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電池板塊行情現三大新變化 六股享大餐

燃料電池板塊行情現三大新變化

4月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官方網站發佈了第318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申報本批《公告》的汽車、摩托車、低速汽車生產企業共計645戶,新產品共計3840個。

同時,本批公告中發佈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19年第3批)》,共包括67戶企業的178個車型,其中純電動產品共64戶企業164個型號、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共6戶企業11個型號、燃料電池產品共3戶企業3個型號。值得一提的是,燃料電池汽車為今年首次入選。

招商證券表示,我國非常重視燃料電池產業的發展,並持續給予支持政策。目前中國企業在燃料電池產業上的技術水平與國外公司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未來無論是燃料電池產業還是中國企業,都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受利好消息提振,昨日燃料電池概念板塊整體漲幅達0.41%,板塊內長城電工、美錦能源兩隻概念股收穫漲停,雪人股份、康盛股份、中通客車、全柴動力、復星醫藥等5只概念股緊隨其後,漲幅超過5%,此外,包括同濟科技、穗恆運A、新大洲A、英威騰、時代萬恆、上汽集團等在內的17只概念股也均實現不同程度的上漲。此外,精準信息、美錦能源、富瑞特裝、欣銳科技、厚普股份、康盛股份、英威騰等7只概念股股價連續上漲5天及以上。

進一步梳理發現,燃料電池概念板塊4月份以來累計漲幅達11.48%,顯著跑贏同期大盤(滬指期間累計漲幅4.82%)。

國金證券表示,燃料電池板塊在A股市場中基本每年會大漲一波。但過去幾年的燃料電池上漲,基本都是先鋰電池或者特斯拉產業鏈大漲,之後燃料電池板塊跟隨上漲,本質上是作為鋰電池產業鏈的邊緣概念而存在,上漲的邏輯也是泛泛地看好產業的未來。但出乎意料的是,這一輪行情看起來跟以往不一樣。首先是持續時間遠比以往要長,行情的龍頭股上漲已經接近一個月;第二是板塊範圍不斷擴大,除了最初的雄韜股份、雪人股份、大洋電機這樣的熟悉品種,又增加了美錦能源這樣的新面孔;第三,相關公司也從概念為主轉變到從收入佔比看利潤預期。燃料電池的行情並非簡單的炒一波概念,而是一個萬億元產業真正起步的序曲,會有越來越多新的上市公司湧現。

資金面上,上汽集團、復星醫藥兩隻概念股昨日大單資金淨流入超過2億元,長城電工、全柴動力、同濟科技、中通客車、石大勝華、康盛股份、穗恆運A等7只概念股昨日大單資金淨流入在1000萬元以上。

對於燃料電池概念股的後市表現,近期機構也紛紛發表研報進行預判,統計數據顯示,上汽集團、長城汽車、濰柴動力、三花智控、宇通客車、美克家居等6只概念股均受到10家及以上機構給予“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

對於機構看好評級家數最多的上汽集團,東北證券表示,對內,公司從2018年第三季起加強現金流管理與費用管控,合理規劃產能建設與研發投入,精益化企業管理抵禦行業寒冬。對外,公司加強新四化業務投入,完善新能源和智能駕駛產業鏈的關鍵佈局,推動移動出行平臺建設,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引進高技術人才不動搖,持續提升自主品牌在新賽道新機遇期的戰略佈局,預計新能源和海外業務將成為上汽未來重要的盈利增長點。預計公司2019年至2021年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分別為358.4億元、379.1億元和415.9億元,每股收益分別為3.07元、3.24元和3.56元,市盈率分別為9.3倍、8.8倍和8.0倍,維持“買入”評級。

燃料电池板块行情现三大新变化 六股享大餐

雪人股份:燃料電池景氣向上,產業鏈佈局全面有望受益

雪人股份 002639

研究機構:安信證券 分析師:李哲,王書偉 撰寫日期:2019-02-14

製冰設備龍頭企業,冷鏈物流帶動壓縮機機遇。公司業務以壓縮機為核心產業,集餘熱回收發電、新能源、工商業製冷及其成套製冷系統的研發、設計、製造、銷售、工程安裝、售後服務於一體的高科技企業。公司產品聚焦於製冰設備、壓縮機產品及系統應用,以及燃料電池空氣供應系統,廣泛應用於電力、化工、基建、冷鏈物流、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目前公司製冰設備市場份額穩定、保持行業龍頭地位;壓縮機擁有兩大國際品牌SRM和Refcomp,在國家政策支持節能環保、冷鏈物流行業發展背景下,公司有望通過品牌影響力保持收入和份額快速增長。

參股加拿大HYGS,加速燃料電池戰略佈局。在氫能源領域公司主營燃料電池空氣供應系統,目前擁有空壓機、氫循環泵以及燃料電池發動機等產品,此外公司還掌握AUTOROTOR氫燃料電池雙螺桿空氣循環系統的核心技術,產品應用於輕軌、巴士、乘用車等多種交通工具及分佈式能源等領域。據公告,2017年公司參股加拿大Hydrogenics公司,合作開發氫燃料電池大巴和物流車,並建設配套加氫站,打造燃料電池業務業績增長點。

政策補貼推動氫能源產業,燃料電池發展空間廣闊。氫能源在功率、環保方面相對於其他能源具有明顯優勢,在國家政策推動下氫能源產業發展趨勢向好。而在各環節中,燃料電池有望通過交通運輸需求迅速發展。據中汽協數據,2018年全球燃料電池汽車銷量為5177輛,同比增長14%;國內燃料電池汽車銷量1527輛,同比增長20%。據中證網消息,氫燃料電池汽車有望在2019年正式實施“十城千輛”推廣計劃,或將提供財政補貼對氫燃料電池車進行示範推廣。公司作為全產業鏈佈局領跑者,有望實現率先受益。

投資建議:公司作為國內製冷設備龍頭地位穩定,氫能源產業鏈佈局全面,隨著近期地方政策催化下燃料電池板塊景氣度向上,公司有望實現快速發展。我們預計公司2018年-2020年收入增速分別為35.2%、25.6%、26.2%,淨利潤增速分別為130.6%、135.2%、75.6%。首次給予增持-A的投資評級,6個月目標價為9.07元。

風險提示:行業競爭加劇,燃料電池政策推廣不達預期

燃料电池板块行情现三大新变化 六股享大餐

復星醫藥:中國首個生物類似藥獲批,驗證公司研發實力

復星醫藥 600196

研究機構:西南證券 分析師:朱國廣,陳鐵林 撰寫日期:2019-02-27

事件:公司發佈公告,2月22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上海復宏漢霖生物製藥有限公司研製的利妥昔單抗注射液(商品名:漢利康)上市註冊申請;該藥是國內獲批的首個生物類似藥,主要用於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療。

單抗研發實力強勁,實現國內生物類似藥零的突破。漢利康為公司自主研發的單克隆抗體藥物,主要適用於非霍奇金淋巴瘤、類風溼關節炎的治療。目前,在中國上市的利妥昔單抗注射液僅為上海羅氏製藥有限公司的美羅華?(用於非霍奇金淋巴瘤適應症)。根據IQVIACHPA最新數據,2017年度,利妥昔單抗注射液於中國境內銷售額約為人民幣17.3億元。基於藥品的療效、適應症發病人群、滲透率、定價及競品上市時間等多方面的預測,我們預計漢利康銷售峰值為10億元以上。截至2019年1月,公司已投入研發費用人民幣約4.54億元,彰顯公司對於新藥研發的大力支持以及對新藥質量的嚴格要求。另外,公司在研品種曲妥珠單抗、阿達木單抗和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進入臨床III期,抗VEGFR2單抗、抗EGFR單抗、抗PD-1單抗等生物創新藥進入臨床階段,公司已建成極具深度的研發管線。

公司併購能力強,為獨特護城河。在歐美髮達國家,醫藥技術的革新經常發生在初創型醫藥公司,大型藥企通過併購小藥企實現了技術上彎道超車的案例並不少。在我國,公司是外延發展的行業標杆。部分投資人目前擔心核心子公司復宏漢霖單獨拆分上市對於復星醫藥產生負面影響,但我們認為即使復星將要釋放復宏漢霖的部分股權,但它的併購能力使其能在未來繼續併購如復宏漢霖這樣的醫藥公司,這是公司獨特的護城河。

短期業績下滑,現階段有望迎拐點。受研發費用高速增長、國家限制輔助用藥、利息費用增加等因素影響,目前公司業績處於低谷期,預計接下來會隨著公司單抗等新產品上市不斷落地,公司業績會有改觀。

盈利預測與評級。預計2018-2020年EPS分別為1.23元、1.46元、1.69元,對應當前股價PE分別為22倍、18倍和16倍。公司內生增長強勁,新產品研發的持續推進有望推動公司估值提升,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藥品研發進度或低於預期的風險、外延併購整合或低於預期的風險,聯合營公司業績或持續下滑的風險。

燃料电池板块行情现三大新变化 六股享大餐

美錦能源:焦炭業績大幅增長,燃料電池車空間廣闊

美錦能源 000723

研究機構:安信證券 分析師:周泰 撰寫日期:2019-03-20

事件:2019年3月17日,公司發佈2018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1.47億元,比上年增長23.77%;實現歸屬母公司淨利潤17.97億元,比上年增長71.55%。

點評

四季度業績同比大增:據公告測算,公司四季度實現淨利潤6.16億元,同比增長185.76%,環比增長8.13%。

受益焦炭價格上漲,主營業務業績突出:2018年公司生產焦炭658.65萬噸,同比增長6.09%,銷售焦炭654.95萬噸,同比增長4.25%。售價方面,2018年焦炭價格為2255.76元/噸,同比增長15.83%。焦化業務實現毛利率30.15%,較去年同期增長4.88個百分點。2019年,公司擬開工建設400萬噸/年焦化及配套乙二醇項目,焦化產能有望進一步擴張。

打通氫能源產業鏈:據公告,公司生產新能源車410量,銷售360量。據中汽協數據,2018年全國銷售燃料電池汽車1527量,測算公司市佔率為23.58%。此外,擁有比較完備的氫能源產業鏈:1)豐富的氫氣資源優勢:依託美錦能源產業優勢,據公告,公司煉焦過程中焦爐煤氣富含50%以上氫氣,可以降低成本制氫,焦爐煤氣經提純後,可為華中、華東、華南地區的加氫站和氫燃料電池汽車輸送原料氫,同時公司也在佈局氣站與加氫站。2)設備優勢:公司擁有全球的第三套,也是國內的第一條膜電極生產線。3)技術優勢: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合作研製開發的“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中試技術”暨電容炭的研製開發項目取得重大進展,中試線已經建成投入運行,實現批量持續生產,預計項目建成後將填補國內空白實現電容炭的進口替代。在此背景下公司氫能源車隨著燃料電池汽車的“十城千輛工程”相關計劃的推進與落實,有望獲得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收購富錦煤業,貫通全產業鏈。公司已經完成對富錦煤業的收購(180萬噸/年,100%權益),目前公司還下轄東於煤業(150萬噸/年,100%權益)、汾西太嶽(210萬噸/年,76.96%權益)三個礦井,合計權益產能492萬噸/年。下游23000Nm3/h焦爐煤氣液化LNG項目已經投產,據半年報,潤錦化工利用焦爐煤氣生產LNG聯產合成氨尿素項目已經建成,液化天然氣(LNG)裝置權益規模為1.21億Nm3/a,合成氨裝置權益生產規模為18萬噸,尿素裝置權益生產規模為27萬噸/年。煤-焦-氣-化產業鏈全面貫通。

分紅逐步具有吸引力。據公告,2018年公司分紅8.28億元,淨利潤的46.08%。歷史來看,公司分紅意願也較為強烈,2016年公司盈利6.8億元,分紅比例為33.56%;2014年盈利0.9億元,分紅14.72%。

投資建議:我們預計公司2019年-2021年的淨利潤分別為19.48億元、21.29億元、22.49億元。增持-A投資評級,6個月目標6.72元。

風險提示:大股東質押比例高,宏觀經濟下行導致焦炭需求不及預期

燃料电池板块行情现三大新变化 六股享大餐

上汽集團:主動去庫存,1月銷量承壓

上汽集團 600104

研究機構:東莞證券 分析師:黃秀瑜 撰寫日期:2019-02-18

事件:

公司發佈2019年1月銷量數據,1月實現銷售61.15萬輛,同比下降14.13%,環比下降7.3%。

點評:

主動去庫存、優化結構導致1月銷量承壓。上汽大眾1月銷量19萬輛,同比下降11%,環比增長11.75%,產量為16.2萬輛,低於銷量且同比下降幅度為19.73%。上汽通用銷量18萬輛,同比下降10.96%,環比增長約5%,產量18萬輛,同比下降約21%。上汽自主銷量6萬輛,同比下降約18%,環比下降約14%。通用五菱銷量16萬輛,同比下降20%,環比下降29%。集團整體1月銷量61.15萬輛,同比下降14%,環比下降7%。由於公司主動去庫存,優化結構導致公司1月銷量承壓,實際上公司1月終端零售同比數據顯著好於-14%。根據乘聯會數據,1月批發同比下降幅度約15%顯著高於終端零售下降幅度約4%,表明汽車行業正處於去庫存階段。1月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8.9,環比下降7.2,低於去年同期的67.2,仍處於較高位置,但行業正在向健康方向發展。

弱週期背景下,上汽集團逆勢擴張邏輯仍存。受去槓槓、對宏觀經濟擔憂、貿易戰等等因素影響,2018年汽車消費低迷,根據中汽協數據,2018年乘用車銷量同比下降4.08%,上汽集團增長1.75%,佔乘用車比重由2017年的28%進一步擴大到29.7%,預計2019年上汽表現依舊優於行業,繼續擴張邏輯仍存。公司歷年1月銷量佔全年比重均值(2010年-2018年)為9.59%,考慮到春節因素及政策干擾,2019年預計類似於2012年,不考慮2019年後續政策刺激因素,以2012年1月銷量佔全年銷量比重(8.5%)測算,預計公司2019年全年銷量增速約2%。

業績穩健,高股息率,具備一定吸引力。2013年以來,公司股利支付率均超過50%,在約50%-60%之間,參考2018年歸母淨利潤360億元,假設2018年公司分紅率約為60%(2016為60%,2017為62%),按照當前(20190214)收盤價計算,股息率為6.7%。預計2019年行業弱復甦,上汽集團抗風險能力較強,目前公司PE(TTM)為8.6倍,PB為1.4倍。公司2017年定增發行價為22.8元/股,考慮到資金成本(假設年化10%)及2017年、2018年分紅之後,成本價約24.1元/股,當前股價在此成本價上方約15%。

投資建議:維持“謹慎推薦”評級。公司作為整車龍頭,抵抗行業風險能力強,具備強大的資金實力、銷售渠道、技術能力及產品持續開拓能力,有望繼續實現超越行業的銷量增長。根據我們對歷史數據覆盤,弱週期下穩健龍頭取得相對收益確定性更高。考慮到行業因素,公司業績壓力仍存,下調業績預測,預計公司2018年、2019年EPS分別為3.08元(原3.16元)、3.13元(原3.39元),對應2019年PE為8.8倍,維持“謹慎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汽車產銷不及預期;競爭加劇導致盈利能力下降風險;貿易戰;宏觀經濟波動。

燃料电池板块行情现三大新变化 六股享大餐

宇通客車:銷量回暖、龍頭份額有望提升

宇通客車 600066

研究機構:平安證券 分析師:王德安,曹群海 撰寫日期:2019-03-05

公司1-2月累計銷量與2018年同期基本持平,新能源客車由於政策退坡衝量大幅增長。由於春節擾動因素,我們估計公司2月新能源客車銷量基本為0,但由於補貼政策退坡衝量,1-2月新能源客車合計銷量大幅增長至2000+輛(18年同期為1365輛)。預計隨國內宏觀經濟逐步企穩回暖,新能源客車積壓的購買需求有望釋放,且年底搶裝衝量需求挪至2019年,2019年新能源客車行業銷量有望與2018年持平。

補貼退坡行業重歸理性,座位客車市場有望中止萎縮。2020年後新能源補貼大概率完全退出,新能源客車逐步走向市場化競爭,預計新能源客車行業公司市佔率有望提升至30-35%。此外,座位客車需求由於宏觀經濟企穩、新能源透支效應消化,銷量將有望擺脫下降通道,公司利潤基盤將保持穩定。通過構建模塊化平臺與提高核心零件自制率,公司新能源客車費用率仍有下降空間,核心競爭力持續提升。

2019年將是電動客車出口歐洲元年。歐洲電動客車市場前景廣闊,公司將在2019年推出兩款針對歐洲等發達市場的高端電動客車,與奔馳、沃爾沃直接競爭,或將採用KB(零部件組裝)的方式在當地生產,投入較低(建廠僅在千萬人民幣級別),且具備三電等核心產業鏈優勢,有望打開新的成長空間。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預計2019年新能源客車行業銷量將維持穩定,低端產能出清將助力龍頭份額與利潤迴歸,公司長期競爭力猶存,2019年將突破歐洲市場。維持原有業績預測,預計2018年、2019年、2020年每股收益依次為1.06、1.31、1.54元,維持“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1)新能源客車銷量低於預期:部分地區公交車需求放緩,新能源客車行業銷量下滑,客車行業整體承壓;2)新能源技術研發不及預期,目前公司憑藉領先的新能源技術,有望在補貼退坡後提升市佔率,若其他公司加大研發力度,取得技術突破,可能威脅公司行業地位;3)公司海外市場推進不及預期:如果海外市場受宏觀經濟等因素影響,導致公司客車出口量下滑,可能影響公司整體利潤和銷量。

燃料电池板块行情现三大新变化 六股享大餐

三花智控:收入增長環比放緩,盈利能力降幅收窄

三花智控 002050

研究機構:廣發證券 分析師:曾嬋,袁雨辰,王朝寧 撰寫日期:2019-04-04

收入增長環比放緩,單季盈利能力降幅收窄

公司披露2018年年報:2018年公司實現收入108.4億元(YoY+13.1%),實現歸母淨利潤12.9億元(YoY+4.6%),對應淨利潤率11.9%(YoY-1.0pct);其中Q4單季實現收入25.7億元(YoY+7.5%),實現歸母淨利潤2.7億元(YoY+4.7%),對應淨利潤率10.5%(YoY-0.4pct)。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2.5元現金股息,共計派發5.6億元,對應股利支付率43%;同時以資本公積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3股。

庫存壓力下下游需求放緩,毛利率下降幅度收窄

公司製冷/ AWECO/微通道/汽零/ 其他業務單元分別實現收入59.6 / 10.9/ 12.2/ 14.3/ 11.3億元,同比增長21.0% / -9.3% / -2.9%/ 18.3% / 14.7%;分別實現毛利率32.6% / 14.9% / 30.4% / 29.4% / 18.0%,同比變動-3.3 / -2.6 / -4.3 / -1.5 / -3.0pct,整體毛利率為28.6%(YoY-2.6pct)。 (1) 下游庫存壓力下需求承壓:產業在線數據顯示,2018Q4單季度空調產量、中央空調銷售金額分別達到2,856萬臺/ 208.1億元(YoY -5.2% / -0.3%),電子膨脹閥、截止閥、四通閥內銷量分別達到1306萬隻、5200萬隻、2713萬隻(YoY +9.0% / -15.7% / -3.9%)。除電子膨脹閥受益節能環保要求升級外,其餘維持負增長,對公司製冷業務板塊形成拖累,導致公司收入增速環比繼續放緩。 (2) 競爭壓力或有所緩解:前三季度公司在空調零部件市場競爭壓力加大的情況下毛利率下降明顯,但從Q4單季度看相關因素或已得到緩解,疊加產品結構升級,毛利率下降幅度有所收窄。

汽零業務發展勢頭良好,訂單持續增長

年報顯示,公司新能車熱管理產品持續發力,陸續獲取了來自法雷奧、馬勒、大眾、奔馳、寶馬、沃爾沃、特斯拉、通用、吉利、比亞迪、上汽等客戶的訂單,最大單車貨值已近人民幣5000元。公司公告顯示,三花汽零被確定為上汽大眾新能源電動汽車平臺水冷板項目的供貨商,相關車型預計於2020年批量上市,生命週期內預計銷售額累計約人民幣9億元。

盈利預測

預計公司2019-2021年歸母淨利潤為14.7、17.2、20.2億元,同比增長14.0%、16.9%、17.1%。最新收盤價對應2019年PE23.8x,考慮汽零業務有望持續增長,製冷業務長期確定性高,預計估值在切換至2019年後將有所修復,給予公司2019年PE27x,與2018全年收盤價中位數對應的當年靜態估值保持一致,對應合理價值18.63元/股。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行業景氣度下降;原材料價格上升;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升不及預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