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太極思維看“存天理滅人慾”

用太極思維看“存天理滅人慾”

“存天理滅人慾”是朱熹的一個著名論斷,對它的解讀很多了。今天用一種太極思維來談談對這個論斷的新解,所以呢,今天會涉及“太極思維”、“存天理”、“滅人慾”三個重要觀念。

先來談談“太極思維”。太極思維是一種互補、動態、有機的立體思維。看看陰陽魚,陰陽兩方完美地咬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它們是兩個,但必然相處,一方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存在,它們永恆和諧地在一起,但又不是完全孤立地拼接,而是在動態中相互轉化,這就是陰陽魚的兩個眼睛所表明的,陽的力量恰恰來自陰,陰的力量恰恰來自陽,你會感到這個經典模型的生命感,它是一個活的有機系統,內部聯通,互相給養,這就是“和而不同”的內涵,不同且和諧,恰恰是構成一個自系統的基礎,自系統,就是一個同一的整體了。

用太極思維看“存天理滅人慾”

好了,大概你已經有點猜到我想說什麼了,現在來看“存天理滅人慾”。很多解讀說兩者是對立的,革除人慾才能見天理,人慾,最基本的就是“食色,性也”,感覺它們就像洪水猛獸,是我們對“白蓮花”般的自我感知的攔路虎。

在太極思維下,你還會割裂它們嗎?天理和人慾難道不是最完美的陰陽兩方嗎?沒有天理的人慾,只剩下盲目的任性,但同樣地,沒有人慾的天理,難道不是太過抽離或抽象而顯得無力嗎?這讓我想起樊浩老師曾經說過的,最倫理的存在方式,應該把最好的動力和最強的動力結合起來,最好的動力,就是天理,是一種很高級的價值體悟,最強的動力,就是我們最原始的慾望,這是人的兩維,沒有天,哪有地,頂天立地,才是一個伸展的人。

這也可拿體用關係來進行某種闡釋。“天理”可被理解為“體”,在某些學理框架中具有最高統攝力,它有“本”的涵義,“本”可做本源解,也可做本質解,相應地,“用”可做用途解,也可做現象解。無體之用,只是一堆無目的感受經驗,無用之體,只是一種感悟或理性架構中的玄物。

用太極思維看“存天理滅人慾”

所以呢,天理和人慾在太極思維下必然和諧地合一起來,成為一個自系統,這意味著,它可以自洽。所謂“自洽”,就是自己圓滿自足地成為一個生命體,此處讓人想到亞里士多德的“四因說”,這樣一個生命體,需要包括質料因(一定的感性素材)、形式因(一定的理性規則)、動力因(有持續賦能的來源)、目的因(自帶一定的價值動力,踩著一條價值線由潛能發展為現實)。

從自洽的角度,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體”。生物學上如何界定生命體?可以新陳代謝且自我繁殖,從文化角度做最一般意義上的抽象,那麼生命體最關鍵的要素就是,它得是一個相對開放的系統(用以能量交換),且具備符合一定價值規律的結構(相對有序可穩定複製)。一個相對封閉的系統必然向著熵增的方向發展,即越來越不可逆轉地無序,如一切事物的成住壞空,一切生命的生老病死......這可能意味著,我們的生命之所以如此,從系統的角度而言,可能不夠開放,亦可能結構不夠合理。這就難以自洽了。

用太極思維看“存天理滅人慾”

自洽,最關鍵的意義是,要能持續地自我賦能且有一條價值主線貫穿其中,唯有如此,以自己為中心,才能他洽(統攝他物而不為他物統攝,甚至成為光源般的存在為他物賦能),以及,才能續洽(實現朝向“好”的可持續發展,所謂“好”,女和子的陰陽和合,自然沉澱出一種價值格局,see,又回到了陰陽,因為和而合,是價值最精深的內涵)。

只有一個自洽-他洽-續洽的有機生命體,才能實現自我修復、自我升級、自我進化(以後的小文再談這個)。現在把話說回太極思維,一個自洽的生命系統,即四因具備的生命系統,它之所以可以做到自我賦能且結構有序,恰恰是因為回到了太極的中線上,調和了陰陽兩方,且它們因彼此賦能而和合為一個自系統。

要點在於不落於陰陽哪一方,調和兩方,真正的力量才出來

再來看天理和人慾,怎麼辦?人慾往上揚,被接納,天理往下走,接地氣。人慾被接納,才真誠,天理落人心,才利他,這就是

“真誠利他”的內涵。只有有了這種動態交合觀點,正如泰卦和未既卦表現出的上下聯通之感,才能真的看到“所謂滅人慾”之“滅”,更圓融的理解是轉化。

注:本文主要觀點來自易鴻運首席導師劉昱誠導師,以及易鴻運夥伴們的集體研討。歡迎大家持續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用太極思維看“存天理滅人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