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三學街,古都西安文脈之所在,濃厚的學風和書卷氣息延續至今

西安三學街,古都西安文脈之所在,濃厚的學風和書卷氣息延續至今

三學街歷史文化街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它東起柏樹林西至書院門,南與西安老城牆緊鄰,柏樹林、順城巷、安居巷,東木頭市等數條大小街道,圍出一個四四方方,規矩整齊的街坊。

西安三學街,古都西安文脈之所在,濃厚的學風和書卷氣息延續至今

唐朝時期,這裡是太廟之所在;到了北宋,改為祭祀孔子的文廟;明成化年間,西安府學、咸寧縣學和長安縣學相繼落成,圍繞文廟形成了“一廟三學”的官學格局;就這樣府學巷、長安學巷、咸寧學巷,三街匯合形成三學街。

西安三學街,古都西安文脈之所在,濃厚的學風和書卷氣息延續至今

三學街,作為西安著名的歷史文化老街,千百年來一直傳承著古都的傳統文脈。這片當年大唐皇城太廟坐落的區域,無處不浸染著書香,就連街道兩旁售賣的也都是一些文房四寶、石刻拓片和書籍字畫,歷史上濃厚的學風和書卷氣息延續至今。

西安三學街,古都西安文脈之所在,濃厚的學風和書卷氣息延續至今

曾經的孔廟,如今成了碑林博物館所在地,依託孔廟建成的碑林博物館主要以收藏、陳列和研究歷代碑刻、墓誌及石刻為主,館區由孔廟,碑林,古代石刻藝術展等組成,館藏文物1.1萬餘件,是陝西創建最早的博物館。

西安三學街,古都西安文脈之所在,濃厚的學風和書卷氣息延續至今

在三學街,有一座始建於明代的魁星閣。關於魁星樓有一個傳說,當年,三學街上彙集了西安府學、長安縣學、咸寧縣學三座學校,競爭非常激烈。每年鄉試後,三個學校都要公佈中舉的名單,看看哪個學校比較厲害。

西安三學街,古都西安文脈之所在,濃厚的學風和書卷氣息延續至今

然而有一年的鄉試結果讓人大跌眼鏡,咸寧縣學居然榜上無名,這讓咸寧縣的父母官很沒面子,於是就在咸寧縣學的二門建起了魁星閣,又在縣學南城牆上修築魁星樓,祈求文曲星保佑。此後,咸寧縣學果然人才輩出。這個傳說雖然沒有現實根據,但可以看出三學街人崇文重教的思想。

西安三學街,古都西安文脈之所在,濃厚的學風和書卷氣息延續至今

北宋著名思想家張載,曾在三學街上的府學讀書,他的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關學思想影響了一代代關中學子。

西安三學街,古都西安文脈之所在,濃厚的學風和書卷氣息延續至今

明朝思想家馮從吾仰慕先賢,在老街上創辦了關中書院,在張載的思想基礎上,提倡躬行實踐,崇尚氣節的學風;抗戰時期,秦腔劇作者高培支以秦腔宣傳抗日;民國時期,著名的辛亥革命先驅于右任先生是關學思想的重要繼承者和踐行者;還有新一代的老街人,他們將關學思想延伸至全國。

西安三學街,古都西安文脈之所在,濃厚的學風和書卷氣息延續至今

歷史終將結束,先人終究會遠去,但崇文重教的思想歷久彌新,影響著不同時期的老街人。

好了,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點擊“收藏”、“分享”或“關注”喲!

更多精彩旅行,盡在嗨走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