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了中介2萬元,稅票憑證只有9000多,1萬餘元飛哪裡了?

给了中介2万元,税票凭证只有9000多,1万余元飞哪里了?

記者:馬駿

今天上午,市民李女士(化名)反映,今年2月底,她通過位於萬善路上一家房產中介公司購買了一套房。在買房的過程中,中介公司為她代辦了交契稅的手續。李女士表示,中介公司告訴她,契稅金額為20000元。然而,李女士卻發現,在收到的稅務發票上,金額為9400餘元。李女士對此十分不解。

给了中介2万元,税票凭证只有9000多,1万余元飞哪里了?
给了中介2万元,税票凭证只有9000多,1万余元飞哪里了?

29000→20000?中介找了門路?

今年年初,李女士通過一家房產中介以118萬元的價格購買了一套二手房。在後續繳納契稅的環節,中介公司工作人員陪同李女士一同到我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進行辦理。“在去交稅之前,中介公司的人就告訴我,契稅大概要繳納29000餘元,之後又改口說大概是25000元左右。最後,中介公司的人表示,他們找了門路,只要花20000元就行。”李女士表示,她自己並不懂行,當時一度以為中介公司為她省了幾千塊,內心很是感激。

噓!別亂說話!

李女士表示,在去丹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繳納契稅的當天,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員陪同她一起去了。“到了那邊之後,中介公司的人讓我千萬不要說是從房產中介那裡購買的房子,不要亂走動,也不要去辦事窗口詢問,他們把一切都安排好了。如果亂說話的話,契稅就得交25000多元。”李女士表示,在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她通過支付寶現場轉給了陪同她來的工作人員20000元錢。沒過多久,中介公司的人就把手續辦好了,並且把稅務發票交給了她。可是,看著稅務發票上的數字,李女士心中生出了疑惑。“房子的成交價是118萬,契稅居然只要9400多元,不到1%,難道我真是撿了大便宜嗎?可是,我明明給了中介公司20000元,那麼剩餘的10000餘元去哪兒了呢?”

李女士諮詢窗口辦事員

被疑雲籠罩的李女士忍不住詢問了窗口的辦事員。工作人員告訴李女士,契稅的金額並不是根據房子的成交價來定的,而是根據稅務後臺系統給出的評估價,另外還要考慮其他一些因素,綜合下來才有了契稅的具體數額。工作人員現場為李女士查詢了其購買的這套房子的評估價,“查了之後我才知道,自己買的那套房子的評估價為63萬元。”李女士說道。

李女士不再信任中介公司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李女士一直在追問中介公司,她那剩餘的10000餘元錢去了哪裡。“剛開始的時候,中介公司告訴我,20000元錢全部用來繳納了契稅,其中9400多元的那張稅票給了我,另一張給了房子的賣家。如果我想看,可以拍照給我。”李女士說,“雖然我對房產這塊不太懂,但我知道,那20000元錢是我交的,怎麼可能又把稅票給賣家呢?這太沒道理了。”李女士表示,她此後多次向中介公司索要稅票照片,但中介公司卻遲遲沒有發給她看過。

讓李女士沒想到的是,接下來,中介公司的說辭再度發生了改變。“後來我再問他們要照片的時候,他們又說那10000多元給了‘黃牛’。”中介公司的說法讓李女士憤怒了,“我搞不懂怎麼就又扯到‘黃牛’身上了。中介公司方面說,為我上下打點、託關係的是其實是‘黃牛’,所以把這筆錢給了‘黃牛’。”

對中介公司再無半點信任的李女士隨後選擇了報警,但民警的調解仍無法讓李女士滿意。李女士表示,接下來,她將訴諸法律,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

给了中介2万元,税票凭证只有9000多,1万余元飞哪里了?

丹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工作人員提醒

就李女士的遭遇,記者諮詢了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的工作人員。工作人員表示,近年來,房產中介公司為購房者代辦契稅的情況比較多,由此產生的糾紛也時有發生,“購房者千萬不要覺得自己不懂就隨便委託別人進行辦理。由於房屋的成交價往往高於評估價,所以有些房產中介便從中牟利。其實,有什麼不懂的,到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直接詢問工作人員就行,工作人員會告訴購房者具體的辦事流程,其實並不複雜。”

契稅,對於購房者來說並不陌生,它是房屋買賣中國家規定必須交的稅收。房屋契稅是以所有權發生轉移變動的不動產為徵稅對象,向產權承受人徵收的一種財產稅。契稅繳稅範圍包括土地使用權出售、贈與和交換,房屋買賣,房屋贈與,房屋交換等。工作人員說:“契稅的金額並不是根據房屋的成交價,而是根據房屋的評估價來計算的,購房者可以在國土資源局直接查詢自己所購房屋的評估價。另外,房屋面積大小,是首套房還是二套房、三套房,是新房還是二手房……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契稅的計算方式。”工作人員表示,由於土地、房屋權屬轉移方式不同,定價方法不同,因而具體計稅依據視不同情況而決定。

—— END——

提供房產資訊、報名大眾評房團、房產爆料、商務合作等,請聯繫小編:

18361411617(電話/微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