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籍烈士诠释新时代沂蒙精神

4月5日下午,在四川木里森林火灾扑救中英勇牺牲的徐鹏龙、赵永一、张帅、康荣臻4名临沂籍烈士回归家乡。上万群众自发前去迎接,沂蒙人民用最朴实的感觉,表达对牺牲烈士的无比感伤与痛惜。


临沂籍烈士诠释新时代沂蒙精神


四名烈士的成长拥有深厚的红色土壤。四个年轻的生命消逝,让人们感叹他们生命的短暂,追寻他们的踪迹可以发现,红色革命文化浸润于他们的生涯,沂蒙精神早己深入他们的灵魂。徐鹏龙烈士出生地费县薛庄镇同庄村,曾演绎大青山突围战,同村牺牲的烈士达10位。康荣臻烈士出生地平邑县仲村镇康家寨村,早涌现出5位烈士。赵永一烈士的出生地罗庄区高都街道车辋村、张帅烈士的出生地高新区罗西街道涧沟崖村,原有烈士也分别达到3位。四个年轻人成长的红色土壤,让他们的血肉之躯充满了红色基因。

四名烈士的心间满溢爱党爱军的拳拳情怀。四个年轻人走上军人道路,并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夙愿。2015年徐鹏龙初中毕业时,老师推荐他去读中专,但他一心想当兵,因年龄不够,过两年才报名入伍。赵永一从小就有军旅梦,上初中时的理想就是当兵,2016年他就报名入伍,被告知年龄不够,2017年再次报名终于如愿以偿。张帅张帅从小就想当兵,同村的伙伴退伍,但他依然在坚持。康荣臻的两个爷爷分别是党员和军人,二爷爷家的小叔也入伍,因此他也是从小就想当兵。

四位烈士的背后是沂蒙大地浓浓的拥军情怀。沂蒙精神在这方热土的传承,一直是经久不息。广大群众对于党和军队的爱戴之情,让拥军成为最赤诚的写照。近年来烈士用英雄行为诠释沂蒙精神的壮举,不时地在上演。其中,有武警山东总队临沂支队直属大队一中队班长张楠,在驻索马里使馆安全警卫任务时,因恐怖袭击中壮烈牺牲;有武警济南支队机动大队特战中队排长王成龙,他来自临沂市莒南县,在极限训练中发现货车冲向队伍时,推开战友牺牲自己。如今沂蒙大地又添四位年轻的烈士,但再多牺牲也挡不住人们参军拥军的热忱。烈士的妹妹张帅愿意继承哥哥的遗志,成为一名消防战士,完成哥哥的遗志,因年龄太小被婉拒。

“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一个儿,送战场……”这是经典,会始终在沂蒙延续;这是传奇,会上演新的故事;这是心声,会一直传唱在百姓中。在新时代,沂蒙精神不但不会褪色,而且变得更加光彩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