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之贺兰晴雪考

在宁夏,明朝时候就有八景,清朝时又有新八景。贺兰晴雪,是宁夏古八景之一。那时的六月,烈日炎炎,蓝天晴空下,白雪覆盖在贺兰山顶,山背青铜石壁如炼,山脚苍柏绿荫点翠。景色壮观雄奇,视觉印象强烈,被誉为八景之首。

鲁迅先生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里曾说:中国许多人大抵患有一种"十景病"或"八景病",严重起来在清朝,凡看一部县志,往往有十景或八景。又说:"十"字的病菌,似乎已侵入血管,流布全身。

确实,在全国到处都有八景或十景,即使不够,也要凑出八或十来。鲁迅只是因文章需要,借此发挥,讽刺封建卫道者。人们凑足十或八,更多是对数字的喜爱,对家乡景色的喜爱,与病态无关。现今,政通人和,百业俱兴,建设日新月异,还会有更多的十景或八景如春笋破土而出。

新年伊始,一场大雪断断续续下了几天,久违的雪也把银川装扮的阿娜多姿。满眼望不尽银装素裹,远眺看不断白玉兰山。天终于放晴,当第一缕阳光洒向贺兰山,山顶的雪开始变得白里透红,而后又在狂风的卷集下,如红尘滚滚,似有席卷凡间之势。

太阳升起,天空变得湛蓝,刚才的红尘滚滚,消没在天边翻腾的白色云团中,狂风依旧,于是很难分清那山顶的白色,是不是有雾还有雪。如果是这样,那应是飞雪腾云驾雾而来,装点大河山川,今朝给你好看。

一时间,人们兴奋起来,竞相记录下美丽的片刻瞬间,宁夏各路媒体及朋友圈纷纷在谈论着,感叹雪山的壮美,贺兰晴雪的声名再次被反复唤起。

当然,在我看来,那天的山雪虽美,但比之最佳还差一截。漫山遍野白茫茫一片,山上山下到处是雪,没有雪线,就没了对比的山色,也失去了山顶雪的纯粹和粗犷,同时也没了山的巍峨和雄壮,变得妖娆妩媚起来,这不该是西北山雪特有的风采。以前是夏日,绿意葱茏,色彩丰富,山雪尤其可贵,少而为佳。现在是冬日,放眼远望,模糊朦胧,水墨画意四分,却还缺二分诗情、三分豪情和一分真情,达不到贺兰晴雪的核心所在。

回眸五百年前,贺兰山顶终年还有积雪,在暑夏,晴空万里,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到处郁郁葱葱。在绿荫中远望贺兰山,白雪盖顶,玉峰重重,雪线下青山叠嶂,壁仞苍翠。一条界破青山色,蓝天、雪顶、青山、绿树、红花、碧草等全部有机的结合起来,呈现别样的景观,满眼风光聊会于心,舒适又惬意。这也才是真正的贺兰晴雪。

几个世纪过去,随着时间推移,气象变化,贺兰晴雪一景从夏天来到了秋天,又从秋天走进深秋。现今,暮秋的初雪,才能唤醒今人对贺兰晴雪的历史回忆,贺兰山顶的寒风也不断的叩响历史的闸门,向人们诉说着这里的过往,曾经的胜景,依旧艰难的挺起骄傲的身姿,在隆冬中坚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