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 我为什么让你背“天下十大行书”

第412篇文章

每次开车外出,只要女儿在车上,我都会让她背一下“天下十大行书”。女儿很不解,但又不好意思拒绝,就只好勉为其难,结结巴巴地背上一遍。每次都不熟练、每次都不正确,但我一如既往,只对她说一句话:“天下十大行书”走一下!


女儿 我为什么让你背“天下十大行书”


其实我很理解女儿的想法。她会以为,爸爸你爱好书法,了解“天下十大行书”是你的事,我又不热爱书法,这“天下十大行书”关我什么事?但虽如此,我还是不厌其烦地让她背,因为我要在她的脑海中刻下深深的印记,直到她能把这十大行书倒背如流。


女儿 我为什么让你背“天下十大行书”


昨天晚饭时,不知何故,我又与女儿说起了这件事。果然如我所料,她向我款吐心曲,表达了她对这件事的不满。早有准备的我,紧承她的话题向她阐述了我的想法:

女儿,首先你要知道,“天下十大行书”其实不只是书法范畴的事情,准确地说,她是文化范畴的事情。十大行书的作者没有一个是职业书法家,他们中间的大多数除了是书法家之外还有文学家、政治家、诗人或者其他身份。他们的作品其实是一种文化现象。


女儿 我为什么让你背“天下十大行书”


其次,这十大行书也不仅仅是文化,更是历史。透过这十部作品,我们可以窥见自东晋到北宋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这其间或烽烟四起、或文人唱和,或书札往来、或哲思无穷,我们看见的是字,看不见的是隐藏在一个个奇幻瑰丽的汉字背后的美丽与哀愁。


女儿 我为什么让你背“天下十大行书”


再次,如果你清楚地知道了天下十大行书的来龙去脉,你的文化境界就比同龄人高了很多。你会从另外一个角度去了解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化。毕竟,史书的记载太枯燥、太冰冷,而这一张张作者亲笔写就的字纸明显更有温度、更有内涵、更有意思,或者说,也更真实。她们是作者真情实感的表达。恕我直言,一般人大抵能知道天下三大行书就不错了,而你如果清楚地了解了天下十大行书,本身就会胜人一筹。


女儿 我为什么让你背“天下十大行书”


当然,爸爸让你背这天下十大行书绝不是为了让你在人前炫耀,如果是为了这个目的,爸爸绝不会让你去背。我让你背,只是为了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当你有适当的机会能够与这些彪炳史册的作品产生关联的时候,在你的脑海中能够闪过她们的影子。你能够清楚地记得,在你的少年时代,爸爸曾无数次地讲到她们。


女儿 我为什么让你背“天下十大行书”


当你有机会见到《祭侄稿》真迹的时候,你会知道这存世1200多年的颜公作品是多么地珍贵;


女儿 我为什么让你背“天下十大行书”


当你到湖北黄冈旅游的时候,你能想起东坡居士当年就是在这里写的《黄州寒食诗》;


女儿 我为什么让你背“天下十大行书”


当你拧开一瓶韭花、大快朵颐的时候,你能想到一千多年前杨凝式也曾与你一样慨叹“韭花逞味,实谓珍馐。”


女儿 我为什么让你背“天下十大行书”


或许,更准确地讲,爸爸只是不希望在你的脑海中,关于中国文化是一片空白。这天下十大行书也只是爸爸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从自己的立场给你找的一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而已!


女儿 我为什么让你背“天下十大行书”


说完我又对女儿来了一句:“来,天下十大行书走起来。”

女儿对曰:第一,王羲之《兰亭序》;

第二,颜真卿《祭侄稿》;

第三,苏轼《黄州寒食诗》;

第四,王珣《伯远帖》;

第五,杨凝式《韭花帖》;

第六,柳公权《蒙诏帖》;

第七,欧阳询《张翰帖》;

第八,米芾《蜀素贴》;

第九,黄庭坚《松风阁诗》;

第十,李建中《土母帖》。

最后要说明的是,配图即为天下十大行书。先后顺序与女儿所背完全一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