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燈》比《盜墓筆記》好嗎?

對於盜墓類小說而言,《鬼吹燈》和《盜墓筆記》算得上的出類拔萃了,而且兩部小說都各有亮點,在伯仲之間。但《鬼吹燈》被拍成電影和電視劇的數量卻遠遠超過了《盜墓筆記》,這是為什麼呢?難道《鬼吹燈》真的比《盜墓筆記》好嗎?


《鬼吹燈》比《盜墓筆記》好嗎?


首先了解一下兩部小說的作者,《鬼吹燈》由天下霸唱完成,原名張牧野,在內蒙古長大,而且是學美術出生。最難能可貴的是,張牧野的父母都是物探隊的職員。這位在物探隊的大院裡長大的孩子對精緻的古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此後便一發不可收拾,豪放的性情加上邏輯縝密的美術思維,還有得天獨厚的家庭氛圍,對於盜墓小說的創作,張牧野可謂是全身心投入其中,信手拈來。

《盜墓筆記》由南派三叔完成,80後的三叔出生在浙江嘉興,他小時候體弱多病,因此開始嘗試用寫作的方式構建自己想象中的世界,而且他創作的原型基本都是身邊的人。


《鬼吹燈》比《盜墓筆記》好嗎?


所以,《鬼吹燈》裡面出現了摸金校尉、卸嶺力士、搬山道人、發丘天官、乃至還有觀山太保,這是天下霸唱對當時民俗和傳聞的理解,很真實,所以寫出來的東西也很有帶入感。而《盜墓筆記》裡面講述的是老九門之間的家族紛爭,在格局上難以琢磨。

兩部小說在讀者之間都引發了不小的轟動,但隨著時間的沉澱,會發現《鬼吹燈》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都一部一部的接著上映,相比之下《盜墓筆記》就顯得冷清了很多,兩者上映數量相差甚大,究其原因我覺得有三點。


《鬼吹燈》比《盜墓筆記》好嗎?


第一點,《鬼吹燈》裡面的人物刻畫更真實,故事更吸引人,有很強的立體感。《盜墓筆記》裡面的鐵三角吳邪,王胖子和悶油瓶,與《鬼吹燈》裡面的胡八一,王胖子和雪莉楊比起來,還是少了一點靈魂。雪莉楊就是薛寶釵和花木蘭的合體,很形象;而胡八一就是一個個人主義的肝膽英雄,有點痞子氣;而王胖子就是一個大老粗的形象,張飛加上李逵一起在田間追逐嬉戲的感覺。就算是純文字,看見一行字,就知道這是從三人誰的嘴中做出來的。

第二點,小說整體的邏輯和情節。現在我還記得在豆瓣上看到有人這樣評價兩部小說:“看完《鬼吹燈》後,靠!原來是這樣;看完《盜墓筆記》後,靠!到底是怎樣。”《鬼吹燈》雖然分了幾個獨立的故事來講述,但每一個故事都有始有終,很好理解,該打的地方打得很盡興,該玄幻的地方足夠玄幻。單線敘述,邏輯清晰。而《盜墓筆記》即便是結尾都是採用的開放式,讓讀者自己去想。這樣的結局其實也造成了一些尷尬,那就是想要改變的編劇們會很痛苦,因為原作者都不知道故事應該如何結局。


《鬼吹燈》比《盜墓筆記》好嗎?


第三,版權的問題。《鬼吹燈》已經有《九層妖塔》,《雲南蟲谷》面世,《龍嶺迷窯》和《崑崙神宮》也已經在籌備。電視劇《黃皮子墳》和《怒晴湘西》還有《精絕古城》都獲得了很好的口碑,名利雙收。如此多的作品面世,是因為《鬼吹燈》的影視改編權賣給了不同的公司,分別有夢想者影業,企鵝影視,萬達影業,這些都是很有實力的東家,自然在進度方面佔有絕對的優勢。

而《盜墓筆記》就不一樣了,2013年的時候南派三叔就把六年改編權一次性打包賣給了歡瑞世紀,在這之間也就出了一部,效果口碑還很糟糕,導致後面的計劃也未能如期實施。


《鬼吹燈》比《盜墓筆記》好嗎?


《鬼吹燈》比《盜墓筆記》好嗎?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愛好,兩部小說都能風靡一時,說明都有其亮點。都在期待把文字變成影視作品,帶給盜墓迷們更好的體驗。

免責聲明:【文字圖片素材來源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作刪除處理,我們只做分享之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