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展霆:听见“996.ICU”呼叫

林展霆:听见“996.ICU”呼叫

林展霆:听见“996.ICU”呼叫

在中国当外国驻华记者的工作时间虽然长,但我时常感觉,在许多中国同行、朋友或普通民众面前,我其实没什么好抱怨的。曾听一名记者同行说,连续工作14天再补假的工作安排不足为奇,而即使要休假充电,假期也要“省省用”,因为每年年假只有七天。

许多服务业领域工作时间之长就更不用说了,每周只有一天休假日是常态,碰到的好些足疗师和理发师,甚至一年到头期待的就是那几天春节假期。我向来钦佩他们的勤奋与韧性,也曾以为这或多或少就是被普遍接受的工作常态,但中国一批互联网企业员工两周前发起的“996.ICU”倡议,却释放出很不一样的信号。

朝九晚九,每周六天——这样的工作时长究竟合理吗?随着“996.ICU”(ICU即“加护病房”)在代码共享平台GitHub上获得关注,关于抵制中国加班文化的呼声近日达到沸点。加班文化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关于996的抱怨声也并非新鲜事,但成千上万人集体通过网上倡议表达诉求,产生一定群众声势和规模,不免让外界意识到此次事态更重大,也引起资方与官方更高度的重视。

毋庸置疑,996工作制是“磨人”的。这在互联网与科技公司尤为普遍,但即便996被一些舆论形容为“吸血文化”,愿意加入这行的人依然不少。不久前,一名北大学生告诉我,她毕业后希望到互联网企业工作,虽然深知在经济不景之时加入这行不会过得轻松,但和当个公务员相比,那是实现自我价值更有意义的途径。

这一方面体现积极向上的决心,另一方面也让人看到了,要实现理想目标与生活,必须接受并克服的现实压力是巨大的。

房子、生活费、未来成家立业的种种现实考量下,即便投身一份996工作也要咬紧牙根,能换来回报当然是最好,只怕如“996.ICU”倡议者所担忧的,还没来得及检验成就,就被推入加护病房了。

尤其是在日新月异的中国互联网和科技行业,从多年前从低端做起的处境,这些年来力求赶超他国的压力,到更近期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甚至打压,再加上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下的裁员风声,996的压力看似只会变得更大,多数人心中料想也知道,955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依然是天方夜谭。

而在压力骤增的时代,新生代员工对人生的追求与价值观也与前一代不同。

在相对富裕环境中长大的他们,渴望更高的生活品质,勤劳吃苦虽然有其必要,但事业中肯定还有更多大于勤劳的信念与追求。对不少人而言,996已并非他们愿意靠“咬紧牙根”撑过去的生活处境。

再加上80后和90后个人权利意识更强、吐槽文化更盛行,此时出现一个像GitHub这样较偏门却传播力不小的网络平台,一时更让关于996的抱怨与不满集中爆发,被形容为一场对加班文化的控诉,以及科技业劳动者对自身权益的维护。

有舆论认为,“996.ICU”倡议将社会矛盾更集中地凸出,甚至可能成为新的社会冲突点。

诚然,这样的不满情绪目前虽然更多局限于互联网和科技等领域,但如果持续蔓延,也不排除往政治方向发展的可能性。

要企业废除加班制度是不可能,做过头反而还可能对生产力和创业精神带来消极影响,但官方对“996.ICU”想必还是不得不正视。除了目前劳动法如同虚设等就业法律问题待解,或许还需要更健全的社会与生活保障体系,给予人们更大的安全感,不必觉得必须受制于996的不合理制度,在职场上能有更大的选择权和发声权; “996.ICU”发出了呼叫,这样的一天不知何时会到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