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倾向于完全掌控球员的个人发展,长时间执教国家队是出人意料的

翻开足球的历史,人们总结出了很多方式来评定场上各个球员的贡献情况。诸如霍根、查普曼、马斯洛夫、米歇尔斯和萨基等都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自己的足球哲学。而在这些人中,一位名叫洛巴诺夫斯基的教练的成就显然是被人们所忽视和低估了。他对于足球的贡献与刚刚提到的这几位传奇名帅一样重要,并且更是一位极富开创性的杰出教练。


他倾向于完全掌控球员的个人发展,长时间执教国家队是出人意料的


瓦列里-洛巴诺夫斯基出生于1939年的基辅市,孩提时期的洛巴诺夫斯基就是一位非常聪明的孩子,他在从高中毕业之前曾获得过数学竞赛的金牌。而他也将这种对于数学的痴迷和喜爱贯穿了整个职业生涯。洛巴诺夫斯基在高中毕业之后选择前往基辅工学院主修工程学,当时基辅也是前苏联计算机产业的中心。洛巴诺夫斯基正是通过在这里的学习认识和了解了电脑,并随后在他的教练生涯中最大化地利用了它。他的传奇生涯体现了掌控一切的欲望,而基辅迪纳摩为他提供了完美的平台,在这里,他威望素著,而且他还有能力经年累月地向球队灌输他的整套足球理念。当他结束了中东淘金之旅回到乌克兰后发现,他之前所面对的是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他倾向于完全掌控球员的个人发展,长时间执教国家队是出人意料的


洛巴诺夫斯基倾向于完全掌控球员和他们的个人发展,而他的控制是全方位的、持续的,并不是偶尔为之,所以看到他能够如此长久地执教国家队还是出乎人们的预料。在球员时代,洛巴诺夫斯基是一位充满活力和速度的球员。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马斯洛夫麾下的基辅迪纳摩,洛巴诺夫斯基司职球队的左边锋。洛巴诺夫斯基在球队中一直有着优异的表现,不过后来由于球队的战术转变为442,他因无法适应从边锋回撤至边前卫的位置从而离开了球队。在辗转了两家俱乐部后(译注:分别为奥德萨黑海人和顿涅茨克矿工。其职业生涯中共出场253场,打入71球,并有两次为前苏联队效力的纪录),洛巴诺夫斯基在其29岁时,也就是1968年选择了退役。之后他开始了长达32年的教练生涯,履历显赫,蜚声世界。



上世纪80年代末基辅迪纳摩的足球风格依然有强烈的洛巴诺夫斯基烙印,这说明他建立的制度依然强大,但是之后随之而来的一批年轻人的态度已经有所转变。他不再像之前那样强势控制他的球员们的方方面面,即便这样他还是培养出了最后一批伟大的乌克兰球员,包括舍甫琴科、雷布罗夫以及严格遵从洛巴诺夫斯基教诲的卢兹尼。当雷布罗夫以主教练身份重返基辅迪纳摩并接过了恩师洛巴诺夫斯基的衣钵时,球队的踢球风格和精神面貌已经发生了转变——泽伦特索夫已经不再为球队提供技术支持,而来自西班牙的助理教练劳尔-里安乔也有着完全不同的足球理念。


他倾向于完全掌控球员的个人发展,长时间执教国家队是出人意料的


到了21世纪,在这个具有开放市场的世界足坛,球员们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球队,而洛巴诺夫斯基的理念是否还能发挥作用便不得而知——但是有一件事是确定的——他在足球领域的开创性思想已经为后世的战术大师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从希斯菲尔德到范-加尔,从穆里尼奥到博阿斯。而至于洛巴诺夫斯基对他人的高要求,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位足坛传奇对于足球这项运动的根本诉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