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融入“一带一路”再添新通道

5月10日上午,首列临河至伊朗德黑兰中欧班列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站发出。班列装载约1150吨河套地区优质葵花籽,预计15天后到达德黑兰。

巴彦淖尔市首列中欧班列货源由五原县大丰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组织提供,货物为葵花籽,共50个集装箱,每个23吨,货物总量约1150吨。伴随着响亮的汽笛声,中欧班列从巴彦淖尔市临河站货场发车后,经由临哈线,将横贯中国华北、西北大部分地区,由霍尔果斯出境,经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终到伊朗首都德黑兰,全程运行15天8352公里。对比传统陇海、兰新线运输距离缩短近800公里,运输时效提高1天。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位于河套平原,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农牧业资源丰富,这里有我国最大的葵花生产区,每年出口葵花籽仁18万吨,90%销往中东、欧美市场。

以往,河套地区的农副产品都是由天津港海运出国,运到期限为35至40天。此次铁路专列开通,运到期限仅为15天。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深化,巴彦淖尔农产品出口由过去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增加到现在的80多个,越来越多的产自内蒙古大草原的农产品出现在国际市场上。出口额连续9年居内蒙古首位,为中欧班列的开通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欧班列是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班期和全程运行时刻开行,运行于中国与欧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集装箱等铁路国际联运列车,是深化我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载体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因其运距短、速度快、安全性高、以及绿色环保、受自然环境影响小等特点,已逐步成为跨国运输中的骨干力量。

随着中欧班列的开通,巴彦淖尔未来将通过集结内蒙古西部、呼包银榆和宁蒙陕甘等周边地区的特色优质资源,并以波斯地毯、原棉、藏红花、坚果以及农副产品、手工艺品和化工产品等班列沿线国家的货物作为回程货源,进一步密切与中亚、西亚“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贸易往来。伊朗班列的开行进一步丰富了中欧班列的物流产品,扩大了中欧班列的辐射范围。

中欧班列的开通运行,巴彦淖尔市未来将承载更多国际合作和文化交流任务,向世界充分展示改革发展的良好风貌,也将通过文化交流与商务活动,更加主动地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为促进巴彦淖尔乃至内蒙古自治区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樊二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