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驢也能財富自由?新疆有個小夥已經做到了

可能很多人以為創業就是“幹大事”,小編以前也這樣認為,每當想到創業的時候,就感覺熱血衝頭,總想折騰出一些驚天動地的大事來,直到看到新疆小夥顧奮淵的創業故事,才知道這種思路完全跑偏了。

6年前,顧奮淵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海學院計算機專業畢業後,放棄了北京的高薪工作,回到家鄉烏魯木齊市米東區三道壩鎮開始創業,他的創業主體是一群驢。如今,幹了6年的“驢倌”的顧奮淵憑藉近600頭驢,年收入上百萬。

養驢也能財富自由?新疆有個小夥已經做到了

為創業辭掉高薪工作的年輕人不少,也沒啥稀奇的,但以“養驢”為創業方向的卻並不多見。其實,當年回到家鄉的顧奮淵,也是經過一番市場調查後發現“養驢的市場前景”後,才確定了這個創業方向。

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就是看中了驢皮、驢肉、驢奶的市場價格都不低,養驢收入不錯,於是才和學獸醫專業的好朋友張興一起成立了一家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始“主營驢業”。

為了支持顧奮淵的養驢事業,父親把幾十萬積蓄拿出來買驢,“這幾十萬本來是父親為我結婚準備的,我用這筆錢購買了150頭山東德州黑驢。”

當時感覺自己馬上就可以成為致富帶頭人了,顧奮淵的心裡很激動,沒想到,“黑天鵝事件”很快到來——由於長途運輸,加之缺乏養護經驗,山東德州黑驢剛運到的當天夜裡就發生了應激性死亡。近40頭驢的死亡,給他澆了一盆冷水,養殖經驗的不足,讓驢還在不斷地死亡,最後只保住了80多頭驢。

看著死去的驢,顧奮淵懊悔不已。為了更好地觀察每頭驢的身體情況,顧奮淵白天干活,晚上上網學習養驢技術,和驢住在一起,悉心照顧。有一次,由於過於疲勞,沒能聽到鬧鐘響聲,錯過了母驢生產,導致小驢死亡,讓顧奮淵現在想起來依舊懊悔不已。

2013年,顧奮淵多方籌資,承包了村裡200畝的荒灘,打井修路、興建圈舍,建起了山東德州驢本土化養殖基地,一些村民入股加入了驢業養殖。自此,顧奮淵的養驢事業步入了快車道。

2014年,帶著黑驢養殖項目,顧奮淵參加了烏魯木齊市創新創業大賽,獲得二等獎,在當地政府幫助下,拿到了大學生創業無息貸款70萬元,之後又申請到政府提供擔保的150萬元貼息貸款。

2017年,養殖基地被掛牌為“米東區對口和田市精準扶貧託養基地”,為和田市建檔立卡貧困戶託養了300頭驢。顧奮淵本人還獲得了2017年烏魯木齊市“青年五四獎章”。

由於驢奶營養價值高,每公斤以賣100元,市場仍然供不應求;驢肉每公斤也可以賣到60元左右,養殖基地繁育的幼驢也相繼銷往昌吉市、阜康市等地。

從2018年開始,顧奮淵邁出了創新的關鍵一步——製作驢奶面膜、驢奶手工皂等護膚產品,並在烏魯木齊周邊上市,市場反饋火爆。

如今擁有6座驢棚、近600頭驢的顧奮淵年收入上百萬元,初步實現財富自由。在此小編也想告訴各位想創業的童鞋,創業不分“貴賤”,好項目也不一定非要“高大上”,就如同山窩窩裡也能飛出金鳳凰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