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經典《紅樓夢》:元妃省親,看似盛極之景,實則大悲之行

咱們繼續說《紅樓夢》,第十六回,又發生了一件大事,宮裡太監來賈府降旨,這處寫的好玩極了,你瞧他怎麼寫的。文中寫道:全家人都嚇壞了。好一個"嚇壞了",皇宮裡來人,不知道是喜是憂,確實是件害怕的事啊!如果是好事,皆大歡喜,如果是壞事,株連九族都可能,封建社會皇家威儀由此可見!

重溫經典《紅樓夢》:元妃省親,看似盛極之景,實則大悲之行

皇帝詔書來了,就跟皇帝本人來一樣,擺了香案,開了大門,連賈政過生日的酒席和戲臺子都撤了。來的太監一說,才知道是大喜事,元春被封為貴妃了!老太太和太太,老爺們都穿了官服,要進宮謝恩去。賈家這麼一件大喜事,全家人都喜氣洋洋,唯獨一個人愁眉苦臉,這個人就是寶玉。寶玉在擔心秦鍾,因為秦鍾病了,要死了。

對寶玉來說,人間的權勢名利富貴都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情,所以眾人嘲笑他愈發呆了。元春要回來省親,大觀園要蓋起來了,而偏偏在這時,作者寫秦鍾死了,為什麼在一個高處時又突然降到一個低處,講榮華富貴時又講到秦鐘的死亡,我想作者的用意也許是說,繁華即是蕭索,蕭索即是繁華,到鼎盛的時候,如果不小心,就會一敗塗地。由此,我也想到一句話值得細細品味: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重溫經典《紅樓夢》:元妃省親,看似盛極之景,實則大悲之行

接下來,賈政帶一幫人進大觀園,給裡面的亭子、景緻提對聯匾額,特意把寶玉叫去,讓一路跟著。賈政為什麼這麼幹呢,一來是想考驗考驗寶玉的功夫,二來因為寶玉識字是元春教的,元春對這個嫡親的弟弟很是疼愛,賈政讓寶玉提字,也是為了讓元春高興。我們也得以借寶玉的眼睛,遊覽了一遍大觀園。這裡又要再次欽佩曹公了,建築大神附體,他寫的園林架設、庭院景緻、植物花草都異常講究!

重溫經典《紅樓夢》:元妃省親,看似盛極之景,實則大悲之行

大觀園是太虛幻境的實體,是互相對應的,曹公用最細的、最好的筆墨寫這裡的一草一木、一亭一園,是為了由現在的盛極一時托出最後的衰敗蕭條,想到這,也是有些傷感…

元妃省親,瞧瞧那些規矩和儀式,寫的真好啊,我看了都汗涔涔的緊張。小戶人家的姑娘回個孃家簡簡單單,一家人親親熱熱,繞膝說話。這身份地位高了,又代表著皇權,不得不復雜。

賈府規矩多,相比宮裡也是小巫見大巫,宮廷禮儀更繁瑣更威嚴。元春的轎子還沒進來,賈母等先跪下了,規矩禮數在人倫親情之上啊!元春換了衣服,隨眾人遊大觀園,看到幾處寶玉提的字,格外欣慰高興。出了園子,元春去了賈母處,要行家禮,賈母等人跪下止之,元春也哭了,一手挽著母親王夫人,一手挽著賈母,三個人似乎有很多話想說,但就是嗚嗚咽咽的哭,旁邊人也都在偷偷垂淚,父親賈政只能垂簾問安,元春說了幾句話,耐人尋味,"當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見人的去處,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兒們一會,不說不笑,反倒哭個不了;一會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能一見呢!"

重溫經典《紅樓夢》:元妃省親,看似盛極之景,實則大悲之行

可見元春在宮裡日子也不好過,應該也是各種宮鬥吧,要處理好和皇帝的關係,還要處理好和其他妃嬪的關係,難!這一句話將元妃人性化了,她另一個身份賈家女兒的形象活了,寶玉因為是無職外男,沒有資格進來見姐姐,元春讓他進來,攬在懷裡,淚如雨下。這裡寫的好心酸,雖然是一件榮耀的事。

重溫經典《紅樓夢》:元妃省親,看似盛極之景,實則大悲之行

重讀經典《紅樓夢》系列,今天就說的這裡了。日後依然會給廣大喜歡讀書的、喜歡《紅樓夢》的朋友分享書中的故事。本人讀書筆記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不同意見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