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三代的瓷器为何一直以来都是价值连城?

段利东


从近几年的拍卖价格上来看清三代的瓷器也是达到了价值连城的地步,2010年11月, “清乾隆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在英国Bainbridges拍卖行以5.54亿元人民币的高价拍出,不只改写了我国瓷器的国际拍卖纪录,并且创我国艺术品拍卖国际纪录;10月7日,“清乾隆 浅黄地洋彩如虎添翼「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在香港苏富比以2.21亿元人民币成交;同日,“清乾隆 御制搪瓷彩「祥云瑞蝠」开光式「四季花卉」图纸搥瓶”也在香港苏富比以1.23亿元人民币成交,清三代精品在拍卖场上常常能拍出几百万、几千万甚至达上亿元的天价。

在目前的艺术品拍卖市场,藏家对清三代瓷器的关注与日俱增,即便是民窑精品,市场价格也达到相当高位,许多藏家“只进不出”,导致清三代瓷器价位还将不断拉高。

为什么清三代的瓷器如此受青睐,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首先,清三代的官窑瓷器,为官用御制,甚至皇帝亲自督办,因此工艺水准极高,当时国力强盛,可谓倾全国之力造瓷。宫廷瓷器无论在造型、色彩还是工艺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也极容易被陶瓷收藏爱好者所接受。

其次,清三代的官窑瓷器,比前几代有所发展创新,青花瓷也走出了自己的风格,并且创烧了珐琅彩、粉彩等珍贵品种,大大丰富了瓷器的表现力,彩瓷到清三代发展到了顶峰。

第三,清三代的瓷器离我们时间不久远,存量相对大,所以收藏上手的机会多,可运作的机会多,不象宋瓷很难见到,无从上手,这个增加了清三代的瓷器群众基础和资本运做能力。

总之,清三代的瓷器是目前的收藏大热门,但是清三代的瓷器并不一直都是价值连城,只有在收藏热的年代才算得上价值连城,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间里,甚至到70,80年代花几十元的也能捡到,目前收藏热的行情下,花小钱是基本捡不到清三代的精品瓷了。


玩古赏今


【文藏来答】因为清三代的瓷器是造极于陶瓷史黄金时代的瓷器呀~尤其是青花瓷~

清代自1644年顺治帝入关并迁都北京,至1912年宣统帝退位,历时268年,经历了从顺治到宣统共十代帝王。我国陶瓷业发展在这个时期臻于鼎盛,虽然晚期趋于低迷,但就清代早、中期的突出成就而言,仍不失为我国陶瓷史上的黄金时代。在这一时期,尤其是清三代时期,清代最名贵、最精美的青花瓷器得到了长足发展。

清康熙 青花人物纹花觚 高45、口径21、足径16厘米

康熙朝纹饰特点为:早期,明末遗风尚存;中期,中西技法渗透;后期,画风臻于成熟。

康熙时期,青花瓷器造型多样,品种丰富,在绘画技法上采用渲染的技法,一种颜色能表现出浓淡深浅多种不同,最多能分出八九种色阶。最能体现康熙青花特色的是山水人物。康熙早期,画风较为粗犷,尚存明末遗风,技法采用单线平涂,青花呈色深沉、灰暗。

清康熙 青花花鸟盖罐 通高57、口径22、足径 24.5厘米

康熙二十年(1681年)以后青花色泽逐步向高峰期那种翠蓝色过渡。康熙中期青花一般指康熙二十年至四十五年(1681~1706年)之间的产品。其特点是青花呈色青翠,十分雅洁,呈现出浓淡深浅的层次变化。粗犷的纹饰,已经达到历代青花之冠。康熙晚期主要指康熙四十年以后的产品。题材广阔。绘画技法流畅,点蓝用山水画的披麻皴。青花的呈色由中期的青翠色性浅淡灰暗过渡,有的似呈色不稳,出现晕散现象。

清雍正 青花缠枝花卉灯笼瓶 高25.2厘米

雍正朝纹饰特点为布局与造型完美结合,疏朗明快;主题与线条交相辉映,新颖独特;规范与随意紧密融合,典雅优美。

雍正一朝,为时虽仅13年,但制瓷工艺却发展到了历史的新水平。早期雍正朝青花瓷器纹饰接近康熙时的作品,部分瓷器色调艳丽明快,中期则具有本朝特点,一部分仿永乐、宣德朝青花瓷器,有晕散,纹饰上有人工点出的小黑色斑点;一部分仿嘉靖、万历的青花瓷,呈深蓝色艳,呈色稳定,还有仿成化时的青花瓷,颜色淡雅闪灰。雍正官窑青花瓷器总体上瓷质莹洁,工艺精细,器型俊秀,纹饰多样,在清代青花瓷器中非常突出。

清雍正 青花一束莲大盘 盘口径51.8厘米

从布局上看,雍正青花注重纹饰布局与造型的完美结合,能够按照器物的形体,配以适当的图案。无论什么器型,线条都非常柔美、秀丽,比例协调,恰如其分,是清代造型设计最完美的瓷器。

从技法上看,雍正用笔精细纤柔,官窑青花以绘龙凤及缠枝莲花为代表。这时的山石用“披麻皴”技法,形成一层层的苔点,所绘人物从康熙时的大人小景变成小人大景,人物只是居于景中的一角。

清雍正 青花缠枝纹盘 盘口径15.5厘米

从画风上看,雍正青花瓷器画风工丽,花式一致,绘画技术法多样化,纹饰中大量使用团花、皮球花、过枝花,图案整体感强,规矩中富于变化,达到很好的装饰效果。

清乾隆 青花缠枝花卉扁瓶 高22厘米

乾隆朝纹饰特点为题材选择更加丰富多彩,图案绘制更加新颖亮丽,技法运用更加规范工丽,纹饰出新更加雍容奢靡。乾隆一朝,清代社会发展处于鼎盛时期。景德镇荟萃了一批能工巧匠,青花瓷器在传承康熙、雍正瓷器艺术的基础上,把清代青花制瓷业推向创造性阶段,也是清代瓷器制造业盛极而衰的转折点。

清乾隆 青花云龙纹大盘 盘口径44.7厘米

题材的选择更加广泛。乾隆青花纹饰主要是以植物花卉为主,富丽繁密,细致精巧。吉祥图案增多也其特点之一。图案的绘制更加新颖。纹饰技法的运用更加规整。

清乾隆 青花折枝花果纹六方瓶 高66.5厘米

纹饰的创新更是登峰造极。无论是数量与质量都达到了清代历史的顶峰。新奇的器物不胜枚举,一些青花瓷器图案繁琐堆砌,呈现出乾隆时典型的奢靡与张扬。


原文作者:阎萍

文章来源:《收藏家》2016年12月刊《十代王朝青花瓷:瑰丽纹饰迷人眼》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删减)


文藏


瓷器鉴定真知堂: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来科普一下瓷器china。在英文里瓷器和中国拼写一样,都是china,就像日本和漆器拼写相同一样。也就是说,在欧洲人眼里,瓷器是中国特产,漆器这玩意则是日本特产。(当然漆器并不是日本发明的,不过欧洲的漆器确实多来自日本)。

清三代是文物鉴定学上一个专门名词。这个清三代,特指清初的康熙雍正,清中期的乾隆三朝,一共跨度130多年。清初康熙奠定了大清的盛世基础,雍正时期国力上升,到了乾隆时期已经是海内富庶,国家比较繁荣强盛。

所以,玩瓷就要玩官窑。清代官窑首推清三代瓷器。

为什么说玩瓷就要玩官窑呢?第一,官窑等于是今天政府发行的邮票。数量少,精美。而民窑则是私底下自己印的票。第二,官窑的烧制水平和工艺都代表了当时最高的水平。第三,官窑有非常好的群众基础。一件官窑价值百倍于民窑还是低的。一般都有千倍以上的差价。物以稀为贵,官窑既精又少,不像民窑动辄万件几十万件,所以官窑瓷器非常珍贵。

而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国力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到乾隆晚年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然后开始走下坡路了。康雍乾三朝称为盛世,强大的国力可以烧出非常具有艺术感的高等级瓷器。

清三代官窑一开始,就走的是御用瓷路线,非皇帝赏赐民间哪怕是贵族都很难得到官窑。皇帝还专门烧了一个瓶子,叫做赏瓶,作为奖励官吏的特殊奖品,类似于今天的奖杯。所以得到清三代官窑就好像得到皇帝御赐品一样,在清代非常有面子。从而在民间具有非常高的认知度和喜好度。

洋人的推波助澜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民国时期大量瓷器流失出宫,洋人得以大肆购买,运回欧洲。所以,现在清三代官窑在欧美日还有不少存量和拥护者。

中国建国以后,很长时间没有人收藏瓷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瓷器出现在集邮市场上,慢慢有部分先知先觉者开始收藏。后来国富民富之后,一些赚到钱的企业家开始投入部分资金在瓷器收藏上,中国艺术品拍卖不再只是外国人的事,再加上电视台鉴宝节目流行,这样瓷器就更加火爆了。

清三代瓷器存世量不多,精品难得,有缘遇到,可以收藏。

分享真知识,传递正能量!如果你也喜欢收藏,不局限于瓷器,欢迎关注本人头条。


瓷器鉴定真知堂


清三代指的是康雍乾三朝



1、当时是盛世。官窑瓷器是举国之力在办。国家越强盛,水平越高。

2、瓷器大发展,创烧了很多新品种。如:粉彩。

3、良好的制度管理。三代都有专门的督陶官,如郎廷极、年熙尧、唐英等。这些督陶官都为瓷器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4、皇帝的审美属于高级别的。官窑就是给皇帝生产瓷器,皇帝的喜好决定了艺术品的走向。皇帝审美高,艺术品的档次就高

5、现代人的吹捧。


东东历史


清三代的官窑民间不少于100卡火车皮,只是所谓专家之口民间无官窑,这不知是他们无知加无脑的鉴定水平,还是为了垄断拍卖市场的技俩,总之一句话,专家鉴宝完完全全不可信,你的若是顶级藏品就会说是现代工艺品,若是重宝就说是民国伪造,他们就会装腔作势乱说一通,简称“装家”。


《伶盗龙》十一哥


清三代的瓷器像征着最清朝最强👍大时期/瓷器是所有受收藏介最最追棒和梦寐异求之物/所以能一生能如能拥有一件实乃有幸之世




自由贸易2


这个问题有点搏噱头,实话说本人对清三代瓷器不太感冒,认为跟老窑瓷器那种内敛无法比拟,但收藏圈分阶段的炒作,致使近期三代藏品价格暴涨,已不适合大多数人收藏了。

发几个以前偶得三代瓷器,聊表自慰,再来几个老窑大家比较评判吧。








三亖堂


价值连城就不可能吧!房价太高,城价千千万亿?清三代精美官瓷也只一套半套房而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