酒類市場逐步改變著酒業人的傳統認知,所謂的創新理念在白酒領域逐漸瀰漫開來。但產品的創新,依然需要回歸品質,原酒作為白酒產業中的重要一環,其品質的提升同樣體現著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在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書玉看來,原酒是未來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在此理念下,建立起科學、規範、標準的品質體系,成為整個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

真實的產區表達

白酒市場的發展、消費者需求的提升,催生了越來越多的企業入局白酒領域。在此情形下,部分品牌業者和原酒業者,似乎忘卻了對於產區概念的堅守。宋書玉表示,目前存在的情況是,很多企業連生產所需的原材料到底從何而來都不甚瞭解,而事實上,大量的原材料已經不是本地所產,甚至不是中國生產,而是來自海外。部分企業一邊購買海外原材料,一邊編造虛假的故事來為其產區概念鍍金。而這些來自國外的原料,已經在釀造上、產品風味上,帶來了許許多多的問題。

但是,這種非當地的原料,非真實的故事還不是更危險的,對於原料品控的漠視,是值得業界警惕與關注的問題。宋書玉指出,目前存在的情況是,很多原料僅僅只是進行簡單的檢測,原料品質把控過程中需要關注的多種要素均被忽略。而事實上,原料與產區、生態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在產區表達上,不能僅僅滿足於產區有好的可見生態,即好的水源、好的自然環境等。更需要關注到看得見的微生態,這其中便包含了特殊的釀造環境、釀造場所和釀造窖池。

宋書玉強調,對於原料的真實性和產區的真實性表達,未來誰在這上面弄虛作假編造故事,都會付出慘痛代價。因為真實性不僅僅是一個單方面的要求,而是消費者需要有知情權,需要能夠進行自己選擇,需要消費得明明白白。而從協會的角度來看,接下來會通過成立包括關於窖齡認定的技術委員會等,來進一步保證產區的真實性。

以酒莊酒構建高品質

宋書玉提及的第二個維度,便是酒莊表達。而所謂的酒莊表達,通過技藝和文化傳承的清晰脈絡、釀造場所、釀造原料以及釀造工藝傳統化的極致,來共同構建酒莊。而酒莊酒,則代表著品質。

從當前白酒行業的情況來看,酒莊熱正逐漸現出端倪。以四川郎酒為例,企業耗費巨資打造的郎酒酒莊集參觀、度假、品酒以及銷售等功能為一體,隨之而來的郎酒莊園酒則被列入郎酒高端產品的序列中。不僅僅是郎酒,從公開消息可以看到,目前包括瀘州老窖、古井貢酒等知名企業,都在酒莊酒這一概念上大做文章。

宋書玉認為,白酒酒莊的發展,不僅可以滿足消費市場對於產品特色化的需求,同時也能夠迎合當前居於熱潮之下的體驗式消費。推動白酒產業從單純的規模效益和品牌效益,向品質效益和特色效益進行轉變。不過,宋書玉強調,當前還沒有一家酒莊獲得中國酒業協會的認定。但接下來,隨著白酒酒莊模式的逐步完善,酒莊體系也會逐步規範。未來,中國酒業協會會依據酒莊標準體系的要求,對酒莊進行認證。而符合准入條件,釀造、原料符合酒莊酒的標準化體系表達的酒莊和產品,就代表了品質。

不過,宋書玉還強調,酒莊表達作為中國白酒的一個重要表達體系,系統、規範、完整,都是在做減法,而不是做加法。不會出現越評選越多的情況,這樣就難以體現出品質。因此,酒莊體系的表達,接下來也會系統進行構建。

建立標準化體系

在新的品質體系下,無論是原酒還是品牌,儘管不同品類、不同香型的白酒,會有不同標準的評價體系來進行衡量。但在新形勢下,標準的制定將日益細化,甚至以更加細分的標準來對香型進行標註。

宋書玉表示,在品質和價值表達體系中,標準化體系建設十分重要,而中國酒業協會未來擬通過系列標準的修訂與制定,構建起一套完整的白酒標準表達體系。事實上,2018年,中國酒業協會已完成白酒年份酒標準、白酒產品溯源體系標準、飲料酒分類標準的修訂,從戰略的層面做好了頂層設計。以將在2019年推出的年份酒標準為例,旨在用簡潔明瞭的方式來表達年份酒。這些措施的目的在於,讓原酒企業、使用原酒的企業明白,什麼是好的原酒,並藉此保護真正的產區品牌。

不僅如此,中國白酒的標準化,不能只著眼於國內消費需求,更需要與中國白酒的國際化目標進行連接。因為不能實施標準化的中國白酒,將給海外消費者在理解上帶來障礙。這些愈加清晰的辨識標準,不僅會涵蓋直觀的標誌、外觀,甚至在諸如液態釀造法與固態釀造法的分類上,也進行更為嚴格的區分,提供詳細的辨識方法。而作為消費者,則能夠通過更為簡明易懂的標註,直接瞭解到產品的工藝、特色以及其所屬的產品類型。在宋書玉看來,頂層標準的清晰化,也將助推更多系列標準的明晰。

記者:薛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