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一些年輕群體執著的“漢服復興”?

輕拾秋日思


如果是年輕人中有那麼一個群體在執著於穿著漢服,這個現象本身倒是值得研究和關注的。先弄清楚為什麼?

如果是因為他們感受到中國的逐步強大而自己的民族自信心爆棚,那麼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必須加以引導,以免滑進極端民族主義的泥坑。同時又要保護他們,以免挫傷其愛國主義積極性。

社會進步表現為多元和包容兩個特點,只要在法律範圍內,不給社會和人們的生活帶來負面影響,服裝作為個人愛好,社會不宜干涉。願意穿漢服的儘管穿。但是,不能要求別人也跟著自己穿,即所謂推廣。

改革開放前,對人們的服裝有要求,即節約、樸素、大方、方便、反對奇裝異服。這和當時的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改革開放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追求服裝的個性化、多樣性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除了一些職業服裝要求統一以外,國家層面沒有規定民眾一定要穿什麼服裝。也沒有規定、提倡或評選什麼“國服”。所以,各民族保留著自己的民族服裝,不同時期還流行各種不同的服裝。有時候,影視劇帶動流行色,各類服裝表演助推一些流行樣式。

各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服裝,自然想到漢族。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漢族的民族服裝是什麼呢?自然想到漢服。加上一些影視劇中漢服如此飄逸美麗,於是引發了人們對漢服的熱愛。尤其是年輕人,我們經常看到年輕人穿著漢服在拍個人寫真。但,漢服真的是那個樣子嗎?漢朝近三百年服裝也在變,後來的朝代服裝也各有不同,如唐代、宋代、明代,即便是元代和清代這兩個少數民族統治的朝代有些服裝也不錯呀,如清代的旗袍,長袍馬褂。這就出現選擇困難了。民國時期,中山裝和旗袍很流行。後來又受到西方影響,西服也很受歡迎。

所以,我的意見是自由選擇,自己決定。不提倡推廣,也不限制。願意穿漢服的,就穿漢服。不願意,就不穿漢服。在正規的場所,西服和中山服都是可以的禮服,女士們的旗袍也是不錯的。中山服可以看著是我們的國服,近來又在流行其改良版,很好嘛!

如果把穿漢服這件事硬是和愛國主義、民族主義掛鉤,那反而叫人討厭,會適得其反的。


mulin30311368


年輕人的漢服復興,只不過是民族主義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隨著國力的不斷提升,國人的自信心大漲。年輕人需要有一種用來表達自信心升漲的方式。先從中華民族的歷史中來尋求,上街砸日本車後得知這不是一個好方式,還屬犯罪。多數人只得作罷。少數激進人不放棄又重新尋求表達方式,從中華民族歷史找到漢民族歷史,嘿,剃髮易服。找到了找到了,激動之情無法言表。現在中華民族實力的提升不就是漢民族實力的提升嘛,當年滿清韃子害得我漢族好苦。現在漢族人當家了就要把衣服穿回來,好了,穿吧。其實那些寬袍大袖在當時普通老百姓都穿不起的,大家可以看看央視版《水滸》中老百姓穿的是什麼,那衣服估計現在年輕人都嫌醜。誰都不願穿,可古人卻一輩子都穿的那衣服。

少數民族與韓日等國有民族服裝說明他們的文化包容性小,格局也小。人口也少,土地佔有面積也小。沒有一件衣服撐著都不知道他們是什麼民族了。

而我中華文明的傳承源遠流長,不需要靠一件衣服去證明。


看海68973600


我很喜歡民族風的服裝,比如我夏天都是著棉麻,帶點簡單的飄逸感,純粹的漢服,很喜歡但是不敢穿,第一,不方便,寬大的衣袖裙襬,真的啥也別做了。。。第二就是沒有普及,走哪裡都感覺自己標新立異,有點譁眾取寵的感覺了。第三沒著命,古時候別人裙襬都有丫鬟牽著,顯然我做不到讓別人給我牽著裙襬,第四,我特別懶,漢服基本淺色,裙襬長,棉麻,棉布材質,必須手洗。。。阿姨說了兩次特別難洗,我都儘量自己洗了。。。綜合上述原因,我會著民族風服裝,漢服,愛,而無奈


菩提樹下的茶者


怎麼著,你還想反對咋的,是不是日本申遺,韓國申遺之後,自己再扼腕嘆息捶胸頓足仰天長嘆毀不該?

優秀的傳統文化就是要繼承,就是要發展。

當國外品牌肆意橫行,也是潛在的文化滲透和洗牌。

能有一幫舉世皆醉我獨醒,眾人皆赴湯我蹈火的年輕人,能有意識,這就很好。

回到最現實的問題,漢服好不好看?好看!

漢服是不是代表了中國的優秀文化?是!

那孩子們做的這個事對不對,還用的爭辯和遲疑麼?!

你看看哪個國家沒有他們的民族服飾,哪個民族沒有文化印記,哪個沒有?

我們大中華雖然包容包羅萬象,去粗取精,但是還得有自己的根,有本,有主脊骨。

是這樣吧,是!!!


小魚渣渣orz


首先如果把漢服復興當做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當然是好的,理應支持。

有人說起漢服復興就搞得像要“復辟”一樣,這就上綱上線了,其實像日本韓國那樣,當成文化的一部分就行了。

說起漢服,拿和我們文化相近的日本和韓國來說,這2個國家平時大家上下班也是西裝革履,甚至有些公司還有特定的正裝要求,但並不妨礙他們穿和服或韓服在街上走

尤其是日本,如果你去京都的一些旅遊景點,都有專門的和服租賃店,供全世界遊客打扮拍照,這不就是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文化嗎。

在日本的學校裡,學校也會定期組織活動,活動也要求一家人都穿和服出席,在日本穿著和服走在路上不會有任何問題,也不會引來別人側目駐足。


但在我們國家,穿漢服上街卻沒那麼普遍和自然,為什麼在我們國家,穿漢服就會有爭議?

排除前面說的上綱上線的個別現象,我覺得還有3點原因:


1、中國歷史太悠久,對漢服的定義太寬泛。

中國有著5000年光輝的歷史,這是我們引以為傲的地方,但同時也出現了一些煩惱。

對日本和韓國來說,文化裡也只有和服和韓服,即使有些變化大方向不會變,所以可以作為代表國家的服飾。但是如果說拿一種服飾來代表中國的服飾,那問題就來了。

漢服的定義是這樣的:

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繡中華”、賽里斯國的體現,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繡等傑出工藝和美學。

從黃帝到明末,這可不是幾百年的時間,所以漢服也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許多演變,這也導致了漢服周邊配套行業水平參差不齊,目前漢服大多也就是淘寶上買,並沒有行業標準來規範說漢服應該是個什麼樣子。

難免有些漢服設計考慮不周,在有些較真的人看來,就成了四不像。

知乎上一個一位叫佳彧的用戶就舉了個例子(不代表作者觀點):

上面三張:瞭解漢服的覺得是漢服,不瞭解漢服的覺得不是漢服。

下面三張:瞭解漢服的覺得不是漢服,不瞭解漢服的覺得是漢服。


2、大眾對漢服的認知還不成熟

上面說了,連漢服內部圈子都有各種分歧,對普通人來說,可能穿漢服和cosplay也分不清楚。

簡單講,cosplay是對某個動漫角色的模仿,包括髮型、穿著都是那個人物的形象。而漢服只是我們國家的民族服飾,你穿著漢服配不同髮型,甚至配個lv包也沒關係,但這在cosplay裡是不允許的。

如果一個人coser穿漢服,那隻可能他在cos一箇中國古代人物。

當然了,由於第一個問題,導致有時候coser自己的漢服也不符合歷史,這也會遭到各種吐槽。

但是穿漢服也比丟棄這個傳統文化要好,這點上,徐嬌就挺值得支持的,自己是個明星但帶頭穿漢服,雖然也遭到漢服圈裡各種吐槽,但比起普通漢服愛好者,至少在大眾心目中提升了不少漢服影響力。


3、周邊配套產業還不成熟

像日本韓國的各種節慶,日本有各種祭典活動,甚至校園活動,商業活動都號召大家穿和服來參與,在這點上我們還是有些落後。

漢服市場現在還是個小市場,多是愛好者在玩,並沒有大規模商業化的介入,而只有商業化才真正能帶動一個市場,這點只能希望時間來解決了。

不過好在各地文化活動也越來越多,現在在南京、西安、北京也越來越多看到穿漢服的身影,這無疑是一件好事。


我是ChrisQu,關注我,可以看到更多有趣又發人深省的歷史故事,歡迎交流和探討。


大叔ChrisQu


四個字:沒有必要

沒有必要復興,也沒有必要執著。

1,實用性

工作:去公司開會可以穿麼?別人都是一身正式的衣服比如西服,你一身漢服,尷尬不,生意還做不,你的敢說你老闆不罵你,還鼓勵你支持你?

出行:趕火車飛機可以穿麼?可以是可以,你那些精美的頭飾和細緻是妝容可能分分鐘就被擠沒了。

居家:穿著漢服盤腿坐床上嗑瓜子吃辣條看電影。。畫面太美

玩樂:你要說你就是為了出去玩好看,那就跟復興扯不上什麼關係了。

2,便利性

夏天:漢族作為一個知廉恥懂禮儀的民族,夏天當然也不可以露胳臂大腿!改良漢服被pass。40°高溫,正統漢服外衣裡套內衣,外裙裡套褲子。珍愛生命,常備中暑藥。

衛生間:雙手提裙子,褲子沒法脫。單手提裙子,單手扭腰脫褲子。穿的時候腰帶怎麼辦嘞。。。小心不要沾地上

電梯小心夾裙子。。

逛街不方便試衣服。。

吃飯怕髒了寬袍大袖。。

正統漢服講究不能露繡鞋。。出去裙子掃一圈地倒是為社會做貢獻了。就是洗的時候可能困難點,要是別人剛吐了口痰。。。。嘔。。。。

3,文化傳承

你知廉恥懂禮儀,不穿漢服也知。

你不知廉恥不懂禮儀,穿了漢服也不懂。

有些人穿漢服只不過為某些潑婦行為找了藉口。譬如當眾扒衣事件(詳情度娘)。她如果沒穿漢服也沒理由為了山正去當眾扒人衣服,她那天穿了漢服才給她找到了當街扒別人衣服的藉口。

最後:如果你喜歡漢服覺得它好看,穿就是了。這年代只要不違反法律你穿什麼都是你的自由。但是扯上民族復興就沒意思了。

中國是多民族共和國。復興漢族文化的同時是不是也應該復興他族文化?比如旗裝?


桃之夭夭23869708


原來提到過,漢服的消失開始於清軍入關。清朝統治者為了削弱漢族人民的氣勢,強制實行“剃髮易服”制度。


雖說後來清政府為了社會穩定,也做了讓步,讓漢服還是保留了些許服飾特點,但最終還是沒能在後期時代像其它民族或其它國家的民族服飾那樣廣泛流行。那該不該復興?

首先,現如今有一些年輕群體平日裡穿著漢服過大街、串小巷。 還能在地鐵裡見到穿著拖地漢服的小姐姐,穿著大袍的小哥哥。其實他們敢這麼穿著出門確實很有膽量,也反映出了他們對漢服的喜愛和對漢文化的敬愛。


比如,有一位在澳洲悉尼的中國小姐姐由於對漢服的熱愛,穿著漢服送外賣、服務她的客戶,最後還在市政大廳舉辦了一場漢服大賽。

有人喜歡的同時肯定就有人不喜歡。對於現代人來講,穿著拖地的裙子、大寬袖子還特長、隨手用的東西也不方便帶在身上。衣服洗起來都不好洗;裡三層外三層的。現代人因為生活節奏快,怎麼省時省事怎麼來。

綜合來講,現代有思想的人都講究“融合”。在不丟掉自己的文化的同時還能讓它出彩創新,走在時代的前沿。去年的一首《生僻字》就是一個“融合”的代表。漢服復興不代表對原有的元素不做改動。穿在身上的漢服只有符合現代人的生活方式的需要,比如,別拖地、別繁瑣、袖子變窄等,才能讓更多的人願意接受。



如果你覺得文章有趣,請點贊。如果你覺得我這個人有趣,請關注我。我是佟靜,為你分享有趣、有意義的禮儀知識,期待與你的思想碰撞哦~

佟靜說禮儀


怎麼說呢,他們想復興的只是那些好看的漢服,達官顯貴深閨小姐們穿的,白白噠粉粉噠,一瞅就一身正氣利索精幹的。但那時候普通人民穿的粗布衣就不算漢服了,還有一些特別繁雜圖案的也沒見人穿過,因為到如今看起來,顯得土。

所以他們僅僅是想穿好看的,然後再按上一個為了國家為了民族的大旗,其實真的不必這樣,你真穿上街也沒警察攔著你。

就是想表達自己不奇怪,是你們作為漢族人但卻沒那份心,反而很對不起漢服文化。

其實仔細看看,去拍漢服照片的個個女的漂亮男的英俊,有本事完全學習啊,把髮型也返古啊,估計沒人受得了。

少數民族也只有小部分保存完整的服飾文化遺產,是因為有這環境有這條件,甚至可以效仿古時生活習慣生活習俗,這才叫文化傳承,不是單單穿幾件衣服拍拍照就叫文化復興了,它們不單單是衣服,承載著更是中華幾千年來的文化底蘊,禮儀,學識,對生活的思考。

你可以穿,可以拍照,更可以穿上大街展示自己的面貌,但請別給自己扛上品德高尚為民族的大旗,能做到的那些人,估計也沒閒工夫刷刷頭條。



小蘿蔔蔬菜沙拉


現在把漢服定義為一種文化,還有點為時過早。其實就是好看而已。以前為了畫連環畫研究過一段時間中國古代服裝,其實漢服本身是一個說不清的概念,因為中國古代的朝代很多國家很多,大部分國家朝代的服裝都不太相同,唯一相同的就是左襟式。左襟式和中國書法以從右往左寫的習慣比較協調。再有就是漢朝之前的服裝基本上是高領深裾,秦和楚的服裝不太一樣,趙國,吳國也都有自己獨特的款式和裁剪方法。常服和禮服差距也比較大。因為沒有經歷過統一的漢服制式的認定,所以我覺得現在的漢服都是亂七八糟的,不能說它是純粹的漢朝的服裝,也不能說他是代表整個中國歷史的服裝。唐朝的服裝和明朝的服裝差別就更大了,雖然同為漢族人的國家,但是唐朝的服裝又和秦漢時期不一樣。個人認為現在流行的漢服比較接近明朝的服裝,但是實際上還是一種明朝服裝和唐朝服裝的混搭。明朝服裝比較典型的是直領式,還有女孩子的裙子外面都要穿比甲。比甲一穿就看不出飄逸的美感了,所以現在的所謂的漢服大部分是一種出於興趣和隨意的組合,更像拍電影電視劇的道具服裝。有些地方搞一些祭拜儀式,以為穿的是漢服,但實際上秦漢時期裡面的深裾是要套很多很多層的,不是像現在這樣一件就穿了。除了唐朝比較開放,其他各個時期,漢民族統治的王朝裡面都是要穿深衣的,就是白色的那種便裝。可是現在的話,如果按照那種傳統穿衣服拍照片就不飄逸了,畢竟還是會有一點鼓鼓囊囊的感覺。於是大家都把深衣給取消了。所以沒有深衣的漢服,其實不算是漢服吧,在爭論別的問題都是沒有意義的,只要大家喜歡,就穿著玩好了。。


曼Inkpainting


沒什麼看的,只有屠刀。一句話:“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剃髮留辮才能過去。違抗者,殺無赦!結果漢族人被滿清給嚇怕了。今天你們何不如重新用滿清的這一招來對待這些華服/漢服復興者。看看誰還頂得過屠刀?還有其它部分的少數民族叛亂者,不服從滿清奴役統治的,下場跟漢族人一樣。

殺雞儆猴,不是開玩笑的。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40, "file_sign": "d36a776405707601d742a3c66a3cab3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