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賺的錢實在是太多了:美國超級豪富集體焦慮


我們賺的錢實在是太多了:美國超級豪富集體焦慮

◆富豪,也是一種思維方式。

最近,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的創始人達里奧(Ray Dalio)公開說,美國群體財富差距越來越大,才是“國家緊急狀況”(而不是特朗普心心念的邊境牆)。很有叫板特朗普的味道。

說到達里奧,國內熟悉甚至知道的人都不多。

他是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Bridgewater)的創始人,也就是說比索羅斯的量子基金還要龐大。

自己太有錢,竟然成了美國一大撥富豪的集體焦慮。

1. 富豪們擔心自己賺了太多錢

到今天,達里奧的身價已經高達184億美元,在全球富豪榜中排名第57位。

但達里奧認為,這樣的“美國夢”在美國已經沒有了,美國的群體財富差距越來越大,底層群體越來越難以成為中產。過去10年,美國收入最低的群體躍升為中產的機會只有14%。

我們賺的錢實在是太多了:美國超級豪富集體焦慮

和達里奧一樣焦慮的美國富豪還有一大批,比如比爾·蓋茨、巴菲特,他們兩人身價分別高達965億美元、825億美元,是全球第二、第三大富豪。

這些富豪們一方面積極做慈善。

我們賺的錢實在是太多了:美國超級豪富集體焦慮

富豪們另一個選擇可能就顯得有些不可思議:要求向自己多收稅。

我和我的朋友已經被對億萬富翁友好的國會寵溺足夠長時間了。現在政府是時候認真考慮如何讓我們共同承擔義務的時候了。

2. 1%=90%

實際上,美國的群體財富差距已經到了驚人的地步。

四十多年來,經過通貨膨脹調整後,美國60%黃金年齡勞動者的收入幾乎沒有增長,而最富有的10%收入翻了一番,頂端的1%人群收入增加了兩倍。現在只有一半的子女收入比他們的父母高(1970年代是90%)。

我們賺的錢實在是太多了:美國超級豪富集體焦慮

美國最富有的1%人口的財富是最底層的90%人的財富總和。

美聯儲一項研究顯示,40%的美國人在緊急情況下連400美元都很難籌到。

我們賺的錢實在是太多了:美國超級豪富集體焦慮

而更要命的是,群體財富差距造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實際上,如果把家庭分成4等份,收入最低的那1/4人群,他的子女40%概率仍然是社會底層,只有約8%的可能性躍升到最高的1/4群體。

社會流動性在減弱,提供給普通人的機會越來越少。

我們賺的錢實在是太多了:美國超級豪富集體焦慮

3. 富豪的焦慮並不是沒有道理

傾巢之下,安有完卵?

富豪們作為社會財富的主要擁有者,當然不希望整體經濟發生重大危機。

事實是,

歷次重大的經濟危機,很大程度上都是群體財富差距擴大造成的。

通俗地說,道理很簡單。

社會財富越來越集中,但是,對於富人來說消費總是有限的,即便山珍海味也不能一天吃十頓,即便是豪車換著開,也不能買他幾十上百輛。

我們賺的錢實在是太多了:美國超級豪富集體焦慮

但是,對於低收入群體來說,卻是另一番景象。

因為,財富越來越少,那麼,可能會先減少奢侈消費,再壓縮不必要的日常開支,最後可能連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都要借錢來維持。

最終有一天,連維持生活的錢也借不到,也就是破產了,越來越多的人破產,社會整體消費大幅下滑。

整個社會“轉不動”了,經濟也就陷入了危機。

當然,也有很多人把經濟危機的原因偽裝成生產過剩。

其實看看下面的小故事就明白了。

1929年的冬天,母親和孩子的一段對話:天這樣冷,我們為什麼不生火爐呢?因為我們沒有煤。你父親失業了,沒錢買煤。父親為什麼失業呢?因為煤太多了。

達里奧多次警告:美國群體財富差距已經和“大蕭條”時期差不多了。

最富有1%人擁有的財富是剩下90%人的總和。

我們賺的錢實在是太多了:美國超級豪富集體焦慮

4.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當然,我們也不能完全把美國富豪們對收入差距擴大的擔心,歸結於他們擔心社會動盪。

因為,那樣就相當於,我們不承認這個世界還存在對社會公正的基本追求。

實際上,富豪們擁有比常人更多的手段來轉移、保存自己的財富。


我們想說的是,對於每一個個體,都應該關心我們的社會,對於有能力支配資源者,更不能妄圖獨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