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雙非碩導對調劑考生的肺腑之言


一個雙非碩導對調劑考生的肺腑之言


這篇文章的緣由是我自己收到了很多學生的調劑申請,其中不乏報考名校的高分學生。

儘管從我的角度來講,我非常願意收高分考生。但是我幾乎可以看到他們的明天:一個原本可以去北醫、協和的孩子,因為報考失利,因為運氣不佳,因為一念之差去了一個十分普通的平臺,浪費三年最好的時光最後拿著碩士的學歷。結果高不成低不就,又找不到可以繼續深造的機會。這樣“毀掉”一個好苗子,我實在於心不忍,這才有了下面的文章。

我是一所雙非醫學院校的碩導,這個學校雖然不是全國知名的211/985,但總體水平還可以。我入職後有好幾個課題,加上一些其他條件,符合該校破格升碩導的條件,所以我成了一名少有的30歲碩導。和那些50、60的前輩相比,我和你們年齡相近,也更加理解你們渴望讀研的心情。作為你們的姐姐,我以自己的讀博經歷以及招生經歷,想給身處“水深火熱”的你們提幾點建議。

關於學校

不要為了讀研而讀研

今年(18年調劑期間)浙大爆滿,很多380/390的學生都被刷而不得已調劑,我想說,調劑可以,但不要自降身份,是個學校就找。

一定要想清楚你讀研的初衷是什麼,不要一想到那麼苦的一年熬出來了,無論如何也要找個學上,不然對不起這一年的付出。如今的碩士已不是當年的碩士,每年一大堆碩士畢業,這些碩士去招聘會,稍微好一點的醫院連簡歷都可能不會收。

而且現在很多學校都不能考博了,大部分都是直博或推免的形式讀博,如果你的導師不是博導,你想著隨便讀個研,以後再讀博,怕是很難。而一個普通院校的碩士,就業形勢真的嚴峻。

平臺真的很重要

讀研和大學不一樣,導師叫老闆,他提供資金給你,你為他打工。你想想,你去一個大公司,你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進步,而一個小公司,你幹到頂了也就那樣,實驗室也是一樣的。

假如你去的實驗室水平就是發表2/3分水平的實驗室,你自己再努力也很難發高分文章,你380/390的學生去一個普遍分數320/330的平臺。三年以後出來,大家就真的都差不多了。

方向很重要

假如你想做醫生,就不要調劑基礎,再牛的導師也不要去,假如你覺得科研也不錯,那麼去一個發10分大文章的實驗室,這樣的實驗室一般導師都有海外關係,可以借導師的資源出國深造,或讀博留校當老師等。

如果你想讀博,牛的導師的學碩和專碩其實差別不大,而且因為學碩有大量時間做導師的課題,導師為了讓自己的課題有一個延續性,一般會讓自己的學碩直博。

希望大家看完可以對調劑這件事有所思考,想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麼,不要為了讀研而讀研,為了調劑而調劑。

關於導師

學校雖然很重要,因為有時候找工作的時候有的醫院會有硬性要求,要211、985等院校畢業,但是導師也非常重要。

不僅看名氣,更要看RP

選擇導師不但要看導師名氣,還要通過各種途徑打聽這個導師的人品,對學生態度如何,有的導師可能不在學校的第一附屬醫院就職,但是她在業界知名度較高,而且對學生非常好,願意用自己的人脈在學生找工作的時候助他一臂之力,那這樣的導師絕對可以報。我就有一個同學,當時調劑我們學校第三附屬醫院,但是導師是該院副院長,且對學生非常好,我同學畢業後順利留院。

還有一種導師,名氣很大,但是隻考慮自己利益,不管學生死活。

為了發高分文章,壓著學生的數據不讓發表,逼學生出大文章,延遲畢業等,但自己卻不能有實質性指導,這樣的導師千萬不要報,畢業後和導師惡交,老死不相往來。”

不論應屆,二戰,或調劑,或一志願,或工作。人生會有千百種可能。

現在的坎坷必將會成就未來成功的你,只是需要你盡力走好每一步。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從另一方面解讀了雙非讀研的問題。把它同時擺出來就是想盡可能把調劑雙非這件事情給大家講透徹。雙非讀研從本質上說很像一個充滿辯證的哲學問題。這樣的問題本就無解,沒有標準答案。

本文整理自網絡 侵權請聯繫刪除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Wuli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