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兰山之战,蕞尔小国挑战大明被灭,大明扬威海外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热爱和平的民族,即使我们再强大,也从未主动攻击或者奴役任何一个国家。但是这并不表明我们惧怕战争,当我们的权益受到不正当的侵害,我们也会不得已采用战争的手段,维护国家的尊严。

先来介绍一下大明王朝的对手锡兰山国,也称僧伽罗国,师子国,狮子国,就是现在的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从十四世纪开始,远洋贸易的兴起,锡兰作为印度洋上一个重要的避风港和中转站,货物贸易兴盛。

锡兰山之战,蕞尔小国挑战大明被灭,大明扬威海外

大明舰队

为什么大明王朝能和印度洋岛国扯上关系,并且还打了一仗呢?这就要说说当时的郑和下西洋了。当时明朝初立,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发展,国力强盛,但当时迫于北方游牧民族的压力,便寻求在南方和海外宣立国威,以求万国来朝;同时也为继续延续宋元时期的海上贸易,开通更远的贸易航线,明成祖朱棣派遣郑和率舰队七下西洋。

当时郑和七下西洋,可以说对树立大明王朝的权威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也真正的实现了万国来朝。和锡兰山国发生在的战斗,即发生郑和第三次下西洋的时候。这里狼君想说一句,这小国家应对战争的能力就是不行,灭国一战就完成了,称他为战争都觉得不合适。

锡兰山之战,蕞尔小国挑战大明被灭,大明扬威海外

明成祖朱棣

当时的锡兰山国,凭借着重要的地理优势,向停靠在港口的各个国家的所有商船都索要巨额的停靠费,亦或直接劫掠商船,各国苦不堪言。郑和率领的明朝舰队也不例外,但是郑和并未同锡兰山国撕破脸,而是展现礼仪之邦的形象,面对可以称得上是敲诈的锡兰山国,依旧以礼相待,每次都恩施礼品。

在郑和第三次下西洋时,当时正处于内战的锡兰山国,觊觎明朝舰队的珍奇异宝和精良的武器战船,想要谋害郑和。这时郑和已经有所察觉,便启程继续西去。但是当时的锡兰山国国王亚烈苦奈儿(亦称阿罗伽拘那罗五世)仍不死心,依旧想要谋害大明舰队。

锡兰山之战,蕞尔小国挑战大明被灭,大明扬威海外

郑和宝船


1410年,郑和率领的舰队,在返航时不得以又要停靠在锡兰山国修整。亚烈苦奈儿想要用计将郑和与舰队分开,让舰队群龙无数,而郑和也无兵可用,从而将其吞并。郑和在接受亚烈苦奈儿的邀请之后,郑和也有预防,带了两千精兵前往。

在郑和行至半路时,亚烈苦奈儿即发兵五万,进攻停留在港口的舰队。而且又派出兵力,砍断大片的树木来阻止郑和返回舰队指挥作战。这里郑和的军事才能就表现了出来,他及时地分析了锡兰山国的势力,认为进攻舰队的已经是锡兰山国的全部兵力了,王城必定兵力空虚,又见回途被阻,便立刻决定率亲军进攻锡兰山国首都。

锡兰山之战,蕞尔小国挑战大明被灭,大明扬威海外

郑和

郑和所率亲军的战斗力可不一般,在国内可是参加过靖难之役的精兵强将,对付这些半开化的人,可谓绰绰有余。郑和的估计是正确的,都城根本就没有什么防卫,当郑和带领军队赶到时,锡兰山守军阵脚大乱,郑和几乎未费什么力气,就攻入皇宫,生擒了亚烈苦奈儿,其他皇室成员和主要大臣。

皇城告急,进攻舰队的军队得到消息后,急忙回援。这时留守舰队的水兵立刻下舰陆战,与郑和的军队一起,两面夹击,大败锡兰山国军队。随后,郑和押解着亚烈苦奈儿以及其他皇室成员和主要大臣,返回中国。

锡兰山之战,蕞尔小国挑战大明被灭,大明扬威海外

郑和

后来明成祖朱棣赦免了亚烈苦奈儿,又择贤另立了国王,此后锡兰山国向大明王朝称臣,按时朝贡。

锡兰山之战,可以说是历次下西洋的过程中,发生的唯一一次战争,而大明王朝以绝对的优势,生擒其国王,真真正正的宣告了大明的强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