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哲理美文)

1

說起孤獨,每一位成年人都能有所感悟。

在最美的年華,我們也想效仿徐志摩,於茫茫人海,尋唯一人生之伴侶。

可是,人生之事,十有八九不如意。

戀人分手曾讓我們肝腸寸斷。

面試、求職、失業也成為我們走向社會的一條通道。

種種事件綜合起來,無不五味雜陳,酸甜苦辣、悲歡離合。

尼采: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哲理美文)


2

成長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條路。

從成長跨越成熟,孤獨更不可避免。

孤獨或許會讓人惆悵甚至痛苦,但久而久之,這種痛苦,也能使人習慣、銳化,甚至涅磐重生。

古往今來,我們從未見過一個不孤獨的人,會發出耀眼的光芒。

張小龍創造了微信,但很少人知道他創造微信之前那三年的孤獨歲月!

馬爾克斯也曾說過:寫《百年孤獨》的日子裡,我做過許多夢。但我做夢也沒有想到,它會一版發行一百萬冊。一百萬人決定去讀這一本全憑一人獨坐陋室,用二十八個字母、兩根手指頭敲出來的書,想想都覺得瘋狂。

尼采: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哲理美文)


3


實際上,活著的我們大多都很平凡,也不能創造什麼豐功偉績,更不是天才。

叔本華說:要麼孤獨,要麼庸俗。

我看有些人是既孤獨,又庸俗,因為他們不會排遣,迷失自我,便成了一群人的孤獨。

而有些呢?伴隨著孤獨的煎熬,他們學會了享受,並逐漸讓它達到一種平衡。

可能我們還是活得平平淡淡,但至少不會讓自己淪落為庸碌的地步。

尼采: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哲理美文)


4

德國哲學家康德深居簡出,一生未娶。

他的生活尤為單調,像機器一樣固定。

每天一個人重複著起床、喝咖啡、寫作、講學、進餐、散步,幾乎從未有過變化。

至1804年,康德去世,從未踏出過出生地。

詩人海涅曾說:康德的生平沒什麼好說的。

其實,康德的生活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枯索無味的。

但康德卻偏愛這種孤單的生活。

正是在孤獨的享受和利用下,康德比常人有更多的時間,著書講學。

而後,他的學說更是深深影響了近代西方哲學派。

我們人類雖是一種群居動物,但或許,最終的歸宿還是迴歸到大自然的懷抱,也就是孤獨。

而且,我相信,總有人在孜孜不倦享受生命賜予我們的常態,用他們的孤獨創造出一批又一批有價值的東西。

尼采: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哲理美文)


5


記得之前看過梭羅的《瓦爾登湖》,他說我們人類應當把死亡當做一種大自然的恩惠,本人很仰慕這樣的人生態度。

其實,我想,不止死亡,應該說,死亡與孤獨都能作為一種大自然的賞賜。

尼采說得很有深度: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的確,生命的意義不在於壽命的長短,關鍵是它的寬度以及我們的態度。

有些人壽命很長,卻從來沒有真正活過,更未擁有一個起舞的日子。

因此,活著的時候,我們不能讓自己行屍走肉,無所事事地度過一天又一天。

同時,我們最好在孤獨中找到自己可以用生命熱愛的事,而後不覺生活單調乏味。

尼采: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哲理美文)


6


世界很大,渺小的是人,不渺小的卻是人創造的價值。

所以,請試著把孤獨當成大自然的一種恩惠,學會享受,並加以利用。

倘無人陪伴或同行,那請記住,世界正與你結伴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