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江廈村有600多年曆史,是抗日名村!

位於龍門縣城東面三四公里的江廈村,是龍門譚氏祖居地龍城雙廈(舊稱隴廈)分出的居住點,至今有600多年曆史,這個歷史悠久的古村還是個抗日名村。

龍門江廈村有600多年曆史,是抗日名村!

江廈村起源

江廈村居住的是龍門譚氏一族。龍門譚氏,是龍門縣城有史可查的最早的一個家族之一。

龍門江廈村有600多年曆史,是抗日名村!

龍門譚氏始為譚瑞奇,歷代龍門縣誌對譚瑞奇都有記載。譚瑞奇,原江西弋陽人,南宋紹興十八年(1148年)進士,與朱熹同榜,初受禮部員外,後官長史司左長史兼參軍。當朝大臣譚瑞奇是怎麼從京城來到嶺南僻地龍門?據清康熙六年《龍門縣誌》載,南宋“寧宗朝與呂祖儉上書論趙汝愚之忠、朱熹老儒、彭龜年舊學、李祥老成不當罷斥,上怒,貶廣東,以公事至西林都長沙鄉,見麒麟岡山水竹石可愛,因卜居焉。”原來,譚瑞奇因“上書”觸怒龍顏被貶謫至嶺南,最後見麒麟岡(今龍門縣城東約10公里、王賓大坑後)拔秀,遂卜居岡下。譚瑞奇的後裔開枝散葉,分散龍門各地。在龍門譚氏聚居點中,除了開基地龍城雙廈,還有西埔譚屋、江廈、水口、左潭禾倉、沙逕茶湖等著名譚氏村落,其中,龍門縣城東郊的江廈,無疑是龍門譚氏集大成者。在宋末元初之際,譚瑞奇七世孫譚保恙為謀後人基業,從雙廈外出,四處尋找發展地,最後選擇了今龍門縣城東面三洞村。譚保恙生一子譚仕昌,譚仕昌又生兩子,譚勝燕、譚佐卿。後譚佐卿於元末明初從三洞遷至江廈 “瓜仔落棚”之地開基。譚佐卿生有4子,分別為譚心海、譚學海、譚明海、譚志海。4人中,只有譚明海(字文淵)留居江廈,被後人稱為江廈始祖。《廣東省龍門縣譚氏族譜》稱,“那時,(岡廈)丁財十分興盛,人口激增,需要更多的耕地,祖(譚明海)即就請三洞那班長工的子孫來幫忙開荒耕種,東從三洞口至周田,南自文筆金鳩廟山至花圍村前,西至王賓交界等數十萬畝荒山田地,開闢耕種,又在今沙壙橋頭處興建馬欄屋場,派有人長住馬欄屋養馬。”

靠著廣闊田地和馬場,譚明海在江廈將家業鋪開,4個兒子譚宗義、譚宗智、譚宗信、譚宗受在附近定居,田地山頭,就近耕種,江廈也逐漸形成瀝口、巷口、園心、新圍、塘面等譚姓自然村。

此後,江廈譚氏在此建家祠、文筆塔、書舍、碉樓等設施,龍門縣城東郊,一個規模巨大的家族集聚地,橫空出世。江廈各自然村彼此獨立又相連,在田園山水之間形成建築群,頗有世外桃源之美。

龍門江廈村有600多年曆史,是抗日名村!
龍門江廈村有600多年曆史,是抗日名村!

抗日名村江廈一役

歷經明清兩代的營建,江廈成為龍門東郊著名的“崔廬”大家,在動盪的年代,江廈躲過了多次匪亂,但卻不得不捲入一場與外敵的抗爭。這一次,江廈人發揮家族尚武傳統、以武進士譚綸邦為榜樣,與日寇展開殊死搏殺。

龍門江廈村有600多年曆史,是抗日名村!

事發1944年7月2日下午4時,一隊約1500人的日軍由增城開往龍門縣城,沿途搶劫。行至龍門縣城東郊江廈周田村時,日軍偵察兵發現龍門縣城已是空城,大部分居民躲到離縣城不太遠的江廈、三洞等地,於是改變計劃向江廈和三洞進軍。黃昏時分,日軍行至江廈譚仙公廟時被村民發現。當時江廈村裡有本村村民和從縣城逃難來的群眾,如果不攔住日軍,大家根本就沒時間逃出去躲避。經商量決定,江廈村組織60多名青壯年成立了一支自衛隊攔住日軍。在當時的保長譚煥堯的指揮下,分為兩個戰鬥隊,一隊埋伏在譚仙公廟正面的田坎上,一隊埋伏在新莊坳小山的側面伏擊日軍。在這次戰鬥中,村民使用了土槍、土炮等武器。由於已近黃昏,日軍視野不清且不熟悉地形,不清楚究竟遇到了多少武裝,不敢貿然進村,於是紛紛佔領近處的山頭反擊。自衛隊員們奮起抵抗,從傍晚一直打到晚上8時,阻擊日軍近3個小時。直到村民們安全撤離至三洞村後,自衛隊才撤退。第二天早上5時,日軍在山上向江廈村發射28發炮彈,還專門向碉樓發射了十幾發炮彈,把碉樓炸塌了半邊。此時村內空無一人,日軍炮擊後看見村裡面沒有反應才進入村莊,大肆洗劫村民的財物,六畜牲口全被宰光,直到當天下午才離開。由於地形和環境所限,日軍無法向前三洞村掃蕩,只能撤走。

龍門江廈村有600多年曆史,是抗日名村!

據相關史料記載,江廈一役,江廈人不僅保護了族人,還保護了成千上萬的縣城逃難民眾,打死打傷日軍難以統計,其中日軍分8堆柴火焚化斃命日兵,還偷埋一具身著大佐軍服的日軍軍官屍體;江廈村村民譚丁貴當場犧牲,譚彩群受重傷不治身亡,3人輕傷。江廈由此成為龍門抗日名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