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文化的地標性建築——燃燈塔

北京通州古城是一座有上千年曆史的城鎮,是大運河文化帶的核心地區,也是大運河文化帶與北京東西軸線的交匯點。古城的北部及其河道沿岸,是通州歷史文化最為深厚的地區,成為今天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文化核心區。燃燈塔是通州古城核心建築,也是運河文化的地標性建築,應在當今通州副中心建設中對其進行保護。


運河文化的地標性建築——燃燈塔


燃燈佛舍利塔是北京通州的標誌物,其歷史可追溯到北周時期。它位於京城五河(即京杭大運河、通惠河、溫榆河、小中河、運潮減河)交匯的水口位置,與通州漕運有著密切關係,是京杭大運河北端的標誌,在通州歷史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燃燈塔全名為燃燈佛舍利寶塔,俗稱通州塔,因燃燈古佛而得名。燃燈佛是萬佛之祖,也是佛祖釋迦牟尼的老師。據《通州縣誌》記載,燃燈塔始建於北周太平二年(557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那時此塔並不叫舍利塔,而是鎮水的土塔。因北周武帝和唐武宗兩次滅佛,此塔屢屢被毀。根據考古專家們的考證,今天的燃燈塔應是遼金建築。

運河文化的地標性建築——燃燈塔

元朝建立後,大都(今北京)成為全國的政治中心。水利專家郭守敬建成通惠河,至此,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京杭大運河是縱貫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不僅起到承擔南北物資交流和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作用,而且把全國的政治中心與經濟重心緊密連接在一起,維繫了中國大一統的格局。


在漕運作為溝通南北經濟大動脈的年代,很多漕船和商隊都是以這座燃燈塔作為導航標誌的。只要看到燃燈塔,就意味著船隊到達目的地——通州。因此,燃燈塔也成為通州古城的象徵。明代,燃燈塔被譽為通州八景之首,稱為“古塔凌雲”。早春暮秋時節,逢晴天麗日,即便在50裡以外的漕舟商船上放眼北望,也能看到城牆高聳,寶塔凌雲入天,非常壯觀。清朝咸豐年間的通政使副使王維珍曾有詩云:“雲光水色潞河秋,滿徑槐花感舊遊。無恙蒲帆新雨後,一支塔影認通州。”


運河文化的地標性建築——燃燈塔


這是一座八角十三級的密簷式實心磚塔,經過歷代修葺保存至今。其位於水上運輸的河道轉折交匯處,而且高出水口50餘米。塔的下部為一高大的須彌座基座,東、南、西、北各闢一門,南面一門深約兩米,內供佛像。東、西、北三面系假門。其餘四面則闢直欞假窗。束腰部分雕刻著人物和吉祥物花紋。燃燈塔的特色之一是風鈴多,共有2248枚。二是神像多,全塔所嵌磚雕、灰塑神像424尊,有披鎧甲執劍者,也有著袈裟合掌者;有慈眉善目者,也有兇相畢露者,惟妙惟肖,神態各異。

燃燈佛舍利塔除了“導航”的作用之外,還有借用佛法鎮水、辟邪的作用。京杭大運河沿線的塔都位於河段的要衝之處,成為運河岸邊的標誌性建築。它們分別是通州燃燈塔、臨清舍利寶塔、揚州文峰塔、杭州六合塔。這四大名塔歷史悠久,都位於水口。修建佛塔是因為佛塔中藏有佛舍利,在信奉者的心裡起到借用佛祖保佑平安的作用。


運河文化的地標性建築——燃燈塔


塔與佛教寺院有著密切的關係,燃燈佛舍利塔位於佑勝教寺內。歷史上的佑勝教寺規模宏大。在佑勝教寺旁,還有儒教的文廟(亦稱學宮)大成殿及道教的紫清宮(俗稱紅孩兒廟)。這3座建築呈“品”字形共居並存,充分體現了通州運河文化的開放性與包容性。因此,應有宏觀視野,把燃燈佛舍利塔與周邊相關的建築群統一作為燃燈塔歷史文化區保護起來,其周邊的空間範圍內用地規劃、開發建設和環境改造也應受到嚴格控制,以保證燃燈塔歷史文化區整體環境的協調統一。同時,制定燃燈塔歷史文化保護區規劃,劃定保護範圍,強化對文物遺存遺址的保護,劃定遺產保護緩衝區和建設控制地帶。這樣,才能充分闡釋通州的文脈特點、文化價值以及代表性元素,也才能更好地對燃燈塔進行保護,彰顯文化特色,提升運河文化的價值。

微信公眾號搜索“大運河文化在線”,也可以找到我們哦!

我們是大運河文化在線,專注於文化傳承,講述故事,搭建文創,在我們這裡,文化不再高高在上,而是生活的調味品,關注我們,在閒愜的生活中品嚐文化帶來的悠揚滋味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