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好航空股炸板背后:航空业沦为不敢想象的微利行业

作者|白小羽

据央视网报道,4月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显示,围绕为企业和群众减负,确定了不少政策,其中包括一条“将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和

民航发展基金征收标准降低一半……”

消息传来,整个航空板块迅速动力起来。先是中资航空(美市)隔夜大涨,紧接着4月4日开盘,中国国航(601111)、东方航空(600115)、南方航空(600029)高开9.9%、19.8%、13.4%,A股航空板块集体涨停,红成一片。


政策利好航空股炸板背后:航空业沦为不敢想象的微利行业


图表由反做空研究中心制作,数据来源于同花顺

与行情一起动起来的还有不少研究机构,民生证券、华创证券、国盛证券等研究机构一致唱多,十分和谐,都认为民航发展基金减半对于航空公司的直接利润提高。

但好景不长,又大面积炸板。4月4日早市开盘一度强势涨停封板的航空板块,于上午10:20分左右出现了航空股大面积炸板(涨停后回落)的情况。


政策利好航空股炸板背后:航空业沦为不敢想象的微利行业


随即,海航控股、西部创业、华夏航空、中信海直、吉祥航空、中远海发、德新交运、中远海控、海汽集团等一系列早些时候一度上涨或直接涨停的股票出现回落或直接跌停的状况。据券商中国报道,截止4月4日12:54,一度强势涨停的航空股仅有东方航空一家独秀,还坚持封于涨停板。

航空股究竟发生什么事情了?

航空公司增收不增利

股神巴菲特就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想变成百万富翁很简单。只要先成为亿万富翁,然后去投资航空股,紧接着,你就会变成百万富翁了。

美式幽默话语的言下之意就是股神不看好航空业的发展。日前,中国国内航空业三大国有控股龙头企业——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南方航空陆续发布2018年年报,从三家年报中可知,“增收不增利”是概括三大航空公司、乃至整个航空业2018年状态的关键词。


政策利好航空股炸板背后:航空业沦为不敢想象的微利行业


图表由反做空研究中心制作,数据来源于三大航空公司官方年报

由上表可以清晰地看出,2018年三大航空公司的净利润数据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增速均呈现出负增长状态

。甚至东方航空和南方航空的降幅超过一半还多。在年报中,三大航空公司皆将利润减少的原因归咎于“人民币汇率”“油价波动”


政策利好航空股炸板背后:航空业沦为不敢想象的微利行业


图表由反做空信息中心制作,数据来源于三大航空公司2018年报摘要

据悉,航油成本是航空公司最大的运营成本。根据财报,在2018年的航空公司成本占比中,燃油占集团成本比例为32.89%,全年消耗燃油336.8万吨;南航全年消耗航油成本为人民币 429.22亿元,占集团成本比例为33.37%,而2017年航油成本为 318.95亿元,占集团成本的28.56%;国航2018年耗油成本为384.81亿元,占总成本33.42%,2018年耗油成本284.09亿元,占总成本28.33%。

在航油成本增加上,财报显示,2018年三大航空公司因为油价上涨和机队扩大导致的用油量增加,新增的用油成本达到了296.48亿元。其中,2018 年,东航飞机燃油成本同比增长 34.02%,加油量同比增长 7.28%,增加航油成本人民币 18.29 亿元;平均油价同比提高 24.93%,增加航油成本 67.20 亿元。南航油料成本同比上涨34.57%,主要原因是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以及飞行小时同比增加 8.03%。而国航同比上涨35.45%。

而人民币贬值也是对中国航空业盈利的一个重大打击。经济观察网统计,2018年美元兑人民币升值,直接导致三大航空公司汇兑总损失近62亿元。财报显示,2018年

国航汇兑损失23.77亿元、东航汇兑损失20.40亿元;南航汇兑损失17.42亿元。

过去,民航业给人的印象长期是宽广明亮的候机大厅、美丽帅气的空姐空少、动辄上千的昂贵机票……似乎航空公司是从不缺钱花,但是外行看到的往往只是热闹。为何中国三大航空公司出现如此不堪的状况?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发布,规定了航空运价制定办法为: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国务院物价主管部门制定票价------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到2010年,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国内航空业以国有控股航空公司国航、南航和东航三足鼎立的均衡格局;2017年左右就基本放开了民航竞争性环节运输价格和收费。

而以中国国航为例,我们可以看到自2002年以来我国近16年来的航空业发展情况。


政策利好航空股炸板背后:航空业沦为不敢想象的微利行业


数据来源于中国国航历年年报,反做空研究中心制表

从中国国航的历年利润总额能看到有两个个拐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巨额亏损;2010年全球经济复苏让利润总额大幅上涨。根据国内五大航空公司2008年财报显示,东方航空、中国国航、南方航空、海南航空、上海航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总亏损额高达355亿。网易财经报道称,造成如此巨大的亏损额的罪魁祸首是:油价波动与投资亏损。

政策利好航空股炸板背后:航空业沦为不敢想象的微利行业

但到了2010年,三大航空公司主营业务均取得大幅增长,甚至超过了2007年民航业最辉煌的时期。证券日报称,2010年前三季度,中国国航、东方航控、南方航控以及海航四家航空公司合计净利润逾200亿元,远远超过2009年中国民航全行业122亿元的盈利水平。其中,南航实现净利润51.17亿元,同比增850%,东方航空前三季度净利润50.99亿元,同比增长326.11%,中国国航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98.60亿元,同比增长158.79%。

另外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是平均收入率,原用在铁路上,指运输企业平均完成每一旅客公里所取得的收入数额,即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客运收入总额与运送旅客周转量的比率,以元/人公里表示。它是编制客运收入计划、分析客运收入任务完成情况的主要指标。新京报报道,国内航空公司的平均收入率只有6%左右,是一个微利行业。

航空业成为需要扶持的行业?

既然是一个微利行业,那么,将民航发展基金减半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政策利好航空股炸板背后:航空业沦为不敢想象的微利行业


“将民航发展基金征收标准降低一半”是什么意思呢?

根据2012年3月17日由财政部公布的《民航发展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可知:

  • 民航发展基金由原民航机场管理建设费和原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合并而成,对乘客和航空公司征收,属于政府性基金,收入上缴国库,于2012年4月1日起开始征收,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专款专用;
  • 对旅客而言,乘坐国内航班一般旅客50元/人次(与之前无变化),国际和地区出境则为90元/人次(增加了20元的额外支出,为“旅游发展基金”);
  • 对航空公司而言,民航基金征收按照一定的标准征收,影响因素有飞行航线分类、飞机最大起飞全重、飞行里程以及其他适用的征收标准……
政策利好航空股炸板背后:航空业沦为不敢想象的微利行业

图片来自财政部公告截图

也就是说,民航发展基金是财政部向普通飞机乘客和各大航空公司收取的一笔专门做基础建设用的资金,之前是按照一个标准向航空公司收费,但在4月3日的会议上决定了将征收标准降低一半。行业人士测算,这个减负讲减掉民航业的百亿级成本。

财政部《2017年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决算表》称,2017年民航发展基金的收入为367.61亿元,这个数字其实连全国政府性收入(2017年决算数为61479.66亿元)的百分之一都不到,但对于但是对于各大航空公司来说,每年要缴纳的民航发展基金数额可是一笔巨款。

证券时报网报道,2018年,航空公司共缴纳民航发展基金约120亿元,东航、国航、南航所缴纳的费用分别为22.35亿元、23亿元、29.40亿元,占民航发展基金的一半还多,是航空业当之无愧的主力代表。

据日前发布的三大航空公司的2018年财报显示,三大航空公司的利润总额分别是:南方航空44.87亿元、东方航空38.67亿元、中国国航99.58亿元。从直接数据上来看,三大航空公司2018年所缴纳的基金数额占到其利润总额的57.80%、23.10%、65.52%。从东方航空和南方航空来看:

一个民航发展基金的缴纳就占到了航空公司全年利润的一半还多

国盛证券数据显示,假如2018年的民航发展基金就按照减半的标准来征收的话,那南方航空可增加利润为11.03亿元;东方航空可增加利润为18.38亿元;中国国航可增加利润为8.63亿元,三大国有控股航空公司剧透累计增加收入38.04亿元。而据4月3日晚消息,该条例从2019年7月1日才开始执行,也就是2019年前两季度的民航发展基金按照减半前的标准照收不误,所以该新规对2019年实际成本的影响须减半。而按照2019年wind一致预期净利润弹性分别为:南航6.70%、东航5.20%、国航3.96%。


政策利好航空股炸板背后:航空业沦为不敢想象的微利行业


图片来自同花顺4月8日中午12:54截图

其实,当我们弄清楚了民航业的成本和利润结构之后,我们就对民航业的情况有了一个了解,也就理解了为何在国家出台政策之后,民航业突然涨停,却没有办法支撑到结尾的原因。实际上透过我们的分析,民航业至今还是一个需要政府扶持的行业,否则还是十分尴尬的一个事情。

作者|白小羽

(温馨提示:本文引用数据,均为官方数据,或为公开报道,未使用任何内幕消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