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水果常滯銷,卻還大量進口,誰種誰先富

今天要跟大家聊一個比較令人深思的問題。筆者作為一個水果迷,對水果也是研究的比較多。現在農民抱怨種啥就啥滯銷,都不給他們活路了。這種現象最大的問題就是跟風,一旦看到去年人家種什麼賺錢了,那麼就立刻自己也把原來作物全部清理掉,跟著人家種什麼。這就是盲目發財夢,希望自己也能跟著喝點湯,結果連骨頭渣都沒有分到一個卻還虧得底朝天回到解放前了。這一現象在南方特別嚴重,有一種水果就是這麼折騰人。

這水果常滯銷,卻還大量進口,誰種誰先富


我國年產已經達到了480萬噸,不是480噸,而是中間還有一個萬,這數量已經非常驚人。相比其他水果,這水果應該是我國產量第一的水果吧。它就是被南方人廣為種植的柚子。說到柚子很多南方人就會說我家種了多少,而不是有沒有種的問題。今年來,長江以南掀起了一陣種柚子熱潮,原產地種苗大規模往外輸送,種植面積不斷擴張。這柚子產量可是年年屢創新高,增長率可達10%之快。

這水果常滯銷,卻還大量進口,誰種誰先富


面對這個問題,只要市場消化的掉其實都不是問題,可實際卻不是這麼理想的。據資料顯示,我國在17年的柚子出口僅僅也就20萬噸,相比那個年產量的數據,簡直是不值得一提了。僅有少量出口,大部分都是國內自銷,可實際卻沒有那麼大的市場消耗能力,最後苦的就是那些種了賣不出去的果農。供過於求的關係最後導致的都是源頭的人受苦,收購商可以有更多選擇餘地,用最廉價的錢挑選更優質果子。

這水果常滯銷,卻還大量進口,誰種誰先富


縱觀這幾年柚子行情,晚熟地區幾乎都會出現滯銷,到最後還有很多掛在樹上沒有人要的。所以這現象如今已經很普遍,國內常滯銷已是常態。那麼現在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人們覺得外國的東西比較好的這種心態。雖然國內柚子產量很大,但是還是有很多靠進口,而且是大量進口。進口的柚子價格賣得比國內貴好幾倍,卻能賣得比國內的火爆。這就讓人不得不有疑問了?這到底為啥?其實問題就在於消費者的心理。曾有人就這麼做過測試,把國內的果子當做國外的賣,不僅價格能提高很多,也更受消費者喜歡,似乎沒有人因為國外價格高貴去覺得吃不起。當然這只是測試消費者心理,做生意切不可這樣欺詐消費者。不知道你們看如今柚子以後發展會如何呢?歡迎發表你們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