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70年代百姓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这组老照片是70年代,王树洲在位于太行山南麓的河南辉县所拍摄的,这些老照片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百姓劳作的场景。图为1971年宝泉水库工地。水库建在位于辉县西北60公里处的宝泉沟内,宝泉水库地处两省(河南、山西)三县(辉县、修武、陵川)交界处的辉县市薄壁镇境内,平均海拔1150米。

图为1973年,郭村大队女支书万子荣带头劳动。

图为1973年,大战洪洲城,誓把荒滩变良田。辉县,古称洪洲,这里有穆桂英大战洪州城的佳话。该地荒山丘陵占土地面积百分之七十。辉县人民改土造田,让坏地变好地。他们修整了土地16万亩,新造田两万五千亩。

图为1973年楼村组的一支姑娘打石队,后面的房子上写有“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标语。

图为1973年,占城公社社员在疏浚大沙河工地。 辉县以前是水难、路难、生活难,六七十年代郑永和同志带领该地群众治山治水,使得这里水通、路通,生活越过越美好。

图为1974年,固村大队社员在麦田里劳作。多年来,位于太行山南麓的河南省辉县市流传着这样两句话。“拿起白蒸馍,想起郑永和;拿起人民币,想起郑书记。”

图为1975年,修建石门水库的场景。石门水库位于河南省辉县市西北部太行山南麓,坝址位于上八里镇羊盘村西。该水库于1970年9月动工兴建小断面挡水坝,1973年4月扩建,1985年11月改建溢洪道,1988年6月23日全部工程竣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