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孩子的一生,建議您看看(深度好文)

如何給孩子樹立正確價值觀?

我們為什麼需要榜樣——親社會行為

人們在共同的社會生活中經常會表現出類似這樣的行為,比如幫助、分享、合作、安慰、捐贈、同情、關心、謙讓、互助等。社會心理學家把這類行為稱為親社會行為。親社會行為又叫積極的社會行為,它是指人們表現出來的一些有益的行為。親社會行為的目的不是為了得到外來得獎賞或者害怕懲罰,而是出於自願。親社會行為是人與人之間在交往過程中維護良好關係的重要基礎,對個體一生的發展意義重大。

為了孩子的一生,建議您看看(深度好文)

如何培養親社會行為

社會心理學中有一個行為主義的觀點,這種觀點認為親身行為的人和自我懲罰,這會促使人形成積極的社會價值觀,有利於人的身心健康,還會使人獲得鞏固友誼,此外幫助別人還有提升心境的作用,當受助者的痛苦消除並開始快樂起來的時候,助人者同樣會受到這種情緒的感染使自己也變的更加愉快。

為了孩子的一生,建議您看看(深度好文)

理解情緒

親社會行為的培養首先要幫助兒童理解自己的情緒,進而理解別人在相同的情境中可能產生的情感。

當兒童手指碰傷,玩具跌壞,想參加遊戲卻遭到同伴拒絕時,父母不僅要啟發兒童講述自己的情緒,使其激動的情緒得到正確的表達與發洩,並且要安撫他的情緒,並引導兒童對不滿情緒做出正確的理解。父母的同情,建議加上講述時的宣洩,會使幼兒較快的恢復平靜愉快的心情。有時,當幼兒看到別人處於同樣情境時,成人可啟發幼兒伸出援助之手。

為了孩子的一生,建議您看看(深度好文)

語言肯定

親社會行為培養第二個要點是成人要即使表示對親社會行為的語言肯定。

有些家長衷心地喜歡子女幫助,關心他人,和他人分享與合作,他們對親社會行為的言語肯定較多,子女的行為也就更加穩定地向利他方向發展。與此相反,有些父母比較斤斤計較自家的利益,對他人的親社會行為持批判或懷疑的態度,其子女的親社會行為也比較差。

曾有一個實驗:號召一些3~6歲的孩子吧贏得的獎品捐助給生活有困難的兒童。

心理學家對第一組的孩子說:“我知道你是個喜歡幫助別人的孩子”。

對第二組的孩子說:“你會這樣做,因為我希望你這樣做”。

對第三組的孩子說:“隨便捐不捐都可以”。

然後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觀察三組孩子對捐助箱投入的多少。結果發現第一組捐的最多,第二組辭職,第三組最少。由此可見:父母有意無意的語言肯定對培養孩子親社會行為有多麼重要。

為了孩子的一生,建議您看看(深度好文)

移情能力

親社會行為培養第三個要點 重點培養孩子的移情能力

移情是兒童對來自另一人的情感暗示或者對另一人所處的情景所產生的一種不隨意的替代性反應,表現出感受到與另一人相似的情緒體驗。移情的程度在於一個人對別人的想法和情感的敏感性。因此移情可以幫助兒童擺脫“自我中心”的傾向的增強對別人理解。移情和同情都建立在對別人內心狀態的理解能力之上,但移情比同情更進一步,他要求兒童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上想問題,產生同樣的感受。有時兒童不能發現別人是否收到壓抑,自己是否應當幫助別人,是因為情景中情感的暗示線索很不明確,也看不清影響別人情緒的原因,他們就可能不認為別人有困難,或不理解別人需要幫助。

為了孩子的一生,建議您看看(深度好文)

社會心理學家和兒童教育學家都認為,移情能力是良好道德行為的情感基礎,能理解和體諒別人、能同情別人的痛苦和不幸的孩子,更容易表現出親社會行為。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霍夫曼認為,移情能力的產生和發展要經歷4個階段:

(1)零兒從出生到2歲,如果附近有別的要兒在哭,孩子便也會哭,這是種模仿行為,也是最原始的移情形式,但不是道德行為。1歲左右的孩子看見照顧自己的親人哭泣時,馬上感到壓抑不安,會輕拍親人的臉,把自己的頭埋在親人的膝上,既像是安慰人,又像是尋找安慰。1歲半的孩子看見同伴哭泣,會把自己的玩具給同伴玩。

(2) 3-6歲是移情發展的第二階段,6歲的孩子能看出別人高興或不高興,並因之感到興奮或壓抑,不過他以為別人和自己的感受總是一樣的,不大理解別人可能有和自已不同的意見或感情。有一個關於3-6歲幼兒移情的實驗表明,當關著門的另室中傳出兒童的哭聲時,約有50%的幼兒露出關心的表情,17% 的幼兒表示悲哀,10%的孩子跑去喊成人幫助,5%的孩子表示焦急;但還有18%的孩子自顧自遊戲,或明顯地表示不同情。

(3) 8歲左右是移情發展的第三階段,這時的孩子大多數能接受關於他人情感的較為微妙的暗示,也知道在同一情景下各 人可能有不同的感受。

(4)進人少年時期是第四階段,12歲左右的少年能夠不依賴當前的情景線索去理解或預測他人的情感變化。但是同齡少年中移情能力有很大懸殊。

為了孩子的一生,建議您看看(深度好文)

社會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指出:成人在培養兒童的移情能力時,應充分利用圖書,故事等具有生動形象的事物或指出當前情景中出現的親社會行為,鼓勵兒童談論他人的情感體驗,引導兒童觀察和讚賞故事及現實情錄中周圍成人或同伴的親社會行為的表現,使兒童認識到親社會行為可導致對雙方均有益的後果:接受幫助的人因解決了困難而高興,樂於幫助別人的孩子,有時會受到讚揚:即使沒有表揚他,他也會感到做好事是令自己心裡很愉快的事。

為了孩子的一生,建議您看看(深度好文)

當兒童學會了站在別人的立場上看問題,他的分享、互助、合作、驚慨、友愛的行為自然而然地會得到增強。社會心理學家指出對他人的困難常常主動表示熱情幫助和關心的父母,以充滿愛心的情感態態度進行說理教育,並強調行為動機和行為後果的父母,能使子女越來越善於理解和體諒他人,較多地產生幫助別人的動機和行為。研究還發現:常常從事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的孩子,比在家裡從不盡任何 義務的孩子有更多的親社會行為,而僅僅用說教和強制命令的方式指示孩子關心他人的父母無法獲得較好的效果。

更多優質心理學文章,盡在關注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